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宗庆后,怀念那些财富增长的岁月

幽默面 2024-02-28 09:56:47

人们为什么怀念宗庆后?因为人们在怀念那些激情燃烧、改变命运、财富增长的岁月。

作者:李捷(抱朴财经评论员)

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在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讣告,证实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先生去世。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发去挽联:“人生搏击四十不晚,开拓者精神;创业千难夙夜求新,企业家本色。”

宗庆后是改革开放浪潮中令人瞩目的企业家,其勇敢拼搏的精神,其敢加杠杆的前瞻性,其敢于兼并国企的魄力都是值得点赞的。

怀念宗先生的文章很多,我只讲其早期创业的三个细节,以此致敬那个时代,以此致敬宗老。

01 勇敢拼搏:宗经理是送货郎

宗庆后少时家贫,也曾走街串巷卖爆米花,也曾去杭州火车站卖红薯。

他18岁在农场拉土堆石,农场被停办后,他又去绍兴一个农场种茶、割稻、搬砖、烧窑、挑大粪、杀猪,15年漫漫长夜其实是苦中作乐。

但是,毫无疑问,这样的日子是灰暗的。

1978年,33岁的宗庆后回到杭州,到校办纸箱厂做推销员,干过各种杂七杂八的工作,但都没赚到什么钱。

1987年,宗庆后42岁,似乎还是一事无成。

但他不肯向命运屈服,他再次出发了,他借钱承包了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人称宗经理,其实他就是一个送货郎。

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在网上看到宗庆后送货的那张照片:

照片上,他穿着汗衫,缓缓向前蹬着三轮车,校车上堆满了校簿。彼时,宗庆后的每一分钱都饱含他的汗水。

他当时应该是要进入一所小学,小学生们刚出校门,笑得很灿烂。

那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80年代,只要你肯干活,总有一碗饭吃,只要你肯吃苦,每一天都会比昨天更好。

42岁的宗庆后没有富爸爸的助力,靠自己的勤劳勉力支撑养活了经销部,养活了一家人。

就在这一年,马化腾考入深圳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雷军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一年之后的1988年,马云大学毕业进入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英语老师。

那些后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闪亮的商业大佬们开始蓄力,等待后面若干年的爆发。

勤劳的宗庆后是万千企业家中的普通一员。

▲创业初期的宗庆后在办公

02 敢加杠杆:对时代有信心

宗庆后人生中的第二个细节是,他敏锐观察到了儿童营养液的巨大市场,并且积极采取了行动。这是他的思维前瞻性的突出表现。

宗庆后在代理经销一种名为“中国花粉口服液”的营养品时发现商机,他筹建了“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后来的娃哈哈),并征得原厂家同意上了一条灌装生产线。

1987年11月底,日产量达一万盒的灌装车间在上城区清泰街160号落成,当年实现销售总额436万元,上缴利润22.2万元。

宗庆后并不满足,谁能料到,一代饮料巨头就此崛起。

1988年5月,校办企业经销部净资产已超800万元,员工壮大到了130多名,宗庆后再也不用去送货了。

他通过调研发现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因偏食而导致营养不良的问题,于是决定开发儿童营养液。

▲1991年宗庆后和管理团队讨论儿童营养液。

宗庆后找浙江医科大学营养系63岁的老教授朱寿民研制配方,为了请动百年老店“胡庆余堂”的技师张宏辉主持制造原液,宗庆后曾“三顾茅庐”还不惜把自己的一套三室一厅让给张宏辉,自己一家三口仍挤在10平方米的旧房里。

产品研制成功并且可以量产之后,宗庆后决定在媒体打广告,他签下了21万元的广告合同,而当时宗庆后只有10万元的流动资金,这可以说是押上了全部身家,这个就叫敢加杠杆。

为什么敢加杠杆?因为宗庆后对当时身处的时代有信心,他知道,这个时代值得努力拼搏,他知道只要有好的产品,老百姓就会买单。

1988年6月16日,《杭州日报》头版刊登大幅广告:杭州保灵食品厂试制成功,向社会各界征集产品名称及商标图案,宗庆后成立专家评审小组进行筛选,最终选定了与那首儿歌同名的“娃哈哈” 。

▲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广告。

伴随着“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娃哈哈儿童营养液迅速走红,走向全国,订单如雪花片一般袭来。仅用了几个月,娃哈哈就实现了488万元收入,到1990年,娃哈哈的销售收入超过了9800万元。

宗庆后至此大获全胜,娃哈哈名扬天下。

1988年的中国还有几件大事值得说说:

1988年年中,上海先后组建了三家证券公司,分别是申银、海通和万国。

1988年3月,财政部作出《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试点实施方案》,允许国库券上市流通交易。

1988年2月,杨怀定从一家国有大厂辞职。4月的一天,《新闻报》上一则消息引起老杨的关注,“上海将开放国债交易”。他用此前做“星期六工程师”攒下的一万元钱全部买了三年期国库券。“银行利率5.4%,三年期国库券年利率超过15%,为什么不买?”等到下午,很多人明白过来,纷纷买入时,价格一下就涨到112元,杨怀定就抛掉了。就这么半天时间,他一下就赚了800元,一年的工资也出来了。

杨怀定发现全国8个城市的国债价格差异很大,于是,他开始日夜兼程做起了国库券异地交易。这一年年底,他掘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100万,“杨百万”的大名也由此而来。

1988年是宗庆后的幸运之年,也是杨百万的致富起点。

03 敢兼并国企:他变身宗董

1989年,“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变更为“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

此时的宗庆后再也不是两年前那个送货郎了,他的精准判断、到位营销把自己变成了一位精明的企业家,他用事实和数据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很多时代英雄开始登场。

1990年,俞敏洪离开北大英语系,创办“新东方”。

1991年,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兼并了当时资不抵债的杭州罐头食品厂,成立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并在杭州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以8000余万元的代价有偿拥有厂房面积6万平方米。

这对于宗庆后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从一个单独的厂到变身集团公司,宗庆后成了宗董,从此之后的娃哈哈迎来了海阔天空的大时代。

私企兼并亏损国企,这在当时也是时代的浪潮。

没有到位的时代风气,没有时任各级主要决策者的支持,宗庆后做不成这些事。

但是宗庆后何其有幸,他集齐了所有的幸运扑克,打出了一手好牌,他坐到了风口上。

也有其他人在积极行动起来。

1991年,冯仑和合作者分头借钱,筹钱3万块,成立海南农业高技术联合开发投资公司。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有一位老人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3月26日,《深圳特区报》率先发表了“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的重大社论报道,并集中阐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点内容。

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里的植物千姿百态,小平同志看得兴趣盎然。有一种树叫“发财树”。邓榕风趣地对小平同志说:“以后咱们家也种一棵。”小平同志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小平同志参观仙湖植物园

这些都是强烈的信号。

宗庆后和当时所有精明的企业家一样,浑身充满了活力和干劲,这是属于他们的美好岁月,那是属于中国人赚钱欲望高涨的美好岁月。

就在这一年,大批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受讲话的影响,纷纷主动下海创业,形成了以陈东升、田源、郭凡生、冯仑、王功权、易小迪等为代表的企业家,他们被称为“92派”。92派是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和之前的中国企业家相比,他们应该是中国最早具有清晰、明确的股东意识的企业家的代表。

宗庆后并不孤独,宗庆后大步流星,这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美好时代。

2010年、2012年,宗庆后荣登《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宝座。

▲2010年、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04 普通人赶上了好时代

作为一名富豪,宗庆后因为总是穿一双布鞋,被称作“布鞋老总”。他曾打趣说,“我一年开销不到5万元”。

去年8月,娃哈哈员工的一条朋友圈引发了大量关注,配图中拍摄了两条娃哈哈向员工发布的通知《关于表彰部门为1-7月增长做贡献的科室人员的通知》及《关于对普通员工的奖励通知》。因娃哈哈上半年业绩增长,董事长宗庆后决定向集团全体员工发放额外奖励,总金额超千万。

此前娃哈哈发6亿年终奖消息曾刷屏网络,宗庆后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企业要给员工涨工资也引发网友强烈共鸣,据透露娃哈哈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为员工建造的人才公寓也在去年交付。

一个真心关心员工福祉、普通人福利的企业家,当他走了,他会被人深切怀念和祭奠,因为员工们知道,因为宗庆后,他们才过上了好日子。

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人,永难忘,永不忘。

25日下午,记者在杭州上城区清泰街160号的娃哈哈集团总部老大楼门口看到,现场大门已上锁,楼内无人,大门口放有公司离职员工张文彬送的一束白色百合花,卡片上写有“愿宗总在天堂幸福安好”的悼念词。半小时内,陆续有娃哈哈公司员工、市民等到公司旧址处献花及娃哈哈饮料等。其中有员工流泪在门口鞠躬后一步三回头,驻留许久才离开。(《澎湃新闻》)

宗庆后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曾说道,“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幸运地赶上了好时代。”

人们为什么怀念宗庆后?

因为人们在怀念那些激情燃烧、改变命运、财富增长的岁月。

0 阅读:0

幽默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