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节将至,下元节记得“三拜三不做,添福少灾祸”:分别指啥?

观唐旧事 2023-11-26 15:42:44

农历十月十五是传统文化里的“下元节”,下元节的习俗,源自古代人对于“天地水”三才的崇拜。

道教兴起后,把这种崇拜神化成为“三官”祭祀,“三官”指的就是天官、地官和水官。天官定天时,使七政相等;地官分域界,使百姓安居;水官治水御水,保护百姓安全。

并且“天官”在正月十五上元节来赐福,“地官”七月十五中元节来赦罪,“水官”十月十五下元节来解厄。

古代人认为,人间的灾殃祸病都源于自身罪孽,只要诚心向“三官”忏悔、改过,就能消灾去厄,日子越过越顺。

古籍《三国志》中就写有一个求三官祛除疾病的方法:书写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上于天,著山上,其一埋于地、其一沉于水”,便能病去灾消,吉祥如意。

1982年5月在嵩山顶发现的武则天“金简”,内容就是求“三官”免罪祈福,也就是“三通”里的“上于天”,可见当时“三官”的影响力。

十月十五“下元节”,是水官下界解厄除难的日子,记得“3拜3不做”,日子越过越顺。

三祭拜:

1·拜水官:从上古时期人们便开始水边举行“祓禊”仪式,洗濯去垢、消除不祥。人们相信水有着神秘的力量,不但能滋养万物、洗净污浊,还能清除不祥。

“下元节”为水官生日,人们会在午夜之后,黎明之前备好鲜果香花,豆泥骨朵等祭品,焚香祈祷,祈求水官除厄解困。

2·拜祖先:下元节时已值初冬,天气渐渐寒冷。这种时候人们自然不会忘了自己的祖先,希望他们能温暖过冬、护佑子孙后代。

通常人们会在这天专门建醛设宴,祭祀先祖。还要把提前备下的五彩衣、“金银”元宝等装袋焚化。纸袋上首写“收件人”姓名辈分,下首书“子孙***”送等字样,称送“金银包”。

3·拜谷母:十月十五也是民间信仰中的“五谷母”生辰,“五谷”本来指的是稻、黍、稷、麦、豆,后来也被泛指所有粮食。

最初民间对于五谷母的祭祀为一年两次,即六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满清入关后下令改为一年一次,便是十月十五。人们在这天专门设置香案,摆放5碗新米饭,5杯茶和5杯酒,然后焚香礼拜,求五谷丰登、米粮充足。

三不做:

1·不杀牲:过去民间讲究下元节不杀牲,不判极刑,唐代有“三元”节前后连续三天禁止杀牲的规定,宋代时还规定此日不许断极刑,连恶极之人也要暂缓处置。

人们认为水官下界解厄,为百姓除危救难,人类也要珍惜和爱护其它生灵,不杀不屠,救危护弱等。

2·不戏水:下元节是水官节日,水官即是总管所有水域的神仙。为表敬意,人们会自觉远离水边,不戏水、也不涉水,以免冲撞。

入冬后,虽然还会出现“小阳春”的温暖,水面上还有些许温度,但水下阴寒气极重,切不可贸然下水。有些地方水面已经结冰,但冰面很薄,在此嬉戏很容易发生意外。

3·不晚归:古代人认为,下元节原本是民间祭祀先亡,以及水官下界排忧解难的日子,到了晚上必然是“阴气”深重,不宜深夜在外闲逛。

1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