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以色列的侵略,马克龙忍无可忍,公开谴责内塔,将援黎11亿

大核有料 2024-10-28 10:36:05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编辑:大核有料

“播种野蛮,就能捍卫文明吗?”

很难想象,马克龙居然会在谈到黎以问题时,如此不留情面地抨击以色列。

这句话看似云淡风轻,却如同一记重拳,狠狠地砸向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撕开了西方世界在中东问题上的裂痕。

由于历史原因,一直以来欧洲人就对以色列这个国家满同情。

即使以色列在巴以问题上屡屡犯下人道主义罪行,欧洲国家也没有过度谴责,或者只是象征性地表达一下“关切”。

毕竟,以色列背后站着的是美国,有这个超级大国在背后撑腰,让其他国家在对以色列发表看法时都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但这次却有些反常。黎以冲突的爆发,让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看到了以色列的另一面——一个为了自身利益可以无视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的国家。

那么作为西方阵营的一份子,为何这次法国却选择站在黎巴嫩一边,坚定反对以色列的侵略行为呢?

法黎关系

法黎两国虽然中间隔着地中海,但关系向来尤为密切,就连黎巴嫩的首都也曾被誉为“中东小巴黎”。

以往,但凡黎巴嫩遇到危机的时候,法国并没有选择袖手旁观,而是站出来为其提供帮助。

此前黎巴嫩首都发生大爆炸时,第一个赶赴现场慰问,并宣布提供援助的外国领导人就是马克龙。

对于他的到来,黎巴嫩人民十分欢迎,同时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法国在黎的影响力。

但如今以色列对黎巴嫩的袭击,显然是踩到了法国的红线,很大程度上,迫使法国转变了自己的立场。

一方面,以色列无视国际社会的停火呼吁,持续对黎巴嫩发动军事打击,另一方面,胆大妄为的以色列军队,甚至将炮火对准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其中就包括法国维和部队!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马克龙终于爆发了。

“我不确定现在是否是在通过播种野蛮来捍卫文明。”

马克龙的这番话,针对意味很浓,西方媒体认为,这是马克龙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公开嘲讽。

因为在这之前,内塔一直将以色列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描述为“文明与野蛮的战争”,试图给自己的侵略行为披上一层“光鲜的外衣”。

但正是他所谓的“文明战争”里,以军的炮口竟然对准了联合国的维和部队,这显然已经违反了国际法。

马克龙此时爆发,其实也是代表欧洲不少国家厌恶了以色列暴力行径的反感。

在“支持黎巴嫩民众和主权国际会议”上,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齐聚一堂,为黎巴嫩筹集了10亿美元的援助款项。

这其中就有不少是欧洲国家,这也表明一点,绝大多数有良知的国家,他们是站在黎巴嫩一边,反对以色列的侵略行为的。

马克龙也做出了公开表态,法国政府将会给黎巴嫩政府提供1亿欧的援助,并帮助黎巴嫩军队招募、培训6000名新兵。

“我们将支持黎巴嫩重建自由、主权的黎巴嫩。”

马克龙的这句承诺,掷地有声。

法国的强硬表态,让世界看到了其在黎以冲突中的角色转变。从曾经的“沉默者”到如今的“调解者”,法国正在试图寻找一条新的路径,以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也为中东和平贡献力量。

虽然在一些地区问题上,法国一直是跟在美国身后,站在所谓”盟友“一方,例如俄乌就是很好的例子。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法国自身战略利益的调整,法国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尤其是自俄乌战争爆发后,法国就试图发挥其在欧洲的影响力,但由于美国势力在欧洲根深蒂固,所取得的成效甚微。

而此次爆发的黎以冲突,又给马克龙找到了一个新的政治舞台,如果他能调节好这场冲突,那么对法国而言,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所以,自以军轰炸黎巴嫩以来,法国就积极呼吁双方停火,并多次呼吁世界各国支持黎巴嫩,为其提供援助和支持。

然而,法国的“调解者”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一方面,法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有限,其行动受制于自身实力。

与美国相比,法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和经济影响力都相对薄弱,这也限制了他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另一边,作为法国“盟友”的美国,却受到选择坚定地站在以色列一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法国所作出的努力大打折扣。

以色列作为美国插在中东的一颗钉子,他的存在至关重要,所以美国会不遗余力地对以色列进行全面支持,这就和马克龙的主张背道而驰。

但不管怎么说,中东地区的冲突,美国的态度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和以色列相关的问题上更是如此。

但美国似乎并不愿意看到法国在中东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法美之间在黎以冲突上的分歧也日益凸显。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法国在黎以冲突中的角色转变仍然具有积极意义。法国的行动表明,即使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也开始对以色列的所作所为感到不满。

法国的强硬立场,以及其为推动停火和政治解决所做的努力,将对以色列形成一定的压力,促使其更加理性地处理与黎巴嫩的关系。

法国为何强力支持黎巴嫩?

法国在黎以冲突中敢于对以色列说“不”,除了道义上的谴责,更源于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利益考量。

黎巴嫩在历史上曾是法国的殖民地之一,一直到二战结束后才独立出来,但因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这片土地上产生的大国博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对法国而言,黎巴嫩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中东国家,更是其地缘政治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只要黎巴嫩能维持和平稳定的状态,对法国来说只有好处。

反之,如果黎巴嫩长期处在混乱的状态里,法国在这里的利益自然也会受到波及,如果黎巴嫩政府倒台,对法国来说无疑是沉重一击。

这是因为黎巴嫩是法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无论是经贸领域,还是文化范畴,两个国家之间都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

黎巴嫩拥有大量法语人口,还有不少法国人在这边定居,同时又是法国文化在中东地区传播的重要桥梁。

黎巴嫩毗邻叙利亚,是中东地区的“火药桶”。然而黎巴嫩毗邻叙利亚,南部又有以色列虎视眈眈,内部还存在分裂,是中东地区一点就着的“火药桶”。

一旦黎巴嫩长期陷入混乱,那么势必就会产生大量的难民,而这些难民绝大多数都会逃到欧洲,法国届时也会成为受害者之一。

本身近些年来,法国内部就存在大量的难民问题,这种局面也是马克龙不想看到的。

所以,不管怎样,马克龙也不愿眼睁睁地看着黎巴嫩局势走向失控。

同时,这次黎以冲突,为法国提供了一个展示其外交实力的机会。

只不过,在帮助黎巴嫩这件事上,法国有自己忌惮的地方,一方面也要尽可能让自己与以色列之间不要闹得太僵,另一方面也要对以色列的行为进行谴责,这使得法国在处理黎以关系时显得有些“投鼠忌器”。

而且法国同样需要其他国家的声援和帮助,若只是马克龙的“单打独斗”,恐怕难以对以色列形成有效的制约,只有联合更多国家,才能迫使以色列改变其强硬立场。

法国的强硬立场,也折射出欧洲国家在中东问题上的态度转变。长期以来,欧洲国家在中东问题上一直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其政策往往受到美国的影响。

然而,随着中东局势的变化,以及欧洲自身利益的调整,欧洲国家开始意识到,仅仅依靠美国无法解决中东问题,欧洲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采取自己的行动。

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军事行动,以及对国际社会停火呼吁的无视,引发了欧洲国家的强烈不满。

欧洲有不少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以色列的行为不仅威胁到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大量移民欧洲的穆斯林群体,也会站出来举行反以色列的游行,对欧洲来说,这种事情也很头疼。

结语

就在这两天,以色列又对伊朗展开了大规模军事报复行动,中东地区的战火,在短时间内要想得到平息,恐怕并不现实。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呼吁和平的声音还在,只要世界各国不袖手旁观,那么中东地区,迟早会迎来真正的和平。

参考:

观察者网:马克龙再怼内塔尼亚胡:自己就是野蛮人,怎么捍卫文明

台海网:法国为何积极召集支持黎巴嫩国际会议?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