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作战:越军炮击广西8小时,千名越军趁机侵入,突进4公里

博学的白云朵 2024-11-02 19:16:59

对越作战:越军炮击广西8小时,千名越军趁机侵入,突进4公里

1979年2月,中越边境硝烟弥漫。在广西宁明县板烂地区,一场惨烈的边境保卫战正在展开。越军338师460团不顾战场同袍遭遇重创,不但见死不救,反而趁我军主力向前推进之际,调集千余名精锐部队,突然对广西板烂地区发动猛烈炮击。整整8小时的炮火覆盖下,这片宁静的边陲小镇变成了一片火海。趁着炮火掩护,越军分三路突入我境内4公里。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驻守在此的解放军边防连和民兵战士们将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当地军民又将如何联手御敌?这场发生在边境线上的殊死较量,最终会有怎样的结局?

一、战前部署:越军的战略误判与投机行为

1979年2月初,越军前线指挥官文进勇在部署越北防御力量时,将防御重点放在高平、老街等传统要地,却轻视了越北1号公路东侧至海岸线的防御布局。这一判断源于他对该地区天然地形的过度依赖。在广西宁明县桐棉乡板烂地区与越南禄平接壤处,山地地形复杂,植被茂密,越军修建了大量岩洞暗堡工事。

文进勇的这一部署存在重大战略误判。首先,他低估了解放军的火力打击能力。越军在该区域修建的岩洞暗堡虽然坚固,但在现代化火力打击下并不具备绝对防御能力。其次,他错误预估了战场态势发展。当时,越军338师460团驻扎在亭立县,与邻近的461团一起负责支马地区防御。文进勇原本设想这两个团能够协同作战,但实际上461团在战斗初期就遭受重创。

在战前部署中,越军460团表现出明显的投机心态。该团在得知461团遭受重创后,不但没有实施支援,反而开始策划对板烂地区的偷袭行动。他们利用解放军主力部队向前推进的时机,秘密调集兵力,准备对板烂地区发动突袭。

我军在板烂地区的战前部署采取了以点制面的战术。在544、518、480三个制高点上,部署了边防部队和民兵力量。这三个高地构成了一个战术三角,可以有效控制方圆20公里的区域。然而,由于战前情报显示越军主力将在支马方向展开防御,我军在板烂地区的兵力投入相对有限。

越军460团在战前进行了细致的战场侦察。他们通过当地地下情报网络,掌握了我军在板烂地区的兵力部署情况。同时,他们还在边境线附近秘密修建了临时炮兵阵地,为后续的突袭行动做准备。越军将突袭时间选在夜间,意在利用夜色掩护和地形优势,对我军实施突然袭击。

2月22日,越军460团完成了最后的战前准备。他们将全团兵力分为三个战斗群,计划分别对544、518、480三个高地发起进攻。同时,调集了208炮团的重炮力量,准备对我军阵地实施火力覆盖。这支突击部队总计1000余人,其中包括600名突击队员和400名炮兵及保障人员。

二、突袭开始:八小时炮击与三路突进

1979年2月22日23时整,越军突袭行动正式开始。越军208炮团首先对板烂地区实施火力准备。他们采用了"密集-间歇-密集"的炮击模式,第一轮火力覆盖持续40分钟,主要针对544高地和518高地的军事设施。炮兵阵地布设在距离边境线1.5公里的山谷地带,利用地形掩护规避我方反击。

炮击开始后的前两小时,越军集中使用122毫米榴弹炮和火箭炮对我军阵地实施覆盖性打击。据后来统计,仅在这两小时内,越军就向板烂地区发射了超过1500发炮弹。炮击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544高地的观察哨所,二是518高地的通信设施,三是480高地的防御工事。

午夜过后,越军调整了炮击策略,转为间歇性骚扰射击。他们每隔20分钟左右进行一次火力突击,持续时间约5-10分钟。这种做法既可以持续消耗我军防御力量,又能为炮兵提供休整时间。到凌晨2时,越军又一次改变炮击节奏,开始对预定突击路线实施"走廊式"炮击,为地面部队的突进创造条件。

2月23日凌晨4时30分,在经过近6小时的炮击后,越军460团开始地面进攻。该团采取三路突进的战术:第一突击组约300人,由3营主力担任,沿着54号界碑方向突进,目标是控制544高地;第二突击组约250人,由2营抽调精锐组成,从西北方向迂回包抄518高地;第三突击组约200人,由1营组成,负责突击480高地。其余部队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

越军地面部队采用了"影子战术",利用夜色和茂密的丛林掩护,悄无声息地渗透进入我方阵地。为了避免暴露目标,突击队员们携带最少的装备,每人仅配备步枪和4个弹匣,以及2枚手榴弹。他们在前进过程中保持30米的间隔,采用匍匐和跃进相结合的方式推进。

到凌晨5时,第一突击组已经突进至544高地脚下约500米处。此时,炮兵又一次调整射击诸元,将炮火转向高地后方地区,形成火力封锁线,阻断我军可能的增援路线。第二、第三突击组也相继到达预定位置,准备发起总攻。

凌晨5时45分,越军突击部队同时对三个高地发起猛攻。他们采用"突击组+火力组"的战术,每个10人的小组中配备2名机枪手,其余人员携带步枪和手榴弹。突击组在5-10米的间隔内快速冲击,火力组则负责压制我军火力点。在这种战术配合下,越军突击部队很快突破了外围防线,进入阵地近战区域。

到上午7时许,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越军先后占领了544高地和518高地的部分阵地,并一度突进至距离边境线4公里的纵深地带。此时,208炮团仍在持续射击,炮击已持续近8小时,累计发射各类炮弹4000余发。我军边防连和民兵部队被迫转入阵地内部工事继续坚守。

三、阵地争夺:军民联防下的坚守战

在越军炮击和突进的猛烈攻势下,板烂地区的边防连展开了顽强抵抗。边防连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就地构建三层防御体系:外围设置机枪火力点,中层布设反冲锋阵地,内层组织工事防御。连队火力配置采取"梯次交叉"原则,确保每个防御区域都能形成交叉火力覆盖。

2月23日凌晨6时,桐棉乡民兵应急分队接到紧急集结令。民兵指挥部调集了三个民兵排,总计86人火速增援。这些民兵大多是当地青壮年农民,平日经过严格训练,熟悉地形地貌。他们携带轻武器,从三个不同方向渗透到战场,与边防连形成联防态势。

战地医疗队在接到战情通报后,立即分成三个医疗小组,携带急救设备和药品,分别在480高地后方1公里处设立临时救护站。医疗队由一名军医带队,配备4名卫生员和6名担架员,采用"前送后运"的方式处置伤员。为了应对可能的重伤病例,他们还在桐棉乡卫生院设立了后方医疗点。

当地群众自发组织了情报支援网络。沿边境线的村民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在各个重要路口和制高点设立了24个观察哨,通过预先约定的联络信号,及时向部队报告敌情。这些观察哨采用"一明一暗"的布设方式,明哨负责日间观察,暗哨负责夜间监视。

在480高地的争夺战中,边防连和民兵采取了"堡群协同"的战术。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在高地上设立了7个相互支援的火力点,每个火力点都配备重机枪和轻机枪各一挺。当越军发起冲锋时,这些火力点形成交叉火力网,有效遏制了敌军的进攻势头。

秘密电台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边防连在战前就在三个高地分别设立了地下电台,每个电台配备两名报务员,采用"明暗交替"的工作制度。即使在越军炮火覆盖下,这些电台仍然保持着与上级部队的通信联系,及时报告战场态势,为后续增援部队提供准确情报。

上午8时,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虽然越军已经突入阵地纵深,但边防连和民兵并未退缩。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和预设工事,采取"分散防御、集中反击"的战术。当越军第二突击组试图占领518高地制高点时,我军突然展开反击,民兵分队从侧翼发起突袭,一举击退敌军的进攻。

在这场激烈的阵地争夺战中,军民协同作战的优势充分显现。民兵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多次成功切断越军的补给线。医疗队不顾炮火,多次冒险抢救伤员。情报网络的及时预警,使得我军能够准确掌握敌军动向,有针对性地进行防御部署。秘密电台的不间断工作,则确保了指挥系统的通畅。

到上午10时,我军在480高地的反击取得重要进展。边防连抓住越军炮火减弱的机会,组织两个排的兵力发起反冲锋,成功夺回制高点。这次反击不仅稳定了战局,也为随后增援部队的到达赢得了宝贵时间。

四、增援到达:援军抵达后的反击战

2月23日上午10时30分,第41师123团接到增援命令后,立即组织两个步兵营向板烂地区机动。该团采用"两步编队"的行军方式,第一梯队由装甲车搭载突击队快速推进,第二梯队由主力步兵徒步跟进。为确保行军速度,部队携带3天作战口粮和基本弹药,其他后勤物资由补给车队分批运送。

11时15分,123团第一梯队抵达板烂地区外围。团指挥部迅速与边防连取得联系,了解战场态势。根据最新情报,越军主力仍在544高地和518高地地区,其208炮团已转移至边境线另一侧。援军随即调整战术部署,决定采取"两面夹击"的战术。

第一营接到命令后,立即分成三个战斗群。1连和2连从东北方向包抄544高地,3连负责切断越军可能的撤退路线。每个连队都配备了82毫米迫击炮排,用于压制敌军火力点。第二营则从西南方向展开,准备对518高地发起进攻。

中午12时整,我军开始实施反击。首先是炮兵阵地对越军占领的阵地实施火力准备。迫击炮排采用"跳点射击"方式,逐个清除敌军火力点。与此同时,工兵分队利用地形掩护,沿着预先侦察的路线,展开排雷作业,为后续步兵突击扫清障碍。

第一营1连和2连在炮火掩护下,对544高地发起猛攻。突击队员们利用地形掩护,采取"三三制"战术,即每9人为一个战斗小组,3人一组交替掩护前进。这种战术既保证了突击的连续性,又降低了伤亡风险。在距离敌军阵地50米时,突击队发起冲锋,用手榴弹清除了多个越军火力点。

下午13时30分,第二营在518高地展开的战斗进入关键阶段。该营采用"两面钳制、中部突破"的战术。4连和5连分别从两翼展开,对越军实施火力压制,6连则从正面发起突击。战斗中,我军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在岩石间设置临时火力点,形成多层次火力网。

与此同时,边防连和民兵部队也展开配合行动。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从侧翼发起骚扰,牵制越军预备队。民兵分队还在越军可能的撤退路线上设置了多处伏击点,装备轻机枪和手榴弹,随时准备切断敌军退路。

下午14时45分,战局出现重大转折。第一营成功突破544高地越军防线,控制了制高点。越军见势不妙,开始向边境线方向撤退。此时,预先埋伏的民兵分队发起伏击,造成越军大量伤亡。第二营也在518高地取得突破,将越军主力切割成数个孤立群。

到15时30分,战斗已接近尾声。越军在失去炮火支援、补给线被切断的情况下,开始全线撤退。撤退过程中,他们遭到我军的追击。特别是在54号界碑附近的狭窄地带,越军后卫部队遭到重创。战斗结束时,越军在我境内留下了大量武器装备,其460团的作战能力受到严重削弱。

五、战后统计:战果核实与战场清理

1979年2月23日傍晚,随着越军撤退,板烂地区的战斗正式结束。当晚,41师123团立即组织战场清理工作。清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伤员救治和转运,第二阶段是战场调查和统计,第三阶段是阵地修复和设施重建。

在伤员救治方面,医疗队立即展开行动。他们在原有三个救护站的基础上,又增设两个临时医疗点。为提高救治效率,医疗队按照伤情轻重进行分类:重伤员由军医直接处置,轻伤员由卫生员进行简单包扎后转送后方。到24日凌晨,所有伤员已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战场调查组由工兵、侦察兵和军事记录员组成,分成六个小组对战场进行地毯式搜索。每个小组配备专业的探测设备,负责搜寻未爆炸的炮弹和地雷。调查结果显示,越军在战斗中共遗留各类炮弹残骸3821枚,其中122毫米榴弹炮弹2156枚,火箭弹1265枚,迫击炮弹400枚。

在544高地地区,调查组发现了越军的多处临时工事。这些工事呈"品"字形分布,每个工事都配有通信壕沟,显示出越军原本计划长期占领该阵地。在工事内,调查组收缴了大量越军遗留的武器装备,包括轻机枪26挺,步枪89支,手榴弹312枚,以及大量军用物资。

518高地的战场清理工作较为复杂。由于该地区遭受密集炮击,地面布满弹坑,平均每平方米就有1.2个弹坑。工兵部队使用探测器,在该地区共排除未爆炮弹42枚,拆除诡雷15枚。此外,在高地西侧发现了越军的两处观察所,内有高倍望远镜和电台设备。

统计结果显示,这场战斗中,越军460团伤亡人数达到378人,其中阵亡156人,重伤92人,轻伤130人。我方共俘虏越军32人,其中包括1名连级军官。缴获的装备中,除了各类枪支外,还包括电台4部,测距仪6台,夜视装备8具。

战后分析表明,越军此次行动损失惨重。其460团三个营的作战能力严重受损,208炮团消耗了大量弹药。根据俘虏交代,越军原计划占领板烂地区后,继续向纵深推进,但由于遭遇我军顽强抵抗和援军快速增援,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在设施重建方面,工程部队立即展开行动。他们首先修复了被炮火损坏的观察哨所和通信设施,加固了防御工事。在原有工事基础上,又新增了15个暗堡,优化了火力配置。通信部门架设了新的有线电缆,在关键位置增设了备用电台。

民政部门也参与了战后重建工作。对于战斗中房屋受损的群众,及时进行了补偿和修缮。在边境线附近的村庄,加固了防空设施,新建了5个人防工事。此外,还对参战民兵进行了慰问和表彰,发放了补助金。

到2月25日,板烂地区的战后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各项统计数据经过核实后,形成了详细的战果报告。这份报告不仅记录了战斗的经过和结果,也为后续防御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边防连和增援部队在原阵地基础上,构建了更加完善的防御体系,进一步加强了边境地区的安全防卫。

0 阅读:39

博学的白云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