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爱自己、自己睡自己、自己生自己,逆天神作空前绝后

南晴看电影 2023-10-20 09:03:06

哆啦A梦里有一集。

大雄让哆啦A梦帮自己做作业,哆啦A梦做不完,就想了一个「馊主意」

他通过时光机抽屉去到未来,分别找到了2、4、6、8个小时后的四个自己,五个人一起帮大雄做作业。

从9点写到10点40,作业如约完成了。

哆啦A梦安排所有的「自己」回去各自的时间线。

这个想法看似聪明,但是他刚刚要躺下休息,问题就来了:

9点的哆啦A梦,来抓刚写完作业的11点的哆啦A梦了。

而每一个刚做完作业的哆啦A梦,都会被抓走四次。

这是一个简单有趣的关于「我遇见我」「我引导我」的小故事。

也是一个典型「无源信息」的穿越故事,不知道源头在哪里,一切都是一个圈。

每次说到这个题材,大家都会提《前目的地》(Predestination)

所以今天拿出来聊聊。

这部片子在豆瓣评分为8分,IMDb7.4,烂番茄爆米花75%

但是十年过去了,这部片子也不乏质疑和差评,因为全片充斥着一种「冒犯感」

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不适合影视化的作品,因为很容易「破功」。

但是看小说的话,就不会有这种被剧透的感觉。

小说可以隐藏许多东西,也可以把很多人物互动和反应省略掉。

看电影的时候,很多朋友会问“为什么?”

拍这样一部“变态”的电影,到底是为什么?

实际上如果看原著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了,这是一部一万字的短篇小小说。

作者罗伯特·海因莱因只是为了极致地玩一把「鸡生蛋蛋生鸡」的小把戏。

01

罗伯特·海因莱因出生于1907年,去世于1988年。

他曾是在海军服役五年,后来因病退伍。

退伍后,海因莱因去攻读了物理学,在费城海军航空试验所任工程师。

1939年,他一边工作一边投稿,第一篇小说《生命线》刊登在《惊异》上。

被《惊异》杂志的主编约翰·坎贝尔一眼看中。

约翰·坎贝尔被人称为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开山祖,培养了一大批科幻小说家。

像海因莱茵,还有阿西莫夫,都是从他这里出来的。

海因莱因曾在1957、1960、1962、1967年四次获得「雨果奖」,1975年又荣获一级大师星云奖。

他被誉为“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之一”“黄金时代的三巨头”,最著名的作品肯定是《星船伞兵》。

《前目的地》的原著叫做《你们这些回魂尸》(All You Zombies),发表于1959年,是一则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短文。

在1956年,海因莱因就已经写过一部类似的中篇小说《进入盛夏之门》了。

这两部作品的“底色”异曲同工,阐述的都是单一时间线上的“宿命论”。

《进入盛夏之门》完结后,海因莱因觉得还不过瘾,不如再来一篇更「变态」更过瘾的宿命论到底的故事。

《你们这些回魂尸》因此而来。

在海因莱因的笔下,人的一生就是一部已经拍好的“录像带”,所有的故事都是写好的。

就算你倒回去也只能成为促成故事的一部分,不会对未来产生一丁点改变。

更明显的代表作是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也就是电影《降临》的原著。

「穿越」,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科幻流行元素,小说家们都喜欢“玩儿”时间梗。

1943年,法国小说家雷纳·巴雅瓦(René Barjavel),出版了一本名为《不小心的旅行者》的小说。

在这本小说中,首次具体地提出了「外祖母悖论」

如果时间旅行者穿越回到了过去,将自己未婚的祖父给杀死了。

由于祖父死掉了,祖母也就只能和别人结婚。

自然,原本属于时间旅行者的父母家庭也就不复存在了,时间旅行者也并不会出生。

那么,又是谁穿越回到了过去,杀死了祖父呢?

悖论讨论成了当时的的流行话题。

所以到了上世纪50年代,科幻作品中开始盛行各种「时间穿越」题材。

很多人绞尽脑汁编写各种穿越小说,回到过去、去往未来、挑战悖论、对抗命运。

比如阿西莫夫的《永恒的终结》;

再比如菲利普迪克,他更是在1953年至1954年短短两年间,发表了五十六篇中短篇小说,里面不乏对抗时间和命运的作品。

直到1959年,海因莱因的这部小小说《你们这些回魂尸》问世,把「穿越」与「命运」的关系,彻底玩儿到了头。

这是一套活循环,也是一套死循环。

上次写《洛基》的时候,很多朋友强推《前目的地》。

实际上,《洛基》里面改变过去,实时影响现在的穿越方式,与《前目的地》并不相同。

《洛基》里的穿越方式与《蝴蝶效应》相同。

你穿越以后,可以自由更改过去的蛛丝马迹,然后随之产生不同的未来。

但《前目的地》(你们这些回魂尸)里面要表达的穿越本质是:

不论你怎么样都改变不了过去,你就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让一切都照常发生。

此类故事太反人性,因为故事的每个环节都被钉死,自由意志在这里是完全失效的。

02

小说里并没有「炸弹客」的故事线。

电影里这个剧情的增加,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设定。

仅仅是为了「毁容」而设计的。

看剧的时候,如果演员用同一个人演,观众会觉得编剧把自己当傻子。

这俩人明明长得一样,一看就是同一个人。

而如果不用同一个人演呢,观众又会在后面解释谜底时觉得奇怪。

仅仅是上了年纪,怎么容貌变化能这么大?

可小说不同,小说不必解释这些,甚至不必写明什么心理活动。

小说的故事从酒吧里开始,以酒吧老板AKA时间特工为第一时称。

1970年11月7日22点17分,纽约市“老爹”酒吧内,「未婚妈妈」走了进来。

「未婚妈妈」是一个25岁的年轻男子的化名,他是一位作家,以写未婚妈妈的故事赚取稿费谋生。

他很擅长近身格斗,身手矫健,这似乎是他被时空局看中招募的原因之一。

也许是为了寻找突破口,也许是不得不这么做,酒吧老板开始与「未婚妈妈」打赌。

赌谁讲出的故事更加劲爆,更加难以置信,赌注是一整瓶酒。

于是,未婚妈妈还是讲自己的故事:

他是一个私生子,确切的说是私生女,他曾经是个小姑娘,本名是珍妮。

1945年,她刚刚满月,就被遗弃在克里夫兰的一个孤儿院里。

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时候,珍妮发现自己长得很丑陋。

一张马脸,牙齿东倒西歪,胸脯平平,没有人愿意领养她。

就在18岁这一年,国家开始招募‘太空天使’——外星军团辅助护理队。

这是一个军队化的精英服务团:妇女太空工作者后援团。

招募要求,是品行端正的姑娘,最好是货真价实的处女。

智力要中上水平,此外,情绪要稳定。

参与面试的女人大多是「技术工作者」,她们想抓住机会上岸。

所以,不论珍妮外表怎样,都颇具优势。

如果面试成功,「太空天使」培训处还会帮助她校正牙齿,整容。

训练步态、跳舞,教她怎样取悦男人,直到完美得让宇航员小伙子们无可挑剔。

一旦面试上,通过培训和考核,最终将成为太空人伴侣。

退休的时候,还可以“包分配”嫁给宇航员。

确实是一份金饭碗的工作,竞争非常激烈。

与电影不同,珍妮根本没有入选「太空天使」,也没有进行任何培训。

她不满21岁,还有三年才到达年龄标准。

所以她不得不去做仆人赚钱,晚上再去夜校上学,熬过漫长的三年。

直到有一天,珍妮枯燥而平静的日子里,出现了一个有钱又帅气的男人。

他拿了一叠百元钞票,出手阔绰。

两个人迅速坠入爱河,并在公园里“打扑克”,珍妮以为自己的后半生有寄托了。

可是这一段浪漫且快乐的初恋时光,仅仅20天后就结束了,这个男人突然消失了。

珍妮并没有因此绝望,至少她还可以去面试「太空天使」,总部并非一定要处女不可。

可是祸不单行,不久后的一天,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学校,还被孤儿院赶出来。

珍妮只能躺在一家收容‘大肚子’的济贫院,百无聊赖地等着孩子出生。

而生完孩子以后,更加离谱的消息扑面而来。

医生告诉她,手术不得不采用剖腹产,因为她实际上是个男人。

她的生殖系统乱糟糟的一团,有两套完整的器官。

生完孩子后,女性器官已经不能继续工作了,所以医生将它们取出来。

重新整理了内脏,并保留和完善了男性器官。

从此,珍妮变成了一名男子,改名约翰。

变成了男人,约翰还是没有灰心丧气,至少他有女儿了,这个孩子会是他今后的生活寄托。

直到有一天,他的女儿被偷走了。

一个神秘的男人来探望婴儿,谎称是她的叔叔。当护士背过身去时他就抱着宝宝走了。

约翰独自绝望的在医院呆了11个月,动了3次手术,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

经历了一系列的颓废和自暴自弃之后,开始靠写「未婚妈妈」的故事为生。

并时不时去老爹酒吧喝酒。

听完这个故事,时间特工也就是酒吧老板把酒瓶推给他。

说:“年轻人,你还想逮住那个负心汉吗?”

酒吧老板对约翰说,可以给他一份稳定且高收入的工作,在此之前,先带他去找那个负心汉,并亲手了结他。

酒吧老板拿出金属网“时间机器”,把约翰送回了1963年,并给了他一叠钞票。

时空局不在意钱,一旦时间可以随意掌控,钱就不再重要了。

约翰并没有见到那个负心汉,而是看到了还没有变成男人之前的自己——珍妮。

他对此时的珍妮心生怜爱,两个人坠入爱河。

为了确保一切按照既定的命运发展,酒吧老板也就是时间特工又来到了1964年,偷走了珍妮的女儿。

并把婴儿带回到1945年,放在了孤儿院门口。

随后,又回到1963年4月,在放下约翰的第20天后找到他。

时间特工告诉约翰一切都结束了,并带他离开。

约翰大为震惊,身子抖得厉害。

他们再次进行了时空跳跃,来到了1985年,特工把约翰交给时空局。

他独自一人跳跃到1993年,交接了最后的工作,准备退休。

“在时空跳跃30年的身不由己生活,完全把人累垮了。我脱去衣裤,当身体裸露出来时我瞧了瞧我的肚子。剖腹产留下一道长长的疤痕,只是我身上的汗毛又浓又密,要是不仔细看就不会注意到它。然后我瞧了一眼手指上的那个戒指。”

“蛇吞吃了它自己的尾巴,周而复始,何谓始,何谓终……我知道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了——可是你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你们这些回魂尸?”

《你们这些回魂尸》的故事非常简单,只有约翰和珍妮这一条故事线。

这部小说更像是一则「小品」,没什么深奥的意义。

整个故事不牵扯案件和伤亡,没有对任何“第三者”的人生产生影响。

如果要问当时的海因莱因,为什么写这个没头没尾的小故事,他大概只会说因为好玩儿。

可《前目的地》的电影不同,电影更紧张、更严肃、更复杂。

03

《前目的地》的电影,从一起完全原创的爆炸案开始。

去拆炸弹的特工,因为被追踪而导致行动失误。

虽然阻止了重大的爆炸伤亡,却在回收炸弹时不小心炸伤了自己。

他是一名时间特工,任务结束后重新返回时空局修养,

他全身大范围被烧伤,但却获得了荣誉勋章。

特工一直在追查各种爆炸案件,这位炸弹客神出鬼没,并精准掌控时间。

似乎每一次阻止任务他都了如指掌。

而炸弹客的最后一个重大计划,是1975年3月的一场巨型爆炸。

如果不加以阻止,这场爆炸将炸毁10个纽约街区,导致11000人死亡。

特工成功做了植皮修复手术,拥有了一张像伊桑·霍克一样俊俏的脸。

声音和面孔都改变了,带着全新的自己,特工接受了最后一项任务。

时间来到1970年,这才是小说最开始的酒吧里。

电影把小说中的日期改成了1970年11月6日,为什么要改少一天?

因为11月6日是男主角伊桑·霍克的生日。

装扮成酒保的特工,如约等来了一个长相酷似小李子的年轻男人。

「未婚妈妈」的扮演者是莎拉·斯努克。

她曾在2022年,凭借《继承之战》第三季,获得第79届金球奖电视类最佳女配角 。

莎拉·斯努克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之一,此时她27岁。

在影片中,她的女装扮相美丽温婉,男装扮相则潇洒迷人。

让自己爱上自己这件事情,看起来合理了许多。

电影里的回忆中,珍妮被刻画成一个“天生神力”的小女孩儿。

除了擅长打架之外,她还非常聪明,擅长算术。

珍妮在太空集团的培训中出类拔萃,不论是体能还是文化课,成绩都遥遥领先。

但是因为一场斗殴,而被取消了入选资格。

不过片中有提到她的生理监测不合格,前期已经多次暗示了她有两套生殖系统。

被开除后,珍妮去做佣人养活自己。

正在生活毫无指望的时候,遇到了那个命中注定的男人。

这里在影片中是很难处理的,导演用了模糊人像的方式,始终没让这个白马王子展示正脸。

而在珍妮年幼时,也表现出过对自己样貌的厌恶,铺垫说她很久都没照过镜子。

给自己不认识自己做了简单的合理化解释。

照样被渣男抛弃,珍妮却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太空集团的主管,想让珍妮入时间局特工,为政府服务,成为一名真正的公务员。

不过不久后这个梦就碎了,珍妮怀孕了。

生完孩子,接受改造,孩子被偷走,学习男性的行为习惯。

从珍妮变成约翰,并成为一名杂志社的作家「未婚妈妈」。

随后,约翰在酒保的引导下,回到过去寻找负心汉。

阴差阳错的,约翰爱上了还是珍妮的自己。

后来被时空局召唤成为特工,不得已离珍妮而去,自己变成了辜负自己的负心汉。

酒保则去偷孩子,送去1945年的孤儿院,保证珍妮长大的起点。

有人可能会奇怪,明明是去找负心汉报仇的,难道约翰没有意识到问题吗?怎么能爱上自己?

没办法,不受控制,其实看这部电影大家不必纠结。

因为这就是一部彻底失去自由意志的影片。

回去的约翰一度以为自己可以改变珍妮的命运,留下来给她幸福,但是没办法,一切注定无法避免。

离开珍妮后,约翰被酒保带去时空局总部,正式成为时间特工。

小说到这里其实差不多结束了,但电影里还有一个闭环事件:

退休后的特工追踪炸弹客,杀死炸弹客,并最终变成炸弹客。

炸弹客这段是电影原创的,但也为影片制造了一些bug和讨论的空间。

电影里,在偷孩子之前,酒保穿越回了故事的起点,这是一次非法穿越。

那是他阻止爆炸,脸被烧毁容的地点。

1970年3月2日,酒保先是撞见了正在安装炸弹的炸弹客并与其进行了激战。

又遇见了作为特工身份拆炸弹的自己,并把时间机器送到受伤的自己面前。

烧伤的特工穿越到1992年2月21日养伤,酒保则在现场找到一个炸弹客计时器碎片。

最后酒保退休,正是靠这个碎片,找到了炸弹客,发现炸弹客其实就是老年的自己。

他说自己并没有害人,其实是在救人。

安排爆炸,只是为了阻止更大的灾难罢了。

退休特工到底为什么会变成炸弹客,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我认为炸弹客是必须的存在。

1970年至1975年至今,炸弹客出现,制造了多起爆炸,并最终引起了纽约上万人死亡的大爆炸。

于是,美政府创立时空局,目的是为了穿越到过去,阻止恶性事件发生,在犯罪之前终结犯罪。

这个设定非常像《永恒的终结》,怀疑电影参考了两本书的内容。

时空局因此得以快速发展,拥用不完的经费和精壮的特工队伍。

但是换个角度,如果没有炸弹客,就没有时空局的成立和壮大。

所以对于时空局来说,炸弹客必须存在的。

于是,时空局一边创造恐怖袭击,一边制造恐怖袭击,他们才是幕后推手。

最终,主角特工选择了维持这个循环,或者是他不得不这样做才能维持自己的存在。

纽约的大爆炸可能根本就没发生,只是时空局写好的故事中的一部分罢了。

《前目的地》这个故事看完了让人感到非常不适。

不适的点其实并不是大家说的自己爱上自己,自己生了自己,自己杀了自己……

而是整个故事透露这无力感。

宿命论的作品近些年并不受欢迎,因为这种安排会让观众感到绝望。

它传达的主旨是:面对一个明知道是悲剧的未来,只能接受。

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很多关于宿命论的悲观语句:

“冥冥中自有天数”;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未来已经注定,只是尚未发生”;

“我们都是洪流中的一员,身不由己”。

所以,为了体现自由意志的可贵之处,人们在科幻作品里创造了「蝴蝶效应」和「多元宇宙」。

让我们明白,不论结局如何,还是要学会对抗和不认命。

其实对于宿命论的解释有很多种,放在生活中也可以这样理解:

如果早就知道结局是悲剧收场,你还会享受过程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绝不会因为畏惧结束而选择不去开始,

就算未来会发生悲哀的事情,过程中的美好依然是无价的。

0 阅读:15

南晴看电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