如果必要,我们将丢掉人道主义:直到解体,苏联还惦记着三战

自由的百灵鸟 2024-02-11 20:10:25

如果必要,我们将丢掉人道主义:直到解体,苏联还惦记着三战

夏季的德国波茨坦,1945年7月至8月,变成了世界决策的中心。美国、英国、苏联三强会晤,探讨战后新秩序。

尽管美苏两国在诸多议题上立场相异,但当时普遍预期,和平与合作将成为战后常态,第三次世界大战似乎不过是虚妄的预言。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1977年1月,苏联元帅库利科夫接掌华约军队,开始谋划三战。

苏联的立场明确,如必要,将抛弃人道主义的束缚。直到国家解体之际,苏联的战略思维,仍对第三次世界大战抱有一线念想。

冷战初期的阴影:美国的核战略和全球政治博弈

在二战的残酷漩涡中,美国战略家们已在悄悄筹谋,绘制了不止一份的“三战”蓝图。

这些计划,甚至在全球冲突的硝烟尚未散尽之时,便已在军事高层的秘密会议上轮廓渐明。

时光荏苒至1945年的盛夏,德国波茨坦的空气里弥漫着未来世界秩序的重组气息。

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巨头的首脑们汇聚一堂,企图在战后的废墟上,协商重建的蓝图。

然而,美苏两国在众多议题上的分歧,如同两股激流,在谈判桌上交汇冲撞。

而在东方,毛主席正以敏锐的洞察力审视着全球的政治格局。他们对于未来世界的走向有着自己的判断。

在战争的灰烬中,毛主席坚信,美国与苏联之间将缔结一段长久的和平与合作时期。

因此,那个被战争阴影笼罩下的世界,对于所谓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疑虑似乎是杞人忧天。

1945年4月,毛主席以其独到的见解阐述了他对世界大战可能性的看法。

他问道:“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种可能性今天存在不存在?”

并自答道:“这种可能性是没有的。”毛主席的这一立论,建立在几个坚实的基石上。

首先,苏联在战后展现了强大的实力,不仅军事上崛起为一个超级大国,更有能力在全球舞台上制止任何新的世界大战的蠢动。

同时,全世界人民对于战争的深刻厌恶,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和平防线。

其次,毛主席洞察到,即便是在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他认为,在他们中存在着愿意同苏联携手合作的力量。

最后,当时的日本仍在顽强抵抗,英美迫切需要苏联的力量来共同终结这场太平洋战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即使英美与苏联在旧金山会议上的谈判出现了裂痕,这也不足以引发三国间彻底的决裂。

随着波茨坦会议的落幕,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欧洲盟军的顶级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将军,秘密策划一项针对苏联的军事行动。

在一个世界,尚处于战争余烬未凉的背景下,这一命令如同一颗隐秘的火种,潜藏着潜在的爆发力。

美军高层深知,若以常规战力与苏联较量,胜算渺茫。因此,他们筹划了一份冠以“整体计划”之名的核打击方案。

这个计划的胆大妄为,几乎令人难以置信。

20至30颗原子弹同时对准了苏联的心脏地带——莫斯科、列宁格勒等20个城市,预期的破坏力何其惊人!

在那个时代,世界上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是美国。但现实往往比设想更为复杂。

直到1946年,这个大胆的计划仍然无法付诸实施。原因之一是美国的核武库存量有限——只有9颗原子弹。

另一个技术难题在于,当时仅有27架B-29轰炸机具备投掷原子弹的能力。这些限制,使得“整体计划”在概念上虽然震撼,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步履维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1949年,情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苏联成功试爆了首颗原子弹,这一事件对国际战略平衡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国军方不得不重新审视“整体计划”,最终决定废弃这一过于冒险的战略。

然而,美国军事思维的机轮并未因此停止转动。

紧接着,美军又制定了一个名为“扣球行动”的新“三战”计划。

这一方案更为宏大,预设在1957年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空军将向苏联100个城镇的200个目标投掷300颗核弹和近2.9万颗高爆弹。

这一打击力度之巨,预计能够摧毁苏联85%的工业潜力。此计划的规模和破坏性,再次展示了冷战时代美国军事战略的极端与大胆。

冷战末期,苏联困境

在冷战的晚期,苏联的处境与一战末期的德意志帝国惊人地相似。

两者都在对外的军备竞赛中筋疲力尽,对内经济停滞,甚至出现倒退的困境。

苏联在其晚期面临经济衰退的严峻问题,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这直接导致了人民对政府的广泛不满。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苏联领导层似乎想要通过发动战争来转移这些国内的矛盾。

但是战争,特别是苏联构想中的那种大规模全面战争,无疑是一种烧钱的游戏。

如果苏联一时冲动,与北约开战,而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例如迅速占领比利时的安特卫普,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许多人误解了苏军的战略目标。他们以为苏军会像二战中的德军那样进攻,但实际上,苏联陆军的终极目标是占领比利时西海岸。

若苏军能够快速攻陷安特卫普,那么在欧洲大陆的战争基本上就可以宣告结束。

但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让美军成功登陆并与欧洲的北约军队陷入拉锯战,那么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将是极其惊人的。

同时,在远东地区,苏联几乎没有盟友,除了朝鲜。

他们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太平洋舰队不仅要面对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还要应对已经初具规模的反潜大队。

而且,苏联的盟友国内也大多饱受民怨,自身难保,指望他们提供援助显然不切实际。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领导层的战争构想显得格外冒险。他们似乎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对抗,更是经济、政治和社会资源的全面较量。

在这个全面较量中,苏联已经处于明显的劣势。军备竞赛和经济停滞已经耗尽了他们的力量,若再投入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这样的战略选择,不仅会加剧国内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还可能将苏联推向一个更加危险的境地。

在冷战时期,苏联的战略布局无疑是一场高赌注的博弈。苏联军队在全球各地的战线上疲于奔命,不断地耗费着国家宝贵的人力、物力和资源。

这种大规模、多线战争的进行,无异于在苏联本就摇摇欲坠的经济和民众日益困苦的生活上,又增添了几分重压。

国内的矛盾和不满,如同一股暗流,在苏联的社会底层蠢蠢欲动,随时可能爆发。

然而,真相往往隐藏在历史的阴影中。

2007年9月,一位北约的历史学者在布拉格的尘封档案中,偶然发现了一份仅有17页的文件。这份文件,不经意间揭开了苏联当年秘密制定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计划的神秘面纱。

游走在核边缘下的欧洲

苏联的战略构想在冷战时期可谓宏大而复杂。

根据他们的计划,全球被划分为14个战区,这一版图横跨了从远东到北冰洋的浩瀚区域,显示出苏联战略家们的远见与野心。

在这些战区中,中欧无疑成为了最关键的焦点。

苏联高层,特别是1971年被任命为苏军总参谋长的库利科夫将军,对此有着深刻的洞察。

他曾评价说,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这个地区不仅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而且战略位置至关重要。

到了1977年,库利科夫调任华约组织总司令。

在他的指挥下,驻扎在民主德国的庞大军力——包括7000辆坦克、6500辆装甲运输车和700架飞机,以及近200万名士兵,随时准备对欧洲腹地发起毁灭性的攻击。

然而,这些并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计划中的全部力量。

苏联的计划更为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冒险。按照这一计划,苏联军队在“遭受帝国主义攻击”的情况下,将以核弹为先锋。

第一波攻击预计发射131枚核导弹或核炸弹,目的是一举消灭北约的军事力量,同时摧毁西欧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机场、通讯中心、政府机构、发电厂以及交通枢纽。

为了加速作战进程,华约部队将在核弹爆炸后的90分钟内冒着核辐射的危险出动,分为三路强势进攻欧洲腹地。

苏联不仅准备在核战争的边缘行走,而且还准备在核灾难后迅速展开地面攻势。

冷战时期的历史是充满紧张和对峙的,其中英国和苏联的核战略更是让人揪心。

冷战史专家们在深入研究后发现,英国在面对苏联潜在的核威胁时,也曾秘密制定了一份极为严肃的核反击方案。

随着上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绝密文件被解密,这一计划的细节才得以曝光——英国计划使用核导弹攻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意图将这两座人口密集的城市转变成无人居住的废墟,一个鬼魂横行的荒城。

这份文件中更有着令人震惊的描述:“如果核弹能杀伤1000万俄罗斯人,那么这种巨大的、不可承受的伤亡,将迫使他们终止战争。”

这种冷酷计算背后的逻辑,是希望通过对敌方造成极端的破坏和恐惧,从而达到迫使对方屈服的目的。

史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苏联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计划从制定之日起,一直持续到1986年,始终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

这意味着,欧洲人在不知不觉中,曾濒临一次可能彻底改变世界格局的毁灭性战争。

当时的欧洲,就像是踩在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核弹上,却浑然不知。

参考资料:

抗战期间各方对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议论与因应 徐 忱

苏联曾密谋第三次世界大战 姜敏

1 阅读:98

自由的百灵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