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切除肠息肉、腺瘤会有残留吗?别担心,有残留医生会这样做

小罗的笔记 2024-04-18 06:56:42

当我们通过定期体检发现肠道出现异常增生时,最常见的就是息肉和腺瘤。这些病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会发展为恶性肿瘤,给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接受内镜下切除术,这是一种微创操作,可以直接切除这些病变组织,但有些患者在接受了内镜下切除后,却担心手术可能没有完全切除干净,容易留下残留。那么究竟内镜下切除是否存在这种风险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内镜下切除的基本原理。医生通过直接在肠道内使用内镜,可以精准地定位息肉或腺瘤的位置,并利用各种微创手术器械将其完整切除。

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这种方式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治疗肠道良性肿瘤的首选方式。但即便是在专业医生的手术下,内镜下切除也难免会存在一些局限性,很难百分之百保证不会留下任何残留。

内镜下切除存在残留的几种主要原因在于,有些息肉或腺瘤的边界并不十分清晰,医生很难准确判断应该切除了到哪个程度,从而可能会遗漏一些微小的病变;

如果息肉或腺瘤位于肠道弯曲部位、隐藏处或其他解剖结构不太容易接近的区域,医生的操作会受到限制,很难做到彻底切除;而对于直径超过2厘米的大型病变,即便医生尽可能彻底切除,仍可能会有一些边缘组织残留;

此外,在切除过程中一旦出现出血或肠壁穿孔等并发症,医生可能会被迫提前终止手术,从而导致残留。总的来说,由于病变的特点以及手术操作的局限性,内镜下切除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残留风险。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医生规范化的内镜治疗操作下,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够实现完整切除。统计数据显示,内镜下切除息肉后的残留率一般在5%-10%左右,腺瘤切除的残留率稍高,约在10%-15%。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患者在接受内镜下切除后,都能够顺利地将病变组织彻底切除。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术后定期检查中发现存在残留病变,医生通常会采取何种处理措施呢?

首先,他们会根据残留病变的具体情况和范围,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内镜下切除。如果病变范围较小,医生可能会选择采取“活检+消融”的方式,即先通过活检确认残留性质,然后使用电凝或激光等方式彻底消融掉病变组织。而对于较大范围的残留,医生则更倾向于再次进行内镜下切除手术,以确保将所有异常增生彻底清除。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即使经过内镜下切除治疗,患者也仍需要继续进行定期复查。因为即便切除干净了,由于肠道的特殊解剖结构,息肉或腺瘤仍有可能在其他部位重新发生。所以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以及时发现并治疗新的病变,避免复发给健康带来更多麻烦。

此外,对于某些复杂或特殊的个案,医生也可能会采取一些更加主动积极的治疗手段。比如对于位置隐蔽或边界不清的大型息肉,可以先进行局部注射肿瘤坏死因子等药物,待肿瘤缩小后再进行内镜切除。

还有一些医生会尝试采用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这种方法可以更彻底地切除包括肿瘤基底在内的整块异常黏膜组织,从而降低残留的风险。

总之,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内镜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大限度的切除效果。

那么,对于已经确诊息肉或腺瘤,并接受了内镜下切除治疗的患者来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首要的是要建立定期随访检查的好习惯。医生会在术后3-6个月内安排患者复查肠镜,仔细观察切除部位的愈合情况,检查是否存在残留病变。如果发现有异常,还需要及时进行活检等进一步检查,并根据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补充切除。

除此之外,患者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做好一些预防措施。比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高纤维食物;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肠道功能;注重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肠道清洁。这些都有助于降低息肉或腺瘤的发生率,减少复发风险。

总的来说,内镜下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并非完全没有风险。医生会尽可能做到彻底切除,但个别情况下仍可能会有残留。因此,患者要主动配合医生进行定期随访检查,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共同维护好自己的肠道健康。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复发概率,确保康复效果。

4 阅读:3315

小罗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