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海上光伏“探路者”

北极深度 2024-06-13 06:12:43

光伏,全国第二大电源,截至今年4月累计装机规模6.7亿千瓦,在整个电源装机中占比超22%。

然而,爆发式增长的另一面,光伏应用也面临着土地资源开发受限、供给消纳难等诸多挑战。由此,借鉴海上风电经验,光伏向“蓝海”奔赴。

加速度

得益于我国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资源禀赋,理论上可安装光伏百吉瓦左右,且沿海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海面宽阔无遮挡、日照时间长,因此较陆上而言,海上光伏项目光照利用率更高,发展空间更广阔。

进入2024年,海上光伏按下加速键。全国唯一立体确权海上光伏项目——山东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及全国最大海上光伏电站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先后开工;与此同时,头部企业纷纷将焦点聚焦于海上,海光新品发布此起彼伏。

海上光伏快速发展的背后,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政策的重要推动力。去年多个国家政府部门下发政策鼓励开展海上光伏试点项目,及对项目用海进行立体设权。今年4月再迎利好,据业内消息,首个国家级海上光伏用海政策已下发,明确了海上光伏的四种用海方式及用海范围界定方法等,为海上光伏大规模发展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用电量大,叠加近年来外向型企业对于绿色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多,海上光伏就近消纳空间充足。

事实上,沿海城市对发展海上光伏更为积极,其中山东规划海上光伏达42GW,2022年率先完成竟配的11.25GW项目部分已开工,前不久山东再发文明确2025年年底建成海上光伏项目可免配储能,为海上光伏建设提速;江苏规划的12.65GW海上光伏也有项目开工。除此之外,福建、浙江、天津等沿海多地也均有下发相关支持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恶劣的海洋环境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走向海域,仍需更加完善的海上光伏技术支撑。

海上探路

就海上光伏项目结构而言,存在半潜式、漂浮式、固定式等形式。目前我国仍处海洋探索初期,主要以近海滩涂桩基式为主。但从应用场景及产品技术本身来看,未来海上光伏主流形式指向于漂浮式。

然而,受技术水平限制,目前漂浮式系统主要应用于湖泊、水库等内陆区域。“走向海上,对漂浮式系统结构的要求很高,目前许多企业仍在探索阶段。”头部支架企业迈贝特告诉北极星。

迈贝特是业内较早聚焦水上漂浮系统的代表企业之一,目前已经完成了六代产品更迭,漂浮系统装机量达到了1.5GW。为进一步攻克漂浮式系统入海难题,迈贝特启动海上光伏项目实海验证,为光伏下海探路。

图/迈贝特漂浮式海上光伏系统实证应用

今年1月,迈贝特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二五研究所联手推动的两项“近海漂浮式光伏应用示范项目”投入海洋实证,项目分别位于福建厦门大离浦屿、东山岛海上试验区。当地水流速度大、平均潮差3.84米、且海生物种类多,环境十分严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与实证的正是迈贝特最新研发的两种漂浮式海上光伏系统。该系统漂浮结构经过迈贝特特殊设计,可抵挡45m/s的海洋飓风,在面对试验区6~8级及以上大风天气时,系统依旧维持稳定运行,此外还可防止被1.5m起伏的波浪淹没。

图/迈贝特多点球状结构海上光伏平台实证应用

抗击海上风浪之余,抗腐蚀能力同样重要,此次实证的迈贝特漂浮式结构完全处于“CX”和“Im2、4”最严苛的腐蚀环境,为此迈贝特选用的材料也是经过独特设计,采用钢材和无机惰性浮体结构,适应性强、强度较高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海水腐蚀具有一定的抵抗性。

除此之外,迈贝特此次实证的漂浮式系统另一大亮点是光伏发电系统与渔业养殖的完美结合。其多点球状海上光伏平台光伏系统结合了光伏发电和渔业养殖,推动海上新型“光伏+”模式更快发展的同时,也在助力光伏产品更多的造福沿海地区。

将视线拉至整个行业,此次迈贝特对漂浮式系统的实海试验,积累真实海上实验数据,为海上光伏技术研究做出科学示范的同时,也将加快推进漂浮式光伏下海步伐。

合力推动海上光伏关键技术的突破,迈贝特将于2024年SNEC展会现场分享海上光伏项目实证报告,届时可现场倾听迈贝特如何“破局”漂浮系统入海,勇当海上光伏“探路者”!(注:迈贝特 展位号8.2H D690)

0 阅读:37

北极深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