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把亲戚看得那么重?

浮游千里 2024-09-28 16:38:30

有句话说,“三年就会产生代沟”,那么二十年、三十年所产生的就会是鸿沟。

父母与子女之间相差二三十岁,彼此都会难以理解。年轻人对于父母看重亲戚这件事很难理解,其实需要转换一下思维。

年轻人所重视的是什么人?闺蜜、哥们、狐朋狗友、塑料姐妹花。每周必须得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玩乐一番,和闺蜜在一起的时光才是快乐的,和狐朋狗友一起喝的酒才是香的。相较于狐朋狗友,亲戚只能让路,没有半点重要性。

因为亲戚几乎不提供任何有快感的情绪价值,他们也不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一年到头根本就没有几次见面的机会,所以根本就不重要。

对于父母而言,他们的生活圈子非常小,非常固定,就是一个标准的熟人社会,他们不像年轻一代,生活圈子不那么固定,读大学的时候会有一批朋友,工作之后又认识了一群表面朋友,出去玩一圈又认识了几个朋友,朋友就是一次性手套一样,随用随扔,随要随交。

一般来说,父母已经超过五十岁了,几乎不太可能再去重新构建自己的社交圈子,也不太可能换居住城市,他们已经扎根在了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城市、城镇、乡村,他们对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依赖,可以把这种依赖看成是一种惯性。

这种依赖在于很多方面,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都会有所涉及。

例如,我的孩子刚刚从大学里面毕业,需要找一份工作,能不能去你们单位?回头等你们家孩子毕业了,再来我单位。

再或者,我家需要买一辆新车,还差几万块钱,你先借给我,回头我再还给你。

这些事情就构建了一个稳固的社交网络,称之为互帮互助也好,相互交换利益也罢,这就是中国式的生活模式。

在无权无势的家庭当中,这就是互相帮助,在有权有势的家庭,这就是利益互换。

比如两代人出了两个行长,一个副行长,第三代人正在努力成长为行长。农业发展银行很郑重地发了声明,子承父业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从制度上就杜绝了这种情况。

而实际上人家家里也不是在同一个地方任职,他们只不过是在自己的熟人系统下面进行了一定的利益交换,古代有易子而食,当代有易子当官,仅此而已。

而对于穷人来说,亲戚更多的是一种希望的寄托,大家都混得这么惨了,那么就一起抱团取暖吧,如果谁家里能培养出来一个有出息的孩子,那么大家就都有希望了。

即使不抱有这种幻想,那么彼此之间提供的那点薄弱情绪价值,也足够支撑起他们贫瘠的精神世界了,毕竟这是他们为数不多所能获取精神供养的渠道之一。

更重要的是,亲戚之间是存在一定的信用背书的。在父母那一代,通常都会有好几个兄弟姐妹,亲兄弟姐妹当中的信用背书就比较管用。所以亲兄弟姐妹之间存在一定的信任感、依赖感属于很正常的事情。

而这一代的年轻人通常是独生子女,都是表亲,根本就不重要,八竿子打不着,自己又无法和上一代的亲戚有什么共同语言,根本就无法融入到他们的社交圈子里去,彼此之间自然就不那么重要。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