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

陈玉龙谈养护 2024-04-20 08:09:05

来源:孙郎中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一切身心能量的来源,被誉为“后天之本”。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脾胃,脾不离胃,讲胃不离脾,总是“脾胃”连用,因为在中医看来,脾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整个消化系统以及营养代谢的功能,相当于人体的中轴,而其他四脏则如轮,轴运则轮转,以此带动全身气机。

古人又把脾胃比作土,脾属于阴土,胃属于阳土,两者一脏一腑一阴一阳,协同作用于人体。土能生万物,我们所有的万物,我们粮食也好或者树木也好,都是生于土中。故脾胃土气为其它脏腑之母,脾胃伤则百病起,最需注意!

古人云,“脾胃为中央土以傍四方,以顾四方”,强调脾胃就自然界的大地一样:植物从土地吸收营养,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则是从脾胃获取能量,心肝肺肾的能量来源都是来自于脾胃。临床证实:不管何种大病或慢性病,若脾胃不伤,中气充足,多可缓缓向愈;而中气一伤,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则百无一治。

在如今,许多青少年面临巨大的压力,考高中考大学考研考公考编,父母那一代没完成的期望,开始向下一代灌输,希望孩子都能成龙成凤,都有稳定的工作及不菲的待遇。

我一位粉丝观察得很到位:孩子因为每天坐着写作业,动的少,没事基本都不愿出门,不动了,跟乌龟似的。每年寒暑假外面基本遇不到中学生,楼下玩的只有幼儿园的孩子。长此以往,这也导致了当前不少青少年体质下降。

从中医分析,压力会导致肝郁,肝郁则气滞,进而影响血脉和畅,造成血瘀;且肝郁会横克脾土,导致脾虚。

一方面脾虚则化生气血不足,导致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失于濡养。另一方面脾虚也会造成痰浊内生。

而养护脾胃,除好好吃饭,包括温饮温食,多吃土里长的食物,勿暴饮暴食,以本季和本地生长的食物为主等,还需要和畅情志,特别是忌肝气郁结,以免木郁而克土,影响脾胃功能。

临床可见,长期紧张、压力大、焦虑、易发脾气的人,最容易罹患胃病。且往往压力一大,或一发脾气,就胃痛发作。而那些经常情绪好乐观的人,往往肠胃的消化能力很强;再者,火为土之母,养脾胃,当温阳补火。经常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有粉丝给我留言:“我家孩子说他们班里好多同学都不吃早饭。请问这种做法对吗?”

从中医来分析,早餐对于健康非常重要。按脏腑与时辰的对应来看,早晨辰时(7-9点)由胃当令,巳时(9-11点)由脾当令,而脾胃正好是主运化食物的。

而且中医认为,早餐要吃温的,吃五谷杂粮,吃易运化,能濡养脾胃,且能升发肝血的。由此说,一天最应该吃饭的时候就是早晨。若早晨不吃饭,其实就会影响脾胃主运化的功能。

我观察到,现在有很多人,包括很多孩子因时间紧、睡懒觉、没胃口等原因,长期不吃早饭,可晚上却拼命吃,而且吃得很饱很撑,结果晚上不消化,早晨吃不下,痰湿因此比较重,早上起来常有排不完的痰。

而且如果长期不吃早餐,意味着气血化生乏源,但生命还要持续,在气血不足的情况下只能低层次地维持着生命活动,表现为易累,精神不振,体力不足,精力不旺,甚至影响思维和判断力。

另外,饮食过饱或不节也会损伤脾胃。《黄帝内经》里面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意思是说吃的太多了,就把脾胃累坏了,就像机器一样,你过度的使用它,机器也会坏。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被消化了就是营养,吃进去没有消化就是垃圾。

现代有太多人的脾胃被各种食物伤得惨不忍睹,实在可悲!

总之,要想吃得好,必须要先养脾胃,中医有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脾胃养好了,吃什么都能消化!肚子不胀不积食,味蕾自然就打开了!

按中医理念,我们并不需要每一顿都吃得那么饱,每天只吃“七分饱”就足够了。这样既可以生化足够的气血,更可以让脾胃得以休息。

另外,脾胃属土,地下长的食物多得土气,同气相应,多吃有助于养护及健运脾胃,如土豆、山药、花生、红薯、芋头、萝卜、生姜等等。

0 阅读:33

陈玉龙谈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