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点鸳鸯谱的历史假想:如果文姜嫁给郑昭公,郑国将会走向何方?

欲云谈史论今 2021-04-06 14:33:11

前不久在一篇文章的讨论过程中,有网友突然提到,如果文姜嫁给了郑昭公姬忽而不是鲁桓公姬允,也许就没齐襄公什么事了。这一观点,其实是受到了《东周列国志》的误导。

然而,正统史书中的姬忽与《东周列国志》中的姬忽,还是有不少差距。如果文姜在历史中真嫁给了姬忽,又会发生什么事?这是一场乱点鸳鸯谱式的历史猜想,虽然不可能实现,但是也不妨来虚拟推演一下。

《东周列国志》中的姬忽,能文能武、胸怀大志,是年少有为的青年才俊,成为万千美少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美女文姜也一度痴迷于他,在得知姬忽拒绝迎娶自己后,人生顿时陷入了“空虚寂寞冷”。就在文姜万般失落之际,她的亲哥哥齐襄公趁虚而入,与文姜发生了不伦之恋。

为突出郑昭公有勇有谋的英雄形象,《东周列国志》中特意描写了他率郑国军队支援齐国,为齐僖公献上三面埋伏之计,结果大破戎兵。这段演绎虽然精彩,但却与史不符。在《左传》中,姬忽支援齐国确实有功,俘获了戎人二帅大良、少良,还杀死了三百戎兵。但是,献上三面埋伏之计的不是姬忽,而是他的兄弟姬突;三面埋伏戎人之役也不是发生在齐国,而是郑国。在北戎入侵郑国时,姬突向郑庄公献上三面埋伏之计,并得到采纳。《东周列国志》为了突出姬忽,才把这段故事移花接木,嫁接到姬忽身上了。

在拒婚齐国时,姬忽曾经口气不小地说:“人各有各的配偶。齐国是大国,与郑国并不门当户对。《诗经》上说:‘自求多福’,还是得自强才能成就事业,依靠大国能有什么作为呢?”这是《左传》中的记载,与《东周列国志》基本一致。这番话,充分体现出姬忽的志向远大。

但是,《左传》记载下来的姬忽,基本就是一个志大才疏、缺乏自制力的公子哥。

公元前715年4月,姬忽前往陈国迎娶妫氏。在回到郑国的路上,姬忽与妫氏已经是打情骂俏多时,互相之间都是渴慕已久。所以一回到郑国,两人就等待不及,干柴烈火、男欢女爱,还没祭拜祖宗就先洞房了。这让陈国送亲的大夫陈鍼子很看不惯,居然骂出了这样的狠话:“这哪里是像夫妻啊!?连祖宗都被欺骗了!不遵守礼制,这是要断子绝孙的啊!”

姬忽如此性急,居然连结婚仪式都等不及,就匆忙先入了洞房,可见他的自制力是有多差。说起来,姬忽当初拒绝文姜,说到底还是郑庄公害怕齐女来控制郑国;要是依姬忽的本性,应该是恨不得早就答应了。

姬忽不但自制力差,能力也明显不足。

《左传》中,姬忽虽然参与多次战役,但从来没有任何出谋划策之举,反而是他的兄弟姬突多次献计于郑庄公。姬忽原本就不是有谋略之辈,按汉高祖刘邦评价,姬忽之功大多是“功狗”,而不是“功人”。

公元前701年9月,祭仲与姬突、宋国人达成合作协议,决心拥立姬突为君。已当上国君的郑昭公姬忽,听说祭仲支持姬突,根本没作任何抵抗的念头,就灰溜溜地逃往了卫国。如果姬忽真的有胆有识,至少也得抵抗一阵再出逃啊!在决定自身君位的重大抉择中,姬忽都如此懦弱不堪,可见他所谓“在我而已,大国何为”,不过是个不自量力的天大笑话!

与姬忽相反,别看文姜是女流之辈,但她所体现出的能力,却远胜姬忽。

公元前709年,文姜嫁入鲁国。对文姜抱有极大期望的齐僖公,甚至越境送亲,一直送到了鲁国境内。越境送女儿出嫁,这在当时是逾礼之举。齐僖公之所以这么重视文姜的出嫁,就是期待文姜能有所作为。

齐国与纪国是邻居,也是世仇。在春秋时代的乱世中,齐国得到发展,就必须除掉身旁这一宿敌。可在鲁隐公时代,为牵制齐国,鲁国与纪国结成了同盟。为加强同盟关系,鲁隐公还把两位妹妹嫁到了纪国。齐僖公将文姜嫁给鲁桓公,就是为了达成吞并纪国的战略企图。他殷切地期盼文姜能左右鲁国朝政,有效阻止鲁国与纪国携起手来对抗齐国。

文姜嫁给鲁桓公的头几年,《左传》很少记载文姜,但文姜的影响却隐隐约约无处不在。体现文姜影响力的最显著事件,就是鲁桓公对纪国国君的态度。

公元前706年夏,纪侯前来拜见鲁桓公。齐国此时正在压迫纪国,纪侯被迫向鲁桓公来求助。可是,作为盟友和妹夫的鲁桓公,居然不愿出手。这年冬,实在没办法的纪侯再次来鲁国,又来求助于鲁桓公。这次纪侯不指望鲁国直接与齐国对抗,而是想鲁桓公代纪国向周王室求助,希望有周王室出面来调停齐国与纪国之间的矛盾。姐夫上门求助,并不强求鲁桓公出面与岳父对战,只是求他请周王室出面调解,照理来说这并不算一件难事。

可惜,让纪侯失望的是,鲁桓公还是拒绝了。

鲁桓公之所以婉拒纪侯的求助,文姜的影响力不可小视。这年9月,文姜刚刚为鲁桓公生下太子姫同。鲁桓公和文姜这时正如胶似漆、恩爱有加,他当然不会为了纪国去得罪齐国,惹文姜不快。

公元前694年,在鲁国和齐国关系再度紧张,眼看就要走向全面对抗、彻底破裂之时,鲁隐公却令人意外地携手文姜一块访问了齐国。这次访问,不消说,是文姜促成。结果,鲁桓公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在齐国,文姜与齐襄公携手将鲁桓公给杀了!

鲁桓公死后,文姜在鲁国的地位就更加独特了:虽然她是杀死鲁桓公的罪魁祸首之一,但她也是鲁国继任国君鲁庄公姬同的母亲。因为这一特殊关系,文姜对于鲁国朝政拥有了不可削弱的影响力。

在齐国吞并纪国的过程中,文姜在内、齐襄公在外,迫使鲁国不敢出兵阻止齐国入侵纪国;在齐国灭郕国时,文姜又要求鲁庄公与齐襄公共同出兵,虽然郕国就在鲁国旁边,但最后却成了齐国领土;在齐襄公扶持卫惠公回国之时,文姜再次让鲁国共同出兵,事后文姜再三要求之下,齐襄公才分给了鲁国一些战利品……。

所以说,文姜嫁入鲁国后,她就长期左右了鲁国国政的走向,让整个鲁国为了齐国的利益而不断地东征西伐。

如此厉害的文姜,嫁给了志大才疏的姬忽,到底是谁能制住谁?

答案已是不言而喻:如果姬忽真娶文姜为妻,那么姬忽必将会为文姜所制。但是,文姜虽然能控制姬忽,郑国国政能否被文姜把控,却还存在另一个不确定点。

姬忽娶了文姜,宋庄公当然是不敢再生阴谋,去改立姬突。但姬忽当上国君后,因为他天生能力不足,郑国国政大权基本就是由祭仲掌控。文姜想要控制郑国,夺取朝政大权,势必要与祭仲产生冲突。

如此一来,祭仲与文姜之间权力争夺战的胜负,就成了决定郑国未来走向的关键。

虽然祭仲能力超乎寻常,但他也有一致命缺点:就是怕死。

以齐襄公“天不怕地不怕”的恶人作风,只要他与文姜内外配合,夺取郑国国政大权也许就是轻易而举——只要把祭仲骗到齐国,再以死相逼,祭仲也许就乖乖投降了。

所以,这场乱点鸳鸯谱的历史猜想,结局已非常明显:如果文姜嫁给了姬忽,郑国就将被齐国彻底控制;不光是郑昭公在世时,就是在他死后,他的儿子也将继续听命于齐国。正是因为预测到了这样的恶果,郑庄公才会阻止姬忽与齐国的联姻。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 2021-04-23 06:36

    姬忽帮助齐国打赢戎人,连齐僖公都特别喜欢他,两次提出把文姜嫁给他,他都没有同意。祭仲都劝他联姻齐国对他有利。能够说出齐大非偶的人绝对不一般,否则齐僖公也不会如此喜欢他。春秋早期,郑庄公的两个儿子姬忽姬突绝对是两个英雄。也因此断送了春秋小霸郑国的霸业。

    欲云谈史论今 回复:
    姬突更适合做国君。

欲云谈史论今

简介:专注两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