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李隆基都看重他,文武全才,招抚边境60万人,为何名气不大

读书悟文化 2024-08-27 22:54:38

唐睿宗即位后,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抢权,他向睿宗谏言,提议让太子监国,于是历史进入了开元;

李隆基与姑姑斗争到白热化时,他送给李隆基一把匕首,鼓励李隆基先下手为强;

唐玄宗想召回被贬在外的姚崇时,他死活不愿意,暗中阻挠,因为他与姚崇不和,果然,姚崇上位,他遭贬;

高位没了,跑到边境的低位上照样发光发热,招抚游牧民族60万人,大力推广募兵制,立下累累边功;

他死后,唐玄宗亲题碑额“积善之墓”,但两个儿子不争气,竟然投敌!

这位一生起伏不定名气不大的开元功臣,就是张说(Yue) 。

相比姚崇,他名气不大,主要因素有两个,我们先从他的发家说起。

01 武则天面前敢于“卖弄”,也敢于诋毁

张说,生于667年,出身于官宦家庭,只不过他父亲官有点小,仅是个县丞,所以,他是寒门子弟。

这个身份也没什么不好,武则天就喜欢寒门,大力发展科举制度,提拔寒门上位,为自己铺路的同时,也的确惠及了众多寒门子弟。

制举考试也是入仕的途径之一,科目由皇帝临时确定,不定期举行。张说在睿宗永昌年间参加了制举贤良方正科的应试,由武则天亲自策试,张说对策第一,但由于“近古以来未有甲科”,他赶紧接话说:“那臣就位列乙科”,于是被授予乙等。

制科考试通过可以直接做官,张说先后被任命为太子校书郎,后擢升为左补阙(从七品上)。有一次,武则天忽然问起有关姓氏的问题,

说:儒家说所有的族姓都是炎帝、黄帝的后裔,难道上古就没有老百姓吗?

张说答:古代没有姓氏,炎黄时代以诞生地为姓氏,后来姓氏又与德行差异挂钩,再后来依据官职、封国或其他,予以赐姓,直到战国时,姓氏才多起来。周衰败后,列国被灭,这些国家的子民以故国为姓名,一直延续到汉代。

武后对此很满意,把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久视年间,武则天到三阳宫避暑,一直到秋天还没回去。张说就去劝谏,说了两个理由:

其一,长期滞留在此耗钱;其二,三阳宫地方小,不安全,也影响百姓生活。

武则天没有理会,但事后却将张说升为凤阁舍人(中书舍人:正五品上)。

张说是个实干家,当时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也对他赞不绝口,因为张说在编写《三教珠英》时出力不少,而这部诗歌典籍的主编就是张易之。

但越靠近权力中心,越容易出事儿,张说首次被贬也是源于此。

张易之兄弟俩仗着武则天的宠幸,横行霸道卖官鬻爵,十分猖狂,朝臣们也敢怒不敢言,但魏元忠是个例外。

他看不惯张易之,就把张手下犯法的仆人给惩办了,一下激怒了张易之。张氏兄弟很快罗列罪名诬告魏元忠造反,魏元忠马上就被抓进了大牢。

为了坐实魏元忠的造反罪名,张易之给魏元忠的主要罪状是:串联大臣,企图拥立太子复辟李唐,这条绝对是妥妥的死罪。

但是张易之要找个同谋,加以佐证,由于很赏识张说,于是连哄带威胁地对张说说:只要你肯做伪证,将来大有好处,否则,魏元忠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张说陷入两难,从了张易之,身败名裂,不从,也是身败名裂,那就干脆身败名裂吧。

在朝堂之上,张说当着武则天的面儿说,他是被张易之兄弟所逼来做伪证的,魏元忠根本没罪。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武则天脸上挂不住,张易之也气急败坏,反过来诬陷张说是魏忠元的同党,武则天也赶紧说,张说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最后,一纸诏书将张说流放到岭南。

就这样,张说结束了他的京官生涯,但却因此名声大震,在他离京时,大批官员前来送行,为他的忠直喝彩。

事实证明,坚持正义,可能身败,但名绝对不会裂!

02 不管哪个皇帝,干就完了

张说在岭南一呆就是两年,时间不长,但唐廷变化不小,武则天被逼退了位,堂上的皇帝变成了唐中宗,李唐复辟

中宗李显于706年把张说调了回来,任命他为兵部员外郎,当时突厥大肆袭扰边境,边防形势严峻。

张说指出唐军抵抗不力,根源天于府兵制出了问题,于是提倡大规模的募兵,推广募兵制。果然,在募集了充足的兵源后,一下就击退了突厥的入侵。

之后他又被调任吏部员外郎,负责清理陈年积案,他坚持公正原则,就事论事,平反了大量冤假错案,史载他为了办案“奔走如飞,通宵不眠”。

后来他的母亲去世,他就回家守孝了,三年过后,升任兵部侍郎,署理北方五兵府边事,对契丹采取招抚并用的政策,稳住了东北边疆形势;后又改任工部侍郎,管起了财政,通过节省攒出一笔修整苏北黄河堤坝的钱,为民谋福利。

经过多年历练,张说早已成长为一名杰出的中坚大臣,名声与实力稳步提升。

中宗死后,睿宗即位,张说成了太子李隆基的老师,这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03 与玄宗的缘份

睿宗上位后,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夹在儿子与妹妹之间,他很为难。

太平公主一心想学母亲武则天,中宗即位后,她实力大增,既有钱也笼络了不少人,在中宗死后,她又联手侄子李隆基彻底铲除了武氏残余,扶睿宗上位。

但在她通往权力之颠的路上,又跑出一位拦路虎,就是李隆基。

李隆基由于唐隆政变有功,后被立为太子,同样将来也是要登上权力之巅的,一下站到了太平公主的对立面。

本来这种对立不该存在,太平公主与武则天在身分地位上完全不同,前者改嫁武氏,身份上是武氏一族的人,而后者则是嫁入李家,是正经的李家媳妇,媳妇掌家权,法理上完全说得过去,所以,武则天临朝称制没有问题。

当然武则天能改朝换代,太平公主也不是不能,但能力影响力都不够,即便如此,她也不甘心做一名普通的唐朝公主,不断地与李隆基斗法。

太平公主权倾朝野,朝中多半官员也愿效忠于她,但对张说是个例外,在这一问题上,张说当然是支持李隆基的。

张说此时已升任宰相,加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监修国史。太平公主视他为眼中钉,张说干脆以退为进,主动辞去了中书省平章事的职务,在太子府担任侍读,避开太平公主的追讨。

睿宗没有什么政治主见,对妹妹也是言听计从,对儿子李隆基年少气盛,还生出些许不满。长此下去,对李隆基没有什么好处。

面对太平公主的咄咄逼人,张说建议李世民要采取“和柔”战略,不能硬杠,要学会服软,让对方放松警惕。李隆基主动提出罢免姚崇,果然睿宗开心了不少。

后来长安城出现彗星,这可是凶兆,太平公主抓住机会散播流言,说李隆基要夺权了。

睿宗胆小又迷信,术士和他说,五天之内有兵入宫,要做好防备,他交代侍臣做好工作,张说见状,赶紧向睿宗谏言,说“此谗言,陛下若使东宫监国,名分定下来,奸人就会丧胆,流言自然消失,则灾难不生。”

睿宗突然醒悟,于次年便让太子即位了,于是,历史进入了开元时代。

张说在关键时刻助力李隆基登基,但即便如此,太平公主仍不肯罢休,朝中还有人的很多同党,七个宰相就有五个是她的心腹,把持长安兵权的左羽林大将军常元凯,也是她的亲信。

所以,李隆基虽已是天子,却两手空空,没权也没兵,一时间也拿太平公主无法,反被她继续牵制。

太平公主对张说更是痛恨,逼着李隆基将他贬到洛阳,为东都留守。

太平公主谋反之心不死,张说早已看透,在他临走时,将一把佩刀送给了李隆基,意在劝他早下手为强,并献策,让他联合宗室齐王、薛王共同举事。

李隆基听从了他的建议,果断率先出手,通过先天政变铲除了太平公主势力,从此稳座皇帝宝座。

此后,张说拜中书令,封燕国公,成为李隆基的重臣。

04 死对头是姚崇

张说与姚崇,都是唐朝宰相,但这两人基本一辈子在互掐,好比是清代著名权臣索额图与明珠。

李隆基即位后,一直想把被贬谪在外的姚崇召回,结果张说听说后,极力阻挠。

在政坛上的较量是一方面,两人都有才华,同期入仕,同为中书舍人,但姚崇在身份上压张说一头。

姚崇是豪门大族出身,是吴兴姚氏的第二十一世孙,因此在为人处事上处处爱摆架子,而张说父亲就是个小县丞,出身寒门。姚崇总想在张说面前找点优越感,再加上他性格豪放,口无遮拦,张说这人话不多,但所有的仇都记在心里了。

当初张说因魏元忠的事得罪了武则天,满朝文物为他叫屈,唯独姚崇未发一言;中宗复位后,两人又成了上下级关系,几乎天天吵来吵去,最后只好将张说调离岗位。

好不容易姚崇被贬出京城,他刚安宁一会儿,玄宗又想把他调回来,他是心里极度苦闷,但又无可奈何,姚崇还是顺利回归。

张说后来找玄宗哥哥齐王大吐苦水,不巧,这事竟让姚崇知道了。

玄宗即位后,对诸王都怀有警戒之心,最忌讳的就是大臣攀附王爷。姚崇心里暗自高兴,马上就向李隆基告了张说的黑状,结果张说因此被贬到河北当刺史去了。

05 到哪都能发光--建边功

张说有一个优点,即使被贬,工作上从不敷衍了事。

他人还没到河北,第二道圣旨又来了,姚崇又唆使御史弹劾他,一下又贬到岳州。

在岳州,他也干了不少实事儿,大力发展生产,招抚南方少数民族,六年后,李隆基又把他调到了幽州当都督,因为边防又吃紧了,契丹扰境。

张说到了之后,采取了募兵屯田的策略,即招募中原地区的流亡农民参军,在边境屯田守边,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大批农民无地的问题,又巩固了边防安全,这一政策在全国推广,成为开元盛世的一项重大措施。

对于少数民族,张说主要还是采用招抚政策,说服了契丹重新归顺唐廷。

后来他又被调到并州当都督,同样还是解决边境的突厥叛乱问题,他一人带20名骑兵深入突厥营地,说服诸部重新归顺。

西北党项部落叛乱时,又是张说出马,先打后谈,妥善处置了党项叛乱。

在并州三年,张说采用招抚并用的战略,先后招降游牧民族部落达六十万人,进一步发展了募兵制,不仅重新打造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也保证了边境和平。

就这样,张说因为被贬,反而阴差阳错地建立了边功。

06 被迫致仕

公元723年,张说因累累边功再被召回京城,此时老对手姚崇已死,但又有一个新对手,就是后来被玄宗重用的大奸臣李林甫。

张说建功不少,人也变得有些浮燥,不再那么低调了。出任中书令后,经常斥责同僚,收受贿赂,得罪了不少人。

李林甫告发他招引术士,主要这事儿李隆基很忌讳,当年太平公主谋害他,就使了这一招。

李林甫上奏弹劾他,与张说有过节的官员们也纷纷附和,张说随后就被罢免了中书令职务,去修国史去了。

后来,宇文融又告发他贪污,本来事不大,结果张说教唆亲信与宇文融搞对立,反被李隆基安了个“结党”的罪名,结果国史也修不成了,只好被迫退休回家。

但李隆基本身还是认可张说的能力,每有大事,也喜欢听听他的看法,所以,张说在皇帝心中还是很有分量的。

但再有分量也经不起时间的摧残,公元730年,张说病逝,享年64岁。

李隆基闻讯后,大为悲痛,并亲自为他题碑额“积善之墓”,撰写神道碑文,追赠太师,赐谥文贞。

张说虽然为官有瑕疵,但总体来说,他的功劳还是不小的,是位实干家,又有创新能力,处理边患关系有勇有谋。

但为何名气不大,可能两个因素导致:一是出身较低,二则是性格不好。

从客观来说,张说还是开元时期一位杰出的重臣,但可惜的是,他的一世英明后来被两个儿子给毁了。

安史之乱后,张说的两个儿子投靠了安禄山,后来被流放到合浦,生死不明,这让老父亲张说情何以堪?

0 阅读:36

读书悟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