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刚教授谈心脏造影新进展:超声增强技术是关键驱动力

小雁的记事本 2024-08-06 08:25:21

近年来,国内心脏造影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尤其是国产超声造影增强剂的问世,促进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不仅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工具,也预示着未来超声增强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然而,技术推广和普及仍面临诸多挑战。在近期举行的第十八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世界心脏病学大会(OCC-WCC 2024)上,本刊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朱天刚教授为我们分享国内心脏造影领域新进展以及超声增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国际循环》:国内心脏造影领域近年来取得了哪些显著的技术突破?这些突破是如何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进步的?

朱天刚教授:近年来,我国在心脏造影领域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尤其是国产超声增强剂的问世,如力达星等,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采用干粉微球技术,这些微球的直径小且浓度高。更为独特的是,稀释后,可以通过静脉微量泵进行泵注,同时它不会沉淀,保持了极高的稳定性。

这一技术的突破对未来开展心肌声学造影,即心肌灌注成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其浓度稳定且注射速度恒定,这为我们进行定量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心肌灌注的研究和诊断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这一技术的推广和方法学的规范化将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这确实是近年来在国产医疗设备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

《国际循环》:目前国内推广和普及心脏造影技术面临的主要难点有哪些?

朱天刚教授:这是一个非常切合实际的问题,代表了当前医疗领域中超声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超声增强剂的应用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被广泛采纳并应用于多个医疗领域,包括心内科、心外科、CCU(冠心病监护病房)急诊以及重症监护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在超声造影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数据,证明了其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面的显著作用。

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显著的挑战和难题。首要问题缺乏自主研发的超声造影剂,这使得在应用上比较受限。同时,即便有进口的超声造影剂可供选择,也往往缺乏针对心脏疾病的明确适应证,这无疑给临床医生在实际操作中带来了困扰,导致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辅助工具。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根本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超声医生与临床医生之间沟通不足。超声医生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对于造影增强剂的应用原理和技术操作有深入的了解和实践经验。然而,遗憾的是,许多临床医生,尤其是非心血管内科领域者,对于这一技术的认知还相当有限,甚至可能存在误解或忽视的情况。这种知识的不对称和沟通不畅,无疑限制了超声造影技术在更广泛临床场景中的应用和推广。

因此,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超声造影技术的临床推广和教育,特别是要针对那些非心血管专科的内科医生。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如举办培训班、开展学术交流、发布临床指南等,来提升他们对这一技术的认识和理解,让其充分认识到超声造影在提升诊断精确度、优化治疗决策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巨大帮助和潜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克服现有障碍,推动超声造影技术在我国医疗实践中的更广泛应用和发展。

我们希望能够在心内科率先推广和应用这个项目,让这项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实践。为此,我们正在开展一项全国性的多中心研究,专门针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是否存在心肌微循环灌注障碍,以及这种灌注障碍对预后有何影响进行研究。这项研究已经入选了接近500例患者,非常有意义。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项目来提升医生们对超声造影技术的认识,并计划未来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研究。

《国际循环》:展望未来,您认为中国超声增强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发展趋势将如何?

朱天刚教授:我个人认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是将人工智能(AI)技术与超声造影技术相结合,这种结合有望为医学领域带来革命性的突破。通过AI技术的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能力,我们可以更精确地评估实际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这将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定量技术来关注并深入分析心肌的微循环情况,并期望通过AI技术来实现这一定量分析,不仅可以减少图像判断和经验判断带来的主观误差,还可以使医疗诊断更加客观、精准,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一趋势有望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医疗时代。

专家简介

朱天刚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超声心动图室主任,主任医师

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终身荣誉会员

亚太超声心动图协会执行理事

中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副主席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心动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心动图分会委员,常委

北京超声医学学会副会长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0 阅读:0

小雁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