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象群共读圈分别进行了关于第十五本书的1场线下诵读会和1场线上共读沉淀,总共有12位小姐姐参与其中。
十二月我们共读的是《穷查理宝典》,探讨了芒格以及我们自己的人生观、财富观及思维模式。一月,我们则从具体的人生实务探讨,进入了克里希那穆提《生命之书》中的抽象的精神世界。
* 图片来自网络
圈友姗说,《生命之书》让她想起了《答案之书》,即随便翻开哪一页,都能开始阅读,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结。
这本书的结构就是这样,一页或两页描绘一个主题片段,以月份为单位,从一月到十二月,分别记述了克里希那穆提关于聆听、权威、欲望、婚姻、执着、快乐等人生普遍课题的洞见和思考。
多数圈友表示,这种散装结构的书籍读起来会有空中楼阁般的飘忽感,而克氏的言语又往往一句便涵盖了万千意味,因而读起来要么会非常快,要么就会非常慢。
对于为数不多曾把这本书看完的圈友而言,他们的阅读状态是怀抱疑问的。当带着自身的人生课题去读《生命之书》的时候,这本书便会从泛泛之谈变得具体生动起来了。
因而这本书的阅读方式,或许更适合作为解惑之用。比如心境不平、为欲所困、迷惘不知之时。
关于作者克里希那穆提,估计大多数人并不太了解。他十三岁时,被通神学会领养,作为类似活佛角色,被尊崇为“世界导师”的再临。只是令人意外的是,如圈友Jing提到,他最后自己推翻了这种尊崇,并退还了所有信徒捐款,这一点确实不是常人所能做到。
克氏后来终生从事于为人开悟的演说工作,这本书便是由他的各种演说片段构成,围绕着各种生命主题词展开。
2月,适逢过年假期及杭州新冠疫情的再次出现,继上旬的线下诵读会后,结合本书行文特色,下旬的共读会我们改成了线上主题词沉淀的形式。
那么,这次共读记录,我们也将围绕着不同生命主题词来进行归纳呈现。
【聆听】
- 同心圆聆听
此书开篇便是关于聆听的章节。诵读会上,我们一起做了一个同心圆聆听练习,从身体内部开始听,慢慢半径扩大至一米、十米、百米直至宇宙深处。
* 《生命之书》诵读会现场
- 身体聆听
我们在做聆听练习的时候,每个人感觉不一。我们谈到了不同聆听状态是否和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圈友金提到自己最近身体的各种小毛病,圈友Cecilia提到女性例假前的身体感知等。
* 过年期间的圈友沉淀摘录:
“这几天在家饭都吃得挺饱。菜品很多,鱼肉兼具。下来,还有零食糖果,反正感觉娃的嘴巴一直充满着糖果香。
娃对甜食,或者人类对甜食好像是有天生的爱好的是不,对于糖果饮料无法抗拒,吃饭总是那个附加条件。我试图去给他解释,这些甜食会对身体带来不良影响,不要吃太多,但我知道,他已经失控……
我跟他说,我们要保护好身体,听听身体的感觉… 但,我估计,他的身体的感觉就是我要吃我要吃我要吃。到底哪些是真正的我要吃,哪些是欲望让身体感到我要吃呢…
这个问题,有时连为娘的也搞不清,更何况是三岁小娃…”
聆听外在之前,我们是否要先学会聆听内在?
- 无评判聆听
圈友丹提到自己一直以来比较害怕听到过于高亮的声音。圈友Cecilia提到一个观点,是不是在听之前就已经对某种声音下了感觉预判?
比如一般人都认为锯子声是刺耳嘈杂的,所以我们在听到锯子声的时候,内心就会被勾起刺耳嘈杂的感觉。但如果,我们不去事先定义某个声音类型,听到的瞬间就只是去听这个声音本身,锯子声带来的不适是否就会消失了呢?我们听到的不再是嘈杂,而就只是锯子声。
上面提到了聆听和我们生理状态的关系,这里是聆听和我们心理状态的关系。我们一直在听,但我们听的究竟是自己内心的评判,还是外在的真实呢?
* 过年期间的圈友沉淀摘录:
“最近开始自学乐理。接触乐理后,才发现有视唱练耳这么一回事,果然是小学音乐水平的我。(中学以后的音乐课 都在教些啥………一点印象也没有了………)跟着APP里的虚拟键盘,一个音一个音地听,然后唱,跟着做些题目。神奇的是,你觉得自己已经唱出那个频率了,软件告诉你,还是太高了!零分。然后,不断调整,然后依旧零分。我…嗯???到底谁有问题……
还有一个难点在于,随机地唱出1234567中的音。然后,你以为很简单的1234567,一旦顺序随机,忽然,忽然它就五音不全了!我再次……嗯???what???
聆听一个简单的音,就可以变成一件难事,更何况去聆听一句话,一个词,一个人。
以前,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文静的、善解人意的女孩子,或者是别人一直这么跟我说,后来,慢慢发现,所谓的善解人意只是因为你文静话少,话少到别人可以随意投射他们的印象。我只是提供了我的存在,但我并没有那么善解,因为我并没有一直在聆听。
第一次反省自己的这种模式,是在参与教练圈培训的时候,里面进行了三种聆听练习,听事实、情绪和需求,由表及里。整个下来后,第一次发现自己,以前都在聆听个毛线啊………
【时间感】
-时间之内和时间之外
圈友雅提到自己的一种“执念”,那就是当她投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把那件事情完成后,才会起来去吃饭喝水,去做其他事情。
圈友Jing想到了蔡志忠的故事。这位从小就发现自己天命便是画画的奇才,在1999年-2008年,他不问世事地闭关了9年,研究物理学的“时间”问题。
这种忘我投入,已经不在乎一日三餐、早起晚睡的时间安排。忘我的人们已然活在了时间之外。
圈友大安提到自己每天要拖着小娃起床,赶着去幼儿园的时间压力。这是一种身处时间之内,还被时间追赶着的状态,更让人焦虑的是,这种状态深受他人时间安排的牵制,不能完全为自己掌控,着实难受。
除了依靠钟表,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是否有其他方式?有时候,时间焦虑的来源,是否就在于我们感知方式上的偏差呢?
* 过年期间的圈友沉淀摘录:
“我最近也一直在想'三十而立'这个词,越发觉得有道理。自己直到30岁,才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我在回忆思考,为什么我30年来没有这样,为什么这么'晚熟'?好像一直都是比同龄人慢几拍。
具体答案未知。但发现很多知觉,只有人到一定年纪才会真正领悟和得到。
同时想到'四十不惑'又有点兴奋,对年龄没有那么害怕了,因为每到一个年龄层必会有新的元素得到,像解锁关卡一样。
现阶段,我正迫切、兴奋、激烈地寻求30岁关卡的果实,所以特别显得'叛逆',也是如上个圈友说的,其实是尊从了个人意愿。”
我们于年龄,又何尝不是一种对时间的感知…
【学习】
这是一个我们从小接触到大的词汇,但在诵读《生命之书》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学习形式完全是另外一种。
圈友金回忆,毕业多年后,还是会做关于学校生活的噩梦,比如又要参加高考了…
过去十几年的教育生涯,在我们身心烙下了足以跟随我们一生的印记…因而, 我们在读这本书里的学习方式时,乍一看,会觉得有违常理,比如不要权威,不要知识,不要积累…
圈友姗说,如果我们传统的学习是教育,那这里的学习便是反教育,它是自由,是体验。
* 过年期间的圈友沉淀:
“学习应该只有在我想要知道、想去实践的时候才会发生,其他的被教育的场景应该叫做影响。”
圈友丹坦言自己最近的一个变化,那就是从之前单纯外在的技能学习、为他人学习,第一次有了为自己而学的转变。这让她觉到意外惊喜,又觉得有所困惑。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圈友Cecillia提到她读过的另一本书中的观点,学习是人和所在环境相互作用下的结果,提供了一种从社会进化论看待学习的视角。
其他圈友提到,这或许也是人生自我觉知的自然过程。
* 过年期间关于“觉知”的圈友沉淀:
“我觉得人的一生很有意思,或者说我自己的经历很有意思。前半段时间活得很乖,该读书读书,该结婚结婚,该生子生子。
别人每次问我,为啥那时结婚的时候,我回忆了半天,好像真没啥特别理由,就是自然而然就结了,好像就是时候到了,也是自己的意识选择,但是是一种被社会时钟定时了的意识,就是觉得谈恋爱谈得差不多了,那就结婚吧,结了很久了,那就该生娃了…
婚后好几年,我才开始在社会意识之下,去寻找自我意识,即开始突然发现,我其实从来没有思考过婚姻是什么,为什么谈朋友了就要过度到婚姻,为什么结婚了就要生子,为什么社会有这样的一条条体制或传统,我开始去质疑一些自然而然的事情。
之所以说人生经历有意思,是说我的前半段是在自然而然的意识下却是无觉知地生活。现在的后半段,开始进入一种相反状态,就是在质疑自然而然的反意识中去收回我的觉知。”
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让我们沉默,为自己的学习是为了在沉默中,觉醒。
【安全感】
书中有一篇提到说,婚姻是人们自我防卫和逃避的形式,对此,圈友Cecillia提出了困惑。继而,我们进入了关于安全感的探讨。
我们所理解的安全感,是人们对于一种确定性的追求,而这也几乎是一种本能化了的需求。比如我们追求稳定的物质基础,追求稳定的爱的关系,因为这些都构筑起了我们的安全感。
圈友金提到自己安全感来源的变化,之前是靠别人给,现在越来越觉得安全感是要自己给自己的。
席间,我们也提到马斯洛需求理论,在此之外,圈友姗分享了自己所总结的从生理到心理的需求体系。
有些人的安全感支持体系很多元,有些人则主要依靠某个维度。
* 过年期间的圈友沉淀:
“今天应该算没啥安全感的一天…出行计划被打乱,虽然也没引起太多麻烦,但感觉本来比较稳定的心环忽然失了一角,这种恍惚感大概是从看到此次病毒乃奥密克绒时开始的吧,就有一种被无法控制的力量一而再再而三地耍弄着的无力感…
然后,今天我啥都不想干,开始了久未进行的织毛线… 专注于一针一针的数数中,以往对时间平白无故流逝的焦虑感消失了,感觉自己被收缩进了一个时间静止的世界,被不确定性烦扰的心绪渐渐被抚得顺了一些。
以前看心理学的书,知道所谓安全感,最终是要自己给到自己的,但在这辈子从未遇到过的疫情反复不定的环境里,我发现,我没办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维持住这份安全感。我甚而需要依靠织毛线这个外在事情去抚平心绪。
我觉得,疫情对自己心境的波及,让我看到了我之前未做防范的安全感区,那就是,除了我自己外,环境本身也是很重要的安全感来源。
自我的力量是强大的,但也要看到这份力量所在的背景(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局限),以及学会接受自我力量的不完美,接受独立的自我也有需要借助外力的时候。“
以上是我们诵读会时,讨论到的几个生命主题词。我们的线上共读沉淀还提到了其他关键词,补充记录如下:
【叛逆】
“顺着大安的话题,想到了【叛逆】,在叛逆前是无意识地顺从,直到自我意识逐渐苏醒,开始质疑并反叛之前的自然而然,或激烈或和缓地探索自己的道。所以不再把叛逆简单地解读为儿童对父母的反抗,可以积极地接纳它,期待它静水流深。”
“跟你们大多数按部就班地学习工作恋爱结婚不同,我从小到大都是很'叛逆'的,可是叛逆是怎么来的呢?不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不按照世俗的要求做人就是叛逆吗?可我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无论好与不好都是自己承担,所以我觉得违背个人意愿的行为,才是'叛逆'了吧”
【形式】
“忽然想沉淀一个词,就是【形式】。形式很容易被批判,比如包办婚姻形式,应试教育形式,选举制度形式… 这里,从这书的阐释中,我想到一点,就是错误真的在形式吗?难道形式变了,结果就真的不一样了么?形式背后,那真正该被重视起来的东西是什么呢?这部分是不是才应该是焦点呢?
比如当年包办婚姻形式的批判,其实更应该看到人们的婚姻观,年轻人们未成熟的婚姻观。感觉当年这种批判更多不是为了婚姻本身,而是一种反封建的部分,更像一种行为艺术的宣召了?”
【边界】
“女儿今天对我说了无数谢谢,说我是世上最好的妈妈(虽然这也不妨碍她在生气时骂我坏妈妈),只因我把飞机上的餐包给她吃了。
我觉得那个时刻她并不把他人的好当作理所应当,把与他人的关系看作理所当然,明白了人和人之间是有边界的。像婴儿是没有边界感的,ta就是世界的中心,一切都理所应当围着ta转。
我觉得人根本上是孤独的,这与人处于各种社会联系中不矛盾。因为你本是孤独的,所以任何人对你的好都不应是理所应当的,这能让你关注和放大别人对你的好,从而赋予你积极的处世态度;你的成长虽是个人而孤独的,但社会的联系给予你养分,在适当的距离和明确的边界之下。
另一件关于边界的事,一日我女儿纠缠着队友要读绘本,很晚了队友很困不愿意,他转向我:'你帮我跟她说一下。'我说:'你得先自己拒绝她,我后面才能帮你。'我觉得两个人之间的边界唯有自己去确定,我进你退、你进我退,最后找到一个合适的点,别人是没法插手的。”
“
“跟边界这个词,相应的,也很有意思的另外一个词是【边缘】。之前,看过一句话,说两种状态的交界处,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美感,比如白昼黑夜之交的日出日落,比如海水沙滩之交的潮起潮歇,比如墙和墙之交的边缘处开出的野花野草。
在U型理论的书里面,它把一个人看成一个有边界的圆。我们最常的状态是居于圆心,而在U型理论的聆听状态中,它希望我们能将自己移到圆的边缘处,在这里,悬挂起对自己的评判,悬挂起对别人的评判,这个时候,真正的聆听才会发生,充满可能性的美感才会发生。
感觉,边界是一种确定性的东西,但是不是确定性背后,其实也相伴着模糊性的同时存在,比如边界的确定同时,也带来了边缘模糊美感的存在…”
“以前觉得科学和宗教是完全分开的两个系统,但在逐渐发现'现代科学'有诸多不可信(或者说局限性)后,开始觉得科学也是一种信仰。而且和宗教很像的是,在遇到一些没法用现代科学去解释的现象时,依然选择相信它。”
【爱】
“第一次认真去考虑这个词,大概是看弗洛姆《爱的艺术》吧。但看完,我也不敢肯定说,我就真懂爱是什么了…
对于我而言,如果爱有一个亲疏圈的话,最外面是对众人的爱,再进来是对相识的亲友朋友,再进来是对家人孩子,再进来就是对伴侣。我感觉,越往内越难爱……
但好像正常顺序应该是越亲密的越容易去爱是么… 我一直困惑的地方在于,如何保有自己,又能让自己和他人在爱里融在一起。
好像爱,是一件要付出、要模糊自己边界的事情,它是我们和外界的关系。如果成熟的爱,前提是一个独立成熟的自己,那么在关系相处上,如何去平衡守护我的核心与为爱而改变这两件矛盾的事情呢……”
“'如何去平衡守护我的核心与为爱而改变这两件矛盾的事情呢……'我理解真正的爱就是帮你去守护和发现核心的~你对对方真正的爱也是如此。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让他活成他自己。”
“感觉需要用一辈子学习去'爱'这件事,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不断不断地去完善自我,任何的不舒服都是成长的邀请。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中一句话点醒了我:爱出者爱返。我真的没有给他爱,所以我也得不到。当然可能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还不够爱自己。所以还是要努力努力学习去爱,不能觉得顺心了幸福了我就满足了,其实远远还不够,还是要时时提醒自己,谦卑一点,再谦卑一点…我接受所有的发生,允许自己所有的情绪,我爱此时的自己……”
“年轻的时候,觉得亲密关系里,爱最重要,到了现在,反而觉得维系亲密关系最重要的因素或者说决定性因素不一定是爱。
大概我们总是习惯通过感受对方爱不爱自己,爱自己多深来判断自己是不是够好,又或者根据判断对方的反应或行为来决定自己是不是多爱一些或者少爱一点。
现在好多文章都强调爱自己,但没说什么是真正的爱自己,爱更好的自己?爱自己觉得好的自己?我倒觉得能接纳不论何种状态下的自己更重要,比如爱那个在亲密关系里偶尔歇斯底里的自己。
然后爱自己并不和爱他人冲突,接纳他人用不是自己期待的方式爱自己更重要。”
--- 以下是各位圈友的阅读体会记录 ---
圈友丹:
如果说读其他书,让我看到更多可能,为我打开新的世界。那这本书上来就是对我旧世界的否定,颠覆了我的世界。
书中说学习不是经验积累,知识是阻碍,权威是阻碍,追求安全感和稳定是阻碍,理想和信仰都是阻碍,放下渴望,放下热情,我要发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自我?
更灾难的是这个寒假我在和娃重温《建国大业》三部曲,每个画面都是对书中警句的冲击,不得不说读的有点挣扎。还好,大安的过年七天书,把这些宏大理论拉回了现实,放在当下的情境中,我们如何理解生命之书。
总体还是很享受这次的阅读过程,打破舒适圈,持续质问作者、质问自己过往的经验,用新的视角重新熟悉那些再熟悉不过的概念,比如聆听、观察、语言、时间、欲望、关系、死亡……
书没有读完,不知道用365天能不能读完,不知道会读几遍,因为要向内寻,向深处寻,所以也还沉淀不出什么心得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不过隐约感觉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命之书》和荣格的《红书》遥相呼应,百度一下两个人生活在差不多同一时期。
“克里希那穆提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 “荣格是西方心理学家之一,他是最早认识并欣赏东方佛教的心理学本质及其价值的人。”而且他们两个都背弃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几个巧合让我对二十世纪初宗教、哲学、心理学发生了什么有些好奇,嗯,对小白来说是个大坑。
--- --- ---
圈友Jing:
克氏14岁时,和弟弟尼亚被“通神学会”的负责人选中为未来的救世主,并把他们带入“通神学会”的印度总部,进行“多年的明星式待遇及英式贵族教育的熏染”。克氏34岁时,来自全球的信众正准备聆听这位新救世主的演说时,克氏竟然宣布解散为他专门设立的“世界星社”。
克氏的这段经历挺特别的,14岁时被选为了“未来的救世主”,这让我联想到了藏传佛教的转世活佛制度。当达赖或班禅逝世前后,僧人们便开始到全国各地去寻觅灵童,找到后便带回寺院精心抚养。而长大成人后的克氏,却主动打破了自己宗教领袖的光环,这不得不说是一件令人惊叹的举动。
“权威会阻碍学习”、“美德是不带有权威性的”、“心有没有可能不受制约一从各种的宗教派别、迷信和恐惧中成长的心,能不能摆脱掉自己的局限,创造出崭新的心智?”、“任何一种权威都会使我们变得盲目,并助长轻忽的态度。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审慎的思考是很痛苦的事,所以就把自已托付给权威。权威会助长权力,权力一集中就会造成腐化。”
我对克氏“论权威”这几篇观点印象很深,不禁好奇克氏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同时代有哪些伟人?查了下百科,克氏生于1895年,逝于1986年。当他宣布解散“通神学会”时是1929年,正是美国大萧条(1929~1933年)的开始;一战的时候克氏19岁~23岁,二战的时候克氏 44岁~50岁;希特勒只比克氏大6岁,纳粹主义盛行时候也正是克氏青壮年时期。
是否就是这样动荡的环境,从而引发了作为宗教领袖的克氏对“权威”的思考,最后打破了权威的假象呢?当然这也只是比较牵强和简单的归因了,试图找到一个直接的答案“为什么他会这样?”,但其实是很难从只言片语中去了解他整个思想的。也许就像译者胡因梦所说的那样“他不向任何组织、权威、方便法门和意识形态妥协的原因之一,就是要帮助人类挣脱一切的束缚”。
--- --- ---
圈友Jello:
因了胡因梦的大力推崇,对克氏的书极为期盼,可是读了两本之后,发觉:啊~道理我都懂了,可是究竟如何去做呢?尤其是《内在工程》这本:我回应的能力是无限的,但是我行动的能力是有限的。太喜欢这句了!振聋发聩!
But,《生命之书》的阅读之初,就发现了很多方法论,怪不得很多人将它作为枕边书。我的生命之书:
1、你所谓的思想是什么?什么时候你会产生思想?显然思想只是一种神经系统或心理上的反应,对不对?当感官接触到外境而生起立即反应时,就会产生思想,它也可能是从累积的记忆里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包括种族、团体、家庭、传统或上师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思想的过程就是从记忆里产生的反应,不是吗?如果没有任何记忆,就不会有思想活动了。面对某个经验而产生的记忆反应会促使思维产生作用。
2、何谓记忆?观察一下你自己的记忆,你会发现其中有两种形式,一是累积技术性的信息,譬如数学、物理、工程方面的知识,另一种则是由未完成的经验残渣所累积成的。如果能彻底完成一个经验,那个经验就不会留下心理上的残渣;如果无法彻底了解一个经验,就会留下残渣。我们总是透过以往的记忆来看待眼前的经验,因此从未焕然一新地面对过崭新的经验。很显然地,我们的反应永远是受限的。
3、所谓的“我”是什么?时间意味着对昨日的经验、自己的家人、自己的长相和性格的记忆,所谓的“我”便是由这些东西所构成的。而只要一落入组织结构,自我就会在其中寻找安全感。人心大部分是空虚而肤浅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爱。从这种孤独、匮乏和痛苦的状态里,我们产生了执著于家人或财物的反应。妻子或丈夫如果不理睬我们,我们就会产生忌妒的反应。忌妒绝不是爱,但社会认可的家庭小爱之中一定有忌妒的成分。婚姻其实是一种自我防卫、自我逃避的形式。任何一种防卫的形式都会助长依赖性。一个总想依赖的心是不可能自由的。
4、何谓生命之书?无穷的经验,深植于内心的恐惧、焦虑、痛苦、快乐及人类数千年来所累积的信念,全都在你的内心深处,你就是这本“生命之书”。
5、方法论们
从聆听开始:只有不投射任何欲求,才能听得出声音里的意义。因此你能不能放下心中的屏障,真的去倾听万籁?聆听本身便是一种完整的行动,这种行动能够带来解脱。
然而你是真的想要听,还是只想去除内在的扰动?若是能一边聆听,一边觉知内心的冲突与矛盾,而不形成特定的思想模式,那么内在的扰动或许能止息下来。
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如何去做所谓的“改变”?觉知的过程本身就会转化当下的状态,完成破解,详细的例子(粗钝的心能否变得敏感?及愚钝的例子,假如我很愚钝,却刻意告诉自己要变得聪明一点,那么这份努力的本身便是一种愚钝的形式,因此重点就在于了解愚钝是什么,觉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愚钝的表现,这份觉知就会破解我们的愚钝)。你无法在缺少爱的情况下逐渐发展出爱,你只能毫无拣择地觉察自己没有在爱,然后才可能得到转化。
一个彻底摆脱时间的人才可能发现实相,因为他不再利用时间作为自我膨胀的工具。思想的本质就是时间,只要我们把时间变成一种演化的工具,心智就无法超越自己 ——只有超越时间的心智才能转化自己。时间之中一定有恐惧,我指的是心理上的时间感一定会带来恐惧,同时会制造挫折和矛盾,但是直接洞察到眼前的事实,却不需要时间这个元素。
-- --- ---
以上便是象群共读圈关于《生命之书》的共读记录,希望能给其他书友带来关于此书的参照~ 一起来探讨关于生命世界的任何事情。
- 象群共读圈 -
由小姐姐们组成的迷你共读小组
不做最好,只做最适合我们的读书会
坐标杭城,欢迎一起来读书~
撰文/ 王大安
世界本质探究者 / 生活学徒
·以文会友 寻遇同类·
公众号:大安于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