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6岁的他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埋伏三天三夜,只为了能给敌人致命一击。
不幸的是,他被严重冻伤,被救时已经奄奄一息了。
为了活下去,他只能截掉四肢。
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在知道自己被截掉四肢后,他的第一反应是“再也不能为国家效力了”。
这位英雄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他现在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铁血少年从军报国这个老人叫周全弟,1934年出生在四川的南部县,他是家中最小的男孩。
周家虽然贫困,但父母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他们还是尽力省下了一些钱,供周全弟上了私塾。
每天清晨,周全弟背着书包,踏着晨露,沿着蜿蜒的山路去上学。夜晚,他常常在昏黄的油灯下苦读,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改变家庭的命运。
私塾先生常常给孩子们讲述中华民族的历史,那些英雄故事深深地烙印在周全弟幼小的心灵里。
他在心中立下志向,长大后一定要像那些英雄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
1949年4月的一天,国民党的征兵队闯入家中,要求家里必须出一个人当兵,否则就得缴纳一笔巨款。
这样强硬的要求,让全家人都陷入了深深的为难中。周全弟的父母深知战场上刀枪无眼,不想让任何一个孩子去冒这个险。
就在这时,年仅15岁的周全弟站了出来。他坚定地说:"我去!"这个决定让全家人既心疼又自豪。第二天清晨,周全弟背起简单的行囊,踏上了从军之路。
然而,命运再次给了周全弟一个转机。全国解放后,他所在的国民党部队被解放军收编。
当周全弟换上崭新的解放军军装时,他感到自己仿佛获得了新生。在部队里,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平等和尊重,也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当祖国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时,16岁的周全弟毫不犹豫地报名参战。
临行前,他还给家里留了一封信,让父母不要太惦记他。
当时,战争形势异常严峻。美军及其盟军已经越过三八线,长驱直入,直逼中朝边境。
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安全威胁。周全弟所在的第9兵团26军接到紧急命令,火速开赴朝鲜战场。
部队急行军数百公里,终于抵达了长津湖地区。这里是战略要地,控制着通往平壤的咽喉要道。
美军王牌部队"陆战第一师"正在向这里推进,志愿军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布防,阻击敌人的进攻。
长津湖战役成为了周全弟人生中最艰难的考验。零下40度的极寒,单薄的棉衣,匮乏的粮食,这些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心。
在黄草岭,周全弟和战友们连续三天三夜埋伏在冰天雪地里,等待着美军的到来。
寒风呼啸,雪花纷飞,周全弟的睫毛上结满了冰霜。为了不被冻僵,他们时不时地互相轻轻拍打身体。
战场上的“冰雕连”零下40度的极寒中,中国志愿军战士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们就像冰雕一般,静默地伏在皑皑白雪中,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这支被后人称为"冰雕连"的队伍,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
三天三夜,他们一动不动地潜伏着,饥寒交迫中只能靠着啃冻土豆、吃雪水来维持生命。
当冲锋号角最终响起时,许多战士已经永远地沉睡在了这片冰天雪地中。
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16岁的周全弟成为了命运的“幸运儿”。
当战友们冲锋时,他却发现自己的四肢已经完全失去知觉。就在他即将放弃希望的时候,战友们发现了奄奄一息的他,赶紧将他送往了后方医院。
然而,严重的冻伤已经让周全弟的四肢坏死,为了保住他的性命,医生们不得不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截肢。
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医生们只能用冰冻的方式来麻痹神经。
手术刀划过皮肉的刺痛,骨头被锯断的震颤,周全弟虽然昏迷不醒,但他的身体仿佛记住了这份刻骨铭心的痛。
当他在七天后终于苏醒时,等待他的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他失去了自己的四肢。
醒来的周全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他将自己埋在被子里日夜哭泣,甚至萌生了轻生的念头。
曾经充满活力的少年,此刻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他不禁质疑自己的未来:"我的人生就这样结束了吗?"
然而,生命的韧性是无穷的。医院院长送来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故事给了周全弟莫大的鼓舞。
在经历过一场巨大的内心风暴后,他内心终于有了答案:"没有四肢又怎样,我照样能活出个人样来!"
身残志坚 活出另一番模样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的一间简陋房间里,16岁的周全弟静静地躺在床上,目光呆滞地望着天花板。
失去四肢的他,曾一度陷入绝望的深渊。然而,内心深处那股不屈的战士精神,如同一簇微弱的火苗,渐渐燃起了重生的希望。
周全弟下定决心要重新掌握生活技能,而吃饭,成了第一个挑战。
他请护工将勺子绑在断臂上,一次次艰难地尝试。起初,饭菜洒得满身都是,但他从不气馁。
他反复调整绑带的松紧度,寻找最佳的角度。经过数月的坚持,他终于能够自如地进食。这个小小的胜利,让周全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对周全弟来说都是一场场艰苦的战役。他常常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但从不轻言放弃。
渐渐地,他摸索出了独特的方法,用残肢和嘴巴配合,完成各种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每一次成功,都让他的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他渐渐的战胜了日常生活上的困难。之后,周全弟萌生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渴望。他开始自学识字,用断臂夹着笔,一笔一画地描摹。
经过日复一日地坚持练习,他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渐渐地,他写出的字变得整齐清晰。
周全弟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掌握了基本的写字技能后,周全弟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挑战性的毛笔书法。
他创造性地采用"抱笔"的方式,将毛笔夹在双臂之间,用身体的力量来控制笔锋的走向。这种独特的写字方法,让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和韵味。
周全弟的书房里,墙上挂满了他的书法作品。
每一幅字都凝聚着他无数个日夜的汗水和坚持。有时,他会一连几个小时沉浸在书法创作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渐渐地,他的作品开始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赢得了专业评委的赞誉。
在周全弟的字里行间,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是技巧,更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他用残缺的身体,书写出了完整的人生。
在后来。命运的转折也是猝不及防。通过一位战友的介绍,周全弟认识了曾凡顺。
起初,他对这段感情充满了忐忑和自卑。在给曾凡顺的第一封信中,周全弟详细描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生怕对方会因此退却。
然而,曾凡顺的回信却让周全弟感动不已。她写道:"我看重的是你的心灵,而不是你的身体。你的坚强和乐观,比任何健全的身体都更有魅力。"
这份纯粹的爱情,给了周全弟莫大的勇气和力量。
1958年,周全弟和曾凡顺喜结连理。婚后,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曾凡顺不仅是周全弟的妻子,更是他的得力助手和精神支柱。在她的鼓励下,周全弟的生活态度越发乐观向上。
即便在2001年曾凡顺因病离世后,周全弟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常说:"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生命的可贵。"
在休养期间,他经常受邀到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地,向年轻人讲述自己的经历,不遗余力的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演讲结束后,他都会用断臂向观众敬礼,那庄严的姿态,总能让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结语周全弟的一生,从16岁的少年志愿军,到失去四肢后重新站起来,再到用残肢创作出书法艺术,这位老军人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不屈精神。
即便身处逆境,只要心中怀有希望,就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像周全弟这样的普通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和平的长城。
他们的牺牲和奉献,铸就了今天我们所享有的和平与繁荣。
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要学会在困境中寻找希望,更要懂得感恩生活,珍惜当下。
也许,这就是周全弟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长津湖“冰雕连”幸存战士周全弟,他是怎么活下来的?——央视网,2021年10月19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