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千具遗体打交道,入殓师工资大曝光,网友直呼:这钱我不敢赚

穿越讲娱乐 2024-11-06 16:06:28

每天和上千具遗体“亲密接触”,是种什么体验?胆小的人估计连想都不敢想吧! 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却把这份“特殊”的工作当成了自己的职业,他们就是——入殓师。

入殓师的月薪曝光,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直呼:这钱我赚不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薪资,让网友们望而却步?入殓师这份职业,除了高薪,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份“高薪冷门”的职业?

在殡仪行业里,提到“许康飞”,几乎无人不知。

这位拥有近40年入殓经验的师傅凭借其精湛技艺,把入殓师这个常被忽视的职业推到了台前。

据说,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顶级入殓师,许康飞的月薪高达数万元,虽未达到传闻中的百万级别,却也远远超过大多数同行的收入。

聊到入殓师的薪资话题,许康飞笑了笑,“高是高了点,但没传的那么夸张。”

根据他的解释,收入之所以偏高,是因为他不仅仅从事普通遗体处理,更擅长高难度的遗体修复。

许康飞的技术非同一般,他曾坦言:“哪怕头部粉碎,只要有照片,我都能复原得八九不离十。”

话虽轻描淡写,但背后却是无数个日夜的专业训练和心理历练。

当聊到月薪问题时,他的朋友小李调侃:“康飞啊,你这钱赚得够冷门,也够烫手,敢接这行当的人估计不多。”

许康飞哈哈一笑,“说得对,这钱不少赚,但心理素质不过硬,的确干不了。”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哪怕收入翻倍也未必愿意涉足这行。

毕竟这份工作天天和死亡打交道,而且得有心理素质处理各种“特殊情况”。

许康飞曾处理过的案例就相当“硬核”,无论是被碎石机轧碎的,还是烧焦的、溺水腐败的,他都能从容应对,用技术恢复死者生前的面容,给家属最后的安慰。

想想都头皮发麻,这份高薪可不是一般人能拿的。

不只是工作

入殓师这个职业,光有技术可不够,还得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极高的责任感。

许康飞1985年退伍,被安排在杭州殡仪馆从事遗体处理工作。

谁知这一干就近40年,让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白变成了行业翘楚。

他的徒弟们开玩笑说,师傅是“见惯生死,胆量非凡”的人。

早在多年前,有一件震撼许康飞的经历——一次,他接手了一具在碎石机中严重破损的遗体,家属希望能将死者恢复到生前的样貌。

面对这样的要求,普通人光是想象都觉得恐怖,但许康飞却从容地接下了这个挑战。

他回忆说:“当时用了十个小时,整个过程中我不敢有一丝分神。

处理这种遗体对心理和体力都是极大的挑战。”

一旁的徒弟小季看着这场面,忍不住问:“师傅,这种遗体你看得下去?”许康飞轻描淡写地说:“没啥,咱们是给逝者最后的体面。”

实际上,这句“没啥”背后,包含了他多年的专业素养和对工作的深刻理解。

正是这种超强的心理承受力,让他得以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也让他成了很多家属心中的“希望”。

作为顶尖入殓师,许康飞的工作时常超出普通人的想象。

比如他处理过烧焦的遗体、溺水数月的遗体,甚至还曾接到过复原已经高度腐烂的案例。

这样高难度的操作对于许康飞来说是日常工作,但背后却是每一个入殓师心理素质的终极考验。

用他的话说:“处理完这些,我有时候都会觉得自己挺不容易。”

入殓师的“禁忌”与职业自律

入殓师这一行,有一套独特的职业“规矩”,许康飞对此尤为遵循。

他自嘲:“有些话说不得,有些事做不得,入殓师的生活还挺‘严肃’。”

例如,他从不主动告知他人自己的职业,也避免和他人握手;在告别场合,更是绝对不会说出“再见”这种字眼。

这些看似奇怪的禁忌,背后是对逝者的敬重和对生者的祝福。

这些禁忌在日常生活中也给许康飞带来不少“小尴尬”。

一次他参加朋友的婚礼,本来打算坐在角落悄悄吃完走人,但朋友硬是把他叫到最前面。

主持人开玩笑地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许康飞一愣,干巴巴地说:“呃,算是艺术工作者吧。”

朋友打趣道:“不就是入殓师嘛,别害羞!”他连忙低声说道:“还是别说了,怕影响大家心情。”

许康飞的种种规矩,让入殓师这个行业显得神秘而又令人尊敬。

对于他来说,这些“禁忌”是一种职业操守,也是他多年来对工作的尊重。

正是这种严格的自律,让许康飞在业内建立了极高的声望。

他坦言:“我们这一行就是给逝者最后的体面,不能马虎。”

网友们看后感慨:“尊重许师傅的专业,也深刻理解了这份职业的‘冷门’和‘孤独’。”

其实许康飞的“职业自律”并不仅限于此。

作为业内的权威人物,他在技术上也有着高标准、严要求。

为了确保每一具遗体都能被妥善处理,他甚至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流程,以保障每一步的严谨和规范。

从化妆、修复到最后的遗体摆放,许康飞都亲力亲为,确保工作没有疏漏。

年轻人敢不敢接棒?

尽管许康飞已成为殡仪行业的佼佼者,但他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问题。

随着行业的特殊性以及社会偏见,愿意接触这一行业的年轻人并不多。

在许康飞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尝试这一职业。

2011年,他收了一位特别的徒弟——季烁红。

这位90后女孩一开始只是来“练胆”,却逐渐被这份职业的意义所打动。

季烁红回忆道,第一次见到师傅处理一具碎石机中的遗体,她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许康飞看到她的窘态,拍了拍她肩膀说:“害怕很正常,但咱们的工作是给逝者最后的安慰,家属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使命。”

这句话让她内心产生了莫大的力量,逐渐消除了恐惧。

如今,季烁红已经成为许康飞的得力助手,但她也坦言这份工作并非每个人都能接受。

特别是在心理压力和公众偏见的双重夹击下,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对此,许康飞并不感到意外,“这个行业看着高薪,其实背后有着无数辛酸,需要极大的心理素质和责任心。”

他希望能培养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继续传承入殓师的精神。

许康飞在近年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人看到这个职业的意义,而不是仅仅关注薪水。”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