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视察127师,秘书“好心”提醒,杨大怒:怕啥我就为这事去

韩当聊过去 2023-08-31 17:13:07

1994年开国上将杨得志去世,他的亲朋好友悲痛欲绝,中央军委也发文怀念这位戎马一生的忠勇之将。

他这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子女也不例外,唯独对战士们亲切有加,他爱才惜才的名声全军皆知。

在他担任127师的军区司令时,还曾不顾秘书的好意提醒,主动帮一位将才洗刷冤屈,那么杨得志究竟是怎样的人?而他挽救的又是谁?

艰难的参军之路

1911年,杨得志出生在湖南醴陵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但彼时困顿的大环境下,能将杨得志养大已经是父母唯一能做的事了。

为了能混口饭吃,杨得志辗转于各地做工,下过煤矿,修过铁路,在有钱人家里打过杂......各种脏活累活他都干过,还没见过广阔世界的他早已是饱经风霜的模样。

到了17岁这年,杨得志终于忍受不住了。拿着梭镖就参加了湘南起义,跟着朱德、陈毅等人上到了井冈山,就此成红四军中的一员。

杨得志的少年经历坎坷,他投身于革命道路的经历也同样坎坷。在他上井冈山之前,中国的大革命正处于一个低谷阶段,有不少人觉得前路一片灰暗,其中也包括他当时的上级。

这位师部副长官,他对杨得志还有知遇之恩,这位长官是第一个把他名字写在红军花名册上的人,他也曾给这位长官当过警卫。

对于杨得志来说,这位长官就是他的伯乐,他一向都很敬重他,直到长官劝他回湖南,不要跟着大部队一起上井冈山。

杨得志心里很是失望,但他却并不愤怒,只是反问对方:“湖南有红军吗?”长官顿时哑口无言,两人也因此分道扬镳。

而在他即将加入共产党之际,他又面临了一次艰巨的考验。

1928年,红四军的第28团和第29团不顾毛主席的劝阻,坚决要冒然进入湘南,结果自然是惨痛的,幸亏有毛主席率领着31团来营救他们。

这次死里逃生后杨得志对革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现实告诉他,革命并不只是头脑一热的事情,而是要无数人经过艰苦奋斗,付出鲜血才能换回他们想要的结果。

这次失败过后,井冈山的斗争一下子进入了极其困难的境地,但杨得志还是坚定的加入了共产党,誓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人。

接下来的时间里,杨得志经历了多次炮火硝烟的洗礼,他从一个毛头小子迅速成长为军中有名的虎将,当时大家是这样评价他的:“作战勇猛,不怕硬仗、苦战、恶战。”

战功赫赫的他很快便升为红一军第一团的团长,不仅如此他还凭借着出色的实战经验给毛主席和聂荣臻元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1934年冬天,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开打,为了领先敌人一步抢占制高点,杨得志率领部队冒雨前进,在地形极为险峻和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进入了福建地区的三甲嶂。取得优势之后,他们又乘胜追击。

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以一个团的兵力跟三个师苦战了一天一夜。这场战斗极为惨烈,作为指挥官的杨得志,几次被断木砸中。

但他为了不影响军心,始终不肯退到后方养伤,坚持奋战在一线,在他灵活的战术运用和战士们的艰苦作战下,敌人始终未能前进一步。

这场战役之后,聂荣臻元帅特意让《红星报》撰写了一篇文章,字里行间都是红一军第一团的赞美,他还号召大家都向红一军第一团学习,尤其是他们这种面对敌人时敢打敢拼不退缩的精神。

但可惜的是杨得志的这次胜利还是没能力挽狂澜,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这次失败带来的后果也是相当惨烈的,红军只能被迫长征。因为他此前的出色表现,杨得志率领的第一团成了红军长征路上的先锋部队。

在长征期间,为了掩护大部队,杨得志率领红一团的战士们打了许多关键战役,强而有力的保护了大部队转移,他的威名自此享誉全军,而后来的抗美援朝战役中,自然也有他的影子。

在新中国成立的四周年庆典上,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是这样向大家介绍杨得志的:

“此人名叫杨得志,是当年强渡大渡河的红一团团长。”

由此可见杨得志给毛主席留下的印象有多么深刻。

严于律己的开国将领

杨得志在战场上大出风头,但他在生活中却是最低调的那个。作为开国上将,他的生活十分简朴,始终是布衣旧衫,粗茶淡饭,外出时也一切从简,完全没有将军的派头。

不仅如此,他也从不让自己的子女搞特殊,杨得志的女儿杨秋华从小耳濡目染父亲的事迹,长大后也跟随父亲的脚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战士。

在部队服役期间,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父亲的身份享受过任何特殊待遇,反而因为自己是杨得志的女儿,处处都要给大家起带头作用。

进入军队之初,她就被分到了军马场,这在部队里算是相当艰苦的环境了。荒无人烟的地界上,除了马匹就是遍地的草,杨秋华每天的工作日常就是割草喂马,娱乐活动还是割草喂马。

除此之外,这里蚊虫的毒性也很大,一咬就是一个大包,来了没几天杨秋华的身上就满是又红又肿的大包。

刚刚参军的小姑娘自然是受不了,她便想让父亲给自己换个工作,但她知道杨得志一向刚正不阿,自然不会答应自己的请求,于是她先给母亲写了一封信,并在信中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但这件事最后还是被杨得志知道了,看完这封“求救信”后,杨得志果然没有答应,并且还让人给女儿带了一句话:“别人能吃的苦,将军的女儿也能吃。”

1985年,为了顺应中央军委的政策,全军需要精简整编负责这项工作的正是时任总参谋长的杨得志。

当时杨秋华所在的部队也被列入了必须转业的范围内,在部队适应了一段日子后,杨秋华早就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也习惯了战友的陪伴,一想到即将离开,她心里是一千万个不舍,眼看周围人都在托关系留下来,她的心思又一次活泛起来。

这次她还是先找母亲帮忙,她告诉母亲自己不想脱下这身军装,只要不转业,哪怕是当个文职也行,并且还说自己已经找好了关系,有人愿意帮这个忙,不用父亲出面。

母亲把女儿的意思转达给了杨得志,从不徇私的他自然十分愤怒,他明确拒绝了女儿,并向杨秋华阐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有人愿意帮你,是因为你的父亲是解放军总参谋,如果连我的女儿都去走关系,那我还怎么好意思裁掉别人呢?”

见女儿不语,他又觉得自己过于严厉,便用战争年代那些牺牲的战士举例,跟那些再也回不来的同志们相比,转业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父亲的劝导下,杨秋华最终还是脱下了心爱的军装,不舍的离开了部队。

慧眼识才张万年

杨得志虽然对自己和亲属都十分严格,但他却相当珍惜每一个人才,在他爱才惜才的事迹中,最出名的当属后来成为军委副主席的张万年了。

两人相差17岁,在军中的地位也比较悬殊,张万年刚刚参军那会儿,杨得志就已经是红军的高级将领了,按照常理来说,他们其实根本不会有交集,但那场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却让两个人结了缘。

1974年,解放军第127师的内部会议上,正在讨论军队工作。往常例会上,师长和政委都是主要发言人,但这次却与众不同,除了127师的人员外,与会的还有“工作组”的人。

时任127师师长的张万年像往常一样发表自己的讲话,可在整个发言过程中他却频频被“工作组”人员打断,甚至他们还对他提出了各种刁钻刻薄的问题,处处都在暗示大家,张万年跟“九一三事件”有关。

在这之前,张万年其实已经接受了三年的审查,这一次他却忍不下去了,一向好脾气的他当场拿起茶杯,猛的向地上摔去,四分五裂的碎片顿时割开了凝滞的氛围:

“这会我不开了,你们不如直接带走我。”

这下子“工作组”的人就像抓住了他的把柄,势必要让他成为第二个关光烈。

原来在三年前“九一三事件”爆发的初期,身为127师师长、政委的张万年和关光烈就被带走调查过一次,那次之后,回来的只有张万年。表面看起来他是洗脱了嫌疑,但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其实有一堆麻烦事等着他。

这次之后“工作组”的人经常找他谈话,引得部队里流言四起,大家对他议论纷纷,这让张万年很难开展日常工作,并且这一时期他的心理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没出这件事前,张万年是部队重点培养的干部人才,他率领的127师更是我军的王牌部队,就在他即将晋升为陆军第43军参谋长的节骨眼上,他却被带走审查了。

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的未来,在他回来之后便瞬间跌入谷底了。

不仅如此,一般的审查只有几轮,但针对张万年的审查却持续了三年之久,这三年时间里,张万年没有睡过一天好觉,始终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也难怪他会在这次会议上摔茶杯了。

这个举动放在其他人身上,就是表示气愤的举动,可放在始终未能“洗清嫌疑”的张万年身上,却被“工作组”的人捅到了他的直属上级武汉军区那里!战友们顿时为张万年捏了把汗。

因为此前的军区司令员是曾思玉中将,他深知张万年的为人,即使对方一直处于被调查的状态,他仍旧对他抱以信任的态度。

可现在的军区司令却换成了杨得志,127师的人都还不知道这位顶头上司的为人。

在来视察127师之前,杨得志的秘书就将这件事上报给了他,并将张万年接受审查一事也一并汇报了,言下之意就是让杨得志别惹上什么麻烦,但杨得志却没有接受秘书的“好意”,反而勃然大怒:“怕啥,我就为这事去的。”

他一向反感这些部队内的斗争,作为一个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革命军人,他深知这类内部争斗对于部队的伤害会有多大,挑起这些争斗的幕后黑手更是军队中害群之马!

作为开国将领的杨得志,讲话还是十分有分量的,当“工作组”的人来找他做主时,杨得志当即表态:

“张万年同志是个很好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摔杯子肯定是有原因的,再说了什么案子能查人家三年,赶快结案给人家一个清白!”

熬了三年,张万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在杨得志的主持下,他不仅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到处罚,反而借机脱险,结束了遥遥无期的审查,部队正式下达结论,张万年没有任何问题。

除此之外,杨得志还专门来127师安慰他,为他澄清那些流言蜚语,并且鼓励他继续向前,不要受之前事情的影响,全身心投入到军队建设中去。

之后张万年还因祸得福,获得了参加对越反击战的机会,并且凭借战功恢复往日荣誉,得到连续升迁,最终成为中央军委的副主席。

他的人生因为杨得志出现了转机,他自然是感激不尽,同时人民群众也得感谢杨得志慧眼识才,才让这样一位人才没有被埋没!

看完杨得志帮张万年解围的故事,屏幕前的你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参考资料:

[1]. 永葆共产党人本色的战将杨得志[J].新长征,2022(12):48.

[2] 刘奇叶.上将杨得志与他的故土情结[J].湘潮,2021(06):36-37.

[3] 夏远生.横戈马上为人民——从红军团长到总参谋长的杨得志[J].新湘评论,2020(24):53-54.

0 阅读:204

韩当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