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只用百万年就产生了高等文明为何恐龙上亿年都没有产生文明?

探索宇宙方向 2024-04-12 03:38:35

恐龙上亿年都没有演化出高等文明,因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它们并不需要,也不具备这种能力,而人类是不得已而为之。

人类为什么会演化出智慧

人类出现高等文明是以有高度复杂的大脑为前提的,而大脑演化更是曲折离奇。从目前的人类起源主流学说,单地起源说来看,人类是从东非诞生并且在东非演化出智人种最后征战全世界。

物种的进化源于遗传的变异,然而遗传变异的方向是随机的,所以关键因素在于变异是否能与环境的变迁匹配。在单地起源说中,人类始于猿类,而环境变迁的因素是东非大裂谷的出现,改变了东非的气候。原本茂密的森林被草原所替代,这种生态系统的巨大变化,导致了东非的环境因素由森林的自然选择改变成草原的自然选择,其中人类的祖先猿类由于树木的减少不得已只能下地生活。

为了适应地面,它们开始了经过几百万年的试错。树上到地面并不仅仅是地形的区别,同时还会涉及到生态位的改变。原本是树上高高在上的王者,但它们没有地面上快速奔跑的身体结构。原本与大型野兽井水不犯河水,但落到地面,弱肉强食少不了。

(以人类为食的剑齿虎)

在综合了各类因素,一种演化方向在种群中脱颖而出,即直立行走。这种的变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主观意愿上的。这是一种生与死的考验,种群中每次出现随机的变异就会在环境中进行试错,优胜劣汰。这是多次基因变异进行累加的结果,或许有更优质的方案,然而这样的变异并没有随机出来。

(人类的祖母——露西,猿类过渡到直立行走的代表)

直立行走的变异具备了几个主要优势:比四足行走更节约能量;腾出的双手更便于在野兽来袭时抱着幼崽转移阵地,并且可以利用工具,甚至制作工具从而更有效率的获取食物;有较高的视野可以侦察野兽出没。

无论是节约能量、获取能量效率,还是防御野兽,其本质都是为了生存,这也是一切生物的宗旨。

从马后炮的观点来看,直立行走也为高等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没有提前改变结构演化出直立行走,以猿类的四足行走的结构来看,即使猿类出现大脑相关基因变异,较大的头颅也没有支持点,最终只会是昙花一现,因为拥有智慧的四足行走猿类大部分会因为颈椎病而淘汰掉。

较大的脑容量是一把双刃剑,是高度复杂的神经网络,给予智慧的同时也代表着巨大的能量消耗。从历史博弈来看,拥有更高的智慧从而获得更多的能量的进化方式战胜了保守节能派,可见在能量紧缺的情况下,一味的防守并不是好的选择。

较大的大脑,代表更高效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抽象能力,因此猿类可以在野兽面前减少伤亡,动手能力的增强使人类可以放大自身武力,从挖掘根茎植物为食转变为团结协作围捕猎物,而肉类给人类带来的蛋白质又进一步促进人类大脑发育,形成正反馈,于是人类具备了从低级消费者跃迁到顶级掠夺者的基础。

人类开始不再为食物发愁,于是社会出现了分工,一部分为种群持续供应能量,一部分腾出了时间精力开始研究艺术、科技、人文,这才有了人类的高度文明。

(早期智人壁画)

恐龙为什么没有演化出高度文明

恐龙没有演化出文明是因为它们正好处在了一个好时代,可以说恐龙都是富二代。地球上平均每隔1.5亿年就会出现大冰期,每次大冰期地球都会出现大量冰川,温度骤降。24亿年前的休伦冰期,地球更是演变成一个雪球,冰川从两极一直覆盖到赤道。

(休伦冰期,雪球地球)

每次大冰期出现环境更迭,食物匮乏、物种大洗牌,而人类诞生于最后一次大冰期的尾声。在大冰期与大冰期之间的间冰期,环境长期的稳定,甚至两极都不见冰川,森林茂密,动物不愁吃喝,恐龙就生存在地球最后一个间冰期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恐龙的字典里就没有“忧患”俩字,食草恐龙出生:“哇,满地都是植物随便吃”,食肉恐龙出生:“哇,满地都是爬行的肉”。充足的生产者和阳光造就了恐龙史无前例的体格。

反观人类,栖息地变迁,野兽的口粮,生不逢时,处处是忧患,最早的猿类只是为了在狭缝中生存才有了有别于其他物种的演变方向。

恐龙时代,生态相对稳定,物种演化的方向也较为稳定。如果有一只恐龙基因突变,有了比其他恐龙较高的智商,这并不能让它在种群中凸显出生存优势,更大的能量消耗反而是劣势。无法突显基因优势,种群就不会忘这个方向演化,自然也就不会产生高等文明。

1 阅读:165
评论列表
  • 2024-04-22 14:45

    但人类短短四百年就将自己毁灭

探索宇宙方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