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的政治生涯中,三次亲政噶尔丹对当时清朝和后期的社会影响力都非常巨大,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康熙在击败噶尔丹之后,再一次拓展了清朝的版图,将外蒙古地区全部收入囊中。
可以说如今的中国版图都是当时康熙执政时期确定下来的,因此康熙与噶尔丹的这场战役就显得意义深远。当年噶尔丹被清军击败在乌兰布通和昭莫之后,康熙就下了一个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决策。
当年噶尔丹在乌兰布通大败之后便远走漠北,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一路逃亡。当清朝廷都决定要放弃的时候,康熙力挽狂澜再次亲征噶尔丹,将他彻底诛杀在漠北。
噶尔丹叛乱清朝初期,居住在西北方向的蒙古分为漠南、漠北喀尔喀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在清军入关之前,漠南部的蒙古已经归顺清朝廷。
漠北地区分别由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三大部落统治;而漠西地区则是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
当时漠北各部虽然没有归顺清朝廷,但他们与清朝的关系都很密切。只有漠西地区经常与沙俄沆瀣一气,妄想吞并蒙古其他部落,扼制清朝廷的北方屏障。
当年中俄两国一番激战之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方的分界线。但俄国前脚刚和清朝签订契约,下一秒就跟准噶尔部的噶尔丹私下密谋叛乱。
随后在沙俄的支持下,准噶尔向漠北喀尔喀发起了进攻。噶尔丹率领3万军部就将喀尔喀地区的三部首领、十万军民给赶了出去。他们逃往漠南一带,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
随后康熙将这些难民都安置在科尔沁,然后传话给噶尔丹让他回老家去。结果噶尔丹态度嚣张,根本不理会康熙,并且还率兵继续南下,抵达了乌珠穆沁境内。
噶尔丹的态度彻底惹怒了康熙,他决定御驾亲征,调兵遣将北上迎敌。随后两军在乌兰布通地区交战,噶尔丹不敌清军的威力,率领部下向漠北逃窜。
其实这次清军出动了十万大军,面对噶尔丹的三万人马,人数上就已经碾压他很多,但还是让噶尔丹逃走了。这背后都是清军主将太过麻痹大意所造成的。
清军就此错失了一次性歼灭噶尔丹的机会,待他逃往漠北之后就更加难以追击了。本来清朝廷也打算止步于漠北,因为这次噶尔丹惨败,相信他也能消停好一阵子了。
可没想到这噶尔丹到了漠北还能搞事情,他一方面向清朝廷递交“请降书”,一方面企图煽动蒙古各部叛乱。是可忍孰不可忍,康熙决定这次哪怕付出巨大代价,也要横穿漠北击杀噶尔丹。
重要会盟然而要进入漠北地区去围堵噶尔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毕竟像噶尔丹这样的游牧民族,在进入漠北地区之后都免不了面对饥寒交迫和粮草补给不足的困境。
而清朝廷这些适应了中原环境的士兵,如果抵达漠北不是更加难以作战。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康熙要保证这次漠北行动顺利进行,就必须先考虑粮草补给的问题。
于是他在1691年召开了多伦会盟,将蒙古各部首领都召集起来,可谓是空前盛大。康熙此举意在化解蒙古各部落之间的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将噶尔丹孤立出来。
这次多伦会盟康熙也收获颇丰,先是喀尔喀部划分出了36个旗;然后除了土谢图汗、车臣汗、扎萨克图汗的封号保留之外,其他各部落的首领和家属都按照清朝廷的规格来进行册封。
这就等于清朝廷正式对外蒙古行使行政职权,也走出了将内外蒙古纳入清朝廷版图的第一步。
有了蒙古各部落的支持,那么清朝廷漠北追击噶尔丹的计划就可以顺利开展了。此次行动康熙也是力排众议进行的,起先朝中大臣还觉得噶尔丹已经远逃漠北,没有任何威胁可言。
但康熙觉得依照噶尔丹的行事作风,如果不加以铲除就会卷土重来。于是他再次决定亲征,不过这一次的部署比上次乌兰布通之战更为严密。
首先在军事上他调集了清朝廷满洲各部、蒙古各部和汉军八旗,还有外蒙古的军队。在战略部署上,康熙吸取了上次作战时清军步伐被沉重大炮拖垮的经验,这次选择精装上阵。
深入漠北粮食是很重要的,康熙要求每个士兵自己带上足够支撑80天的粮食。同时清朝廷还拿出6万两白银打造了五千多辆车和5万的运粮队伍。保证士兵在吃完自带食品之后,能得到及时的补给。
一场战役就彰显出了清王朝的强大实力,当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康熙便下令军队兵分三路围堵噶尔丹于漠北。
噶尔丹惨败在康熙的部署之下,一共分为东、西路和中路大军。东路由萨布素领兵九千人从呼伦贝尔草原堵截噶尔丹;西路由费扬古从陕甘地区领兵北上;中路主力部队则由康熙亲率3.4万人从河北出发北上。
三路大军形成了对漠北地区的包围态势,噶尔丹再有本事恐怕也插翅难逃。而此时的噶尔丹还妄图策反土谢图亲王沙津,但被沙津向康熙打了个小报告。于是康熙将计就计让他作为内应,假装投靠。
而不久后沙津就为康熙带来好消息,说沙俄集结了6万兵力支持噶尔丹。但此时康熙这边的西路军因为粮草问题无法按照预定时间到达。为了拖延噶尔丹的时间,康熙决定派使臣前往招降。
另一方面康熙率领大军悄悄度过了克鲁伦河,待噶尔丹回过神来的时候,清军已悄然到了家门口。此时的噶尔丹吓得仓皇逃走,仗还没打,丢下营帐和盔甲就跑了。
康熙还真是高看了噶尔丹,以为要有一场硬仗要打。噶尔丹逃走的时候仅带走了五千兵马,剩下的老弱病残都被他给抛弃了。他一口气跑到了拖诺山,康熙带着轻骑追了好几天愣是没追上。
然而正当噶尔丹想借着拖诺山的地势喘口气的时候,一抬头却看见了费扬古领着西路军直奔而来。这次逃无可逃,噶尔丹决定带着剩余人马来一场华丽的谢幕之战。
他带着部分人马冲进了清军的大营,激战了大半天之后,费扬古发现噶尔丹后面还有一批人马,以为是运输部队,于是调兵前去摧毁。随即噶尔丹的辎重被毁,妻儿们也都被杀。
此刻清军歼灭了噶尔丹两千多人,他只能带着残余部队几十人再次逃跑。在逃亡的途中,军心溃散,大家都商量着投降清朝廷的事情。但噶尔丹宁愿死也不投降,最后选择了服毒自杀。
康熙与噶尔丹这场仗足足打了八年,噶尔丹被消灭过后,彻底粉碎了沙俄要瓜分中国领土的阴谋。外加康熙还将内外蒙古纳入了中国版图,按照他的话来说,蒙古可以作为清朝廷的北方屏障,是比“长城”还要坚固的堡垒。
此后清朝廷有了内外蒙古这座“长城”,他们得以安享太平几百年,也为后期促进民族大融合起到了推进作用。
清廷开拓疆土历史功绩还是很大的
努尔哈赤拿下东北,皇太极拿下内蒙古,多尔衮拿下汉地,康熙拿下台湾和外蒙古,雍正实控青海西藏,乾隆拿下新疆。
以古预今[点赞],乌克兰的司机和葛尔丹能比吗?活佛的关门弟子可不是一般人。
地理上统一,文化没有统一是康熙最大的遗憾,应学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辙等,任何时候都不过时,车辙的现代意义就是左驾驶靠右行!
清朝扩张领土还是有力的[点赞]
葛尔丹是被侄子偷家才败了,他除了自杀还能去哪?
现在的推广普通话就是统一文字,高铁遍地开花就是车同轨,货币度量衡就不说了。英语位置不该提得那么牛。
等等,我仿佛看到了车臣汗三个字[得瑟]
沙俄有6万兵?
除恶务尽
因为葛二蛋是皇权神权高度统一。然后地盘还大。对康熙威胁最大的就是他。像什么吴三桂和台湾郑家都没有让他亲征,葛尔丹就能,你可以想象一下怎么不赶尽杀绝嘛
可惜了终究还是分离出去了
这是沙俄的功劳,吹牛皮悠着点。
不赶尽杀绝,还让他再回来吗
没有文化一统,
康熙对俄取胜还不是丢了贝加尔湖。
瓦剌不除尽,西北永无宁日[得瑟]
如果康熙是个君子,那清朝版图扩个毛
满族再怎么牛逼怎么样,满清政权不也亡了吗?
斩草除根👍👍👍👍
[得瑟][得瑟][得瑟]七大恨起家的,心里随时可以给你们来个七大罪。
葛二蛋还是有点骨气的
康熙做的对,美得卷土重来。
让他回去和自己侄子自相残杀不好吗?
这在明吹眼里,终明一朝都没解决蒙古问题,说是游牧民族,无法彻底征服[哈哈笑],这康熙要是明朝君主,要吹的上天
会
丢了贝加尔湖
噶二蛋已经过气了,策旺阿拉布坦王者归来[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