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跟贾元春唯一一次斗争,事前毫无征兆,事后王夫人措手不及

小涵有红楼 2024-10-28 14:45:39

【阅读提示】全文约2000字,阅读约10分钟

薛宝钗跟贾元春之间的关系,超过了一般人的关系。

薛宝钗一直寄居在荣国府内不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贾元春的意思。

[1]

贾元春在宫里熬了多年,终于熬成贤德妃。

皇帝开恩,贾元春有机会衣锦还乡。元宵节省亲,见到了亲人,同时也看到亲戚朋友。

众多亲戚当中,她只对薛宝钗有了好感。

回宫后,贾元春想起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于是她决定让众人搬进大观园,

为了彰显对薛宝钗的认可,派太监夏忠到荣国府下一道口谕:

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

点名道姓让薛宝钗搬进大观园,表面上看是解决薛宝钗进大观园的问题——因为薛宝钗同母亲一直单独居住,如果不单独说明让她同时搬进去,贾政和王夫人会很为难,薛宝钗会很尴尬。

事实上,贾元春下达口谕,只是一次铺垫。因为端午节前,她暗示了自己的真实意图。

[2]

端午节前,贾元春赏赐了节日礼物。

为了表明自己对薛宝钗的关心和认可。她在礼物的数量和花样上下足了功夫。

袭人向宝玉说起贾元春赏赐的礼物时说得非常明白:

“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大奶奶、二奶奶他两个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

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袭人道:“昨儿拿出来,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怎么就错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的,我去拿了来了。老太太说了,明儿叫你一个五更天进去谢恩呢。”(《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贾元春专门写了名单,而且礼物直接送到贾母房里,如此郑重,根本不会出错。

薛宝钗对此心领神会,不仅把红麝香珠戴在手上,而且四处招摇,以此彰显贾元春的决心意志。

[3]

薛宝钗和贾元春一唱一和,使她和贾宝玉的婚姻大事日趋明朗。

在这种情况下,贾母也不敢轻易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事做主,只能采取久拖不决的办法,静等事态本身发生变化。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贾元春和薛宝钗原本“铁板一块”的关系,最终却分崩离析。

查抄大观园后,薛宝钗突然找到李纨,提出自己要回家给母亲做伴。

她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母亲身体不好,需要她回家陪伴。

事实上并非如此,王夫人得知她离开大观园后,甚为不解,找来王熙凤询问此事:

我因问你大嫂子:‘宝丫头出去难道你也不知道不成?’他说是告诉了他的,不过住两三日,等你姨妈好了就进来。姨妈究竟没甚大病,不过还是咳嗽腰疼,年年是如此的。他这去必有原故,敢是有人得罪了他不成?那孩子心重,亲戚们住一场,别得罪了人,反不好了。”(《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王熙凤听后,连忙解释说,薛宝钗是为了查抄大观园之事,所以主动回避。

王夫人询问薛宝钗时,她给了四个理由,一是母亲身体不好,二是哥哥薛蟠要娶妻,自己要帮助母亲打理诸事。三是自己进出大观园,给人留下可乘之机。四是贾家日渐衰落,需要节约节俭。

[4]

薛宝钗所说的四个原因都是掩人耳目。

她要离开大观园,其实是与贾元春之间的一场“斗争”。

大多数认为,薛宝钗想嫁给贾宝玉,贾元春是她的靠山。

其实不然,贾宝玉是薛宝钗的无奈之选。贾元春的暗示,是“绑架”她婚姻的一道枷锁。

任何人,对于枷锁,都不会轻易接受。纵然是她有心嫁给宝玉,也不愿意被人束缚。

但是一直以来,贾元春的势力太强大,她轻易不敢反抗。

直到贾家危来临,她才开始反抗。

王熙凤带队夜查大观园时,贾探春说出了大家都心惊胆战的事情: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自古以来,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贾元春得势之时,薛宝钗自然唯令是从;贾家即将失势,她自然要暂时远离。

薛宝钗的做法其实没有错。四大家族联姻,本是为了共同的利益。利益当头,发生问题自然要适当规避风险,静观其变再做打算。这样做不仅适合人性,更符合薛家的处世法则——商人重利。利益面前,一切都可以调整。贾元春是不是贤德妃很重要,但是个人利益更重要。

薛宝钗搬出大观园的行为,深刻暴露出她的无情,符合她的花签暗示——任是无情也动人。

写在后面:

阅读《红楼梦》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常读常新的过程。随着个人的思考,对社会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对《红楼梦》文本中的人和事,也就有了不断地认知。甚至对以往自己个人观点也会有颠覆性的再认识。因此,敬请各位在阅读中,保持个人独立思考,疑问精神,批判思维。短文若能引发您的思考,乃是一大幸事。若是有不妥之处,也请海涵,毕竟只是一家之言,权当贻笑大方了。(本文依据《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红楼梦》相关内容整理推测而成。)

0 阅读:91

小涵有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