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孙女上学,老师问:你爷爷是干什么的?孙女:看天气预报的

大国知史 2024-10-08 10:10:54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中国在农耕中发展出了璀璨的文明,农业生产始终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心头大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党始终致力让人民都能吃饱饭,吃好饭。在粮食生产上,党和国家有过曲折探索,但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而只要提到中国在现代粮食生产上创造出的奇迹,有一个人是必须论及的——袁隆平。

在大众认知中,袁隆平是国士,是杂交水稻之父,是让人民不再挨饿的人。

但是袁老的孙女曾经向老师介绍自己的爷爷时,却说他是一个天天看天气预报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将一生都奉献给土地的袁隆平因器官衰竭,抢救无效逝世。

5月23日上午,整个长沙都被阴雨笼罩着,仿佛也在为袁老的离去而哭泣。

明阳山殡仪馆门口,人群在雨中排起长队,神情肃穆,无声地诉说着对这位曾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有过一面之缘的老人的不舍。

而比起将自己的哀思与敬佩之情寄托于一捧鲜花上,人们更愿意为袁老献上一株麦穗,那是他毕生奋斗的方向。

泱泱华夏幅员辽阔,想要以只占世界平均水平三分之一的人均耕地,生产能够满足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需求,仿佛是天方夜谭。

但中国共产党并未被困难吓倒,反而在粮食生产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从制度到科技,多方位助力农业发展。

1978年11月24日,一份“包干保证书”轰轰烈烈地揭开了农村生产体制改革的序幕,也迈出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步。

这凝聚着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新生制度,在实践生产中大放异彩,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许多地区在看到小岗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也纷纷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制度。

1991年,国家正式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使得农村生产力得到彻底的解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被彻底调动起来,农业生产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而想要突破中国人多耕地少的客观条件限制,提高农作物的亩产是最有效的手段,让有限的土地能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早在1972年,袁隆平便带领着团队培育出“野败”不育稻株,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次年,世界首例强优势杂交水稻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但是袁隆平并未因此而感到满足,他始终保持着开拓进取的精神,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推动杂交水稻技术更上一层楼。

“三系”法成功了,就研究“两系”法,多期超级稻品种培育成功了,就像结合前两代杂交水稻技术的优点,培育第三代杂交水稻。

一个看天气预报的人

2020年,一部名为《时代我》的纪录片上映,与往常展现在大众视野中严肃认真的形象不同,纪录片中的袁老,是一个风趣幽默、金句频出的老爷爷。

每天早晨,袁老都会在院子里舒展筋骨,活动身体;而每天晚上八点,就是袁老雷打不动的脑力锻炼时间。

而这个脑力锻炼的方式也十分的接地气,那就是打麻将。

在日常生活中,袁老还是个童趣盎然的老顽童。

视察稻田时,会开心的学鸭子叫;也会因为饭桌上没有出现自己刚买的豌豆而闹别扭;还会在家中藏上几包零食,让孙女们去找。

隐去身上的光环,袁老似乎就是邻居家那位质朴可爱的爷爷。

即便在科研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内外都极富盛名,但袁老心中却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种水稻的农民。

对于农民来说,种地就是看天吃饭,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一场久等不至的大雨,都会导致一整年的辛劳付之东流。

因此,天气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万千农民的心,袁老也不例外,观看天气预报是他每天的必做之事。

就连在为三个孙女取名时,袁老都想到了天气。

因为出生时正好雨过天晴,所以大孙女便叫“友晴”,二孙女是在雨水那天出生的,便取名为“友清”,在一个繁星明亮的夜晚出生的小孙女,名字是“友明”。

袁老还给友清和友明取了个小名——大米、小米。

不论是来源于天气的大名,还是与作物有关的小名,都与袁老耕耘了一辈子的土地有关。

小时候,年幼的孩子还无法理解爷爷如此关注天气预报,其实是挂念着田野间的稻子,也是他对于亿万人民温饱的惦念。

因此在老师询问袁隆平的孙女知不知道爷爷是做什么的时候,她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爷爷每天都准时准点地端坐在电视机前,认真观看天气预报的样子。

于是回答道,爷爷是一个看天气预报的人。孩童稚气天真的话语,将袁老数十年如一日的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展露无遗,他始终深爱着土地,也深爱着人民。

2021年3月,已经91岁高龄的袁老依然亲自前往试验田查看杂交水稻的生长情况。但是在视察过程中,袁老不慎摔倒,随即被送往医院紧急就医。

即便是躺在病床上,身体每况愈下,袁老还是每天询问医护人员当天的天气。有没有下雨?有没有刮风?今天温度多少?这三个问题,已经成为了袁老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后来,回想起有一次袁老因为温度不适合第三季杂交水稻的成熟而着急的场景,一位医务人员忍不住落下泪来。

在袁老的心中,稻子的生长情况始终是第一位,因为这关乎着国家粮食安全,与人民的饭碗休戚与共。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在少年时,袁隆平曾亲眼目睹饿殍遍野的人间惨剧。

那些为了活命而不得不吃草根树皮,甚至以泥土为食的底层贫苦民众,他们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模样,给袁隆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中国人民都能吃饱饭,袁隆平决心学农。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当时,自花授粉的水稻被并不具备杂交优势是科学界的普遍共识。

可是在1961年,袁隆平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这让他坚定了水稻能够通过人工杂交培育,而研发出更加优质的品种。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袁隆平首先需要寻找到能够作为杂交母体的天然雄性不育水稻。于是他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走遍了江西农校附近的农田。

炎炎烈日下,地头陇上总能看见弓着身子,正在仔细观察麦穗的袁隆平。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一共从万顷稻田中,找到了六株能够作为母本的天然雄性不育植株。

可科学研究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和两名学生组建的科研小组,在六年时间里尝试了一千多个品种,三千多次杂交实验。

虽然实验结果中出现过符合要求的子代,但是其遗传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也就意味着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种植。

三千多次的失败,并没有磨灭袁隆平的研究热情,他在失败中不断反思,在错误中开拓出新的研发思路。

做科研,需要有从一而终的毅力,更需要找到正确的方向,否则不断的努力很有可能是在做无用功。

1970年,袁隆平以海南南红农场的一处沼泽中发现的雄性不育野生稻为母体,成功研发出具有高稳定、高产量的杂交水稻——“野败”。

这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可当时有许多人并不认可袁隆平的研究成果,对其研究思路及方法提出质疑,甚至有人恶意破坏试验田。

可无论外界是如何评价的,袁隆平始终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态度,满心满眼都只有杂交水稻。

田野间培育的不仅是水稻,袁老也在地头田间,耕耘着自己的人生。

为了找到最适合杂交水稻生长的日照条件,袁隆平背着腊肉登上火车,辗转在祖国南部。

为了培育出更高产、更稳定的杂交水稻,袁隆平带领着团队进行了无数次杂交实验,播种又收获了无数茬水稻。

袁老说他曾经做过一个梦——禾下乘凉梦。

如今,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仅造福中国人民,让中国人民的饭碗中装满中国稻米。“东方魔稻”也走出国门,遍布全球40余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一个又一个生产奇迹。

新一代农学研究者,也追随着前辈们的指引,一步一个脚印,在土地上谱写出新的篇章。

终有一天,禾下乘凉将不再是美好的构想,千倾一日满粮仓将成为现实。

0 阅读:0

大国知史

简介:世界万花筒,五彩斑斓任你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