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四川法治报”征文——与君相知虽远犹邻|法苑第125期

时光荏瞭望 2024-09-22 02:37:37
“我与四川法治报”征文——与君相知 虽远犹邻 | 法苑第125期

编者按

生于1985年1月1日,四川法治报即将迎来40岁生日。四十年一路同行,今日我们继续刊登“我与四川法治报”征文,在油墨清香间,聆听那些在法治四川建设过程中不容忘却的往事——

与君相知 虽远犹邻

作者:得钧

30多年前,一次到镇政府办公室,无聊之际把报架上的报纸翻了个遍,就这样无意邂逅了《四川法制报》。上面的内容早已忘记,只记得就只有那张报纸,我是一篇文章一篇文章挨着看完了的。它让我感觉到第一次读到全真的社会:人间百态,干警英姿,法网恢恢,案例警示……给我留下可读性强、知识性强、具有教育和警示意义的深刻印象。于是之后,有机会看到一期新的《四川法制报》,我都迫不及待地翻完为止,许久许久都还为报纸上刊登的典型人和事唏嘘不已。真是与君相知无远近,千里万里犹为邻。近十年来,因为工作关系,我和四川法制报社编辑记者经常打交道,也参与过他们的“新春走基层”等专题采访,还与总编辑一起座谈报业发展。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从《四川法制报》到《四川法治报》,这张报纸紧跟法治中国的进程,记录着良法善治的时代蝶变。浏览《四川法治报》及其系列新媒体,了解法治四川建设动态,学习各地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创新做法,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引导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始终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最关切的权益保障问题、最关注的公平正义问题,也是《四川法治报》的初心使命。看《综合》《要闻》,观《法治中国》,邀您《看法》《说法》《论法》;《聚焦》《视觉》《视点》,《特别报道》;《关注》《重案》《人物》,《拍案》惊奇;既有权威《解读》,也有《基层》声音……这些栏目设置紧跟党走,也紧贴民心,引人入胜,也名副其实。秋风习习,天高云淡,闲暇之际,枕着窗外的桂花芬芳,品读《法苑》上的美诗美文,让心灵在法安天下和德润民心中徜徉,岂不快哉!(作者单位:广安市委政法委)

极目青山隐

摄影:周良斌

(作者单位:川北监狱)

深河桥的记忆

作者:杨素宏

在迎来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纪念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抗日战争,始于一桥,终于一桥”的历史往事。北起卢沟桥,南止深河桥——“七七事变”始于卢沟桥,即日本侵略者于1937年7月7日,悍然向宛平城发动进攻。中国驻军和宛平百姓奋起还击,在卢沟桥与侵略者展开战斗,从此揭开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终于一桥”,则是被誉为“日军败亡的转折点”的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城北9公里的深河桥。深河桥地处两条东西走向山脉的河谷中部,是上世纪40年代黔桂公路的必经之桥。虽然深河的河谷不是很宽很深,但两侧悬崖峻险,石壁陡峭,没有桥梁很难逾越。据《独山县志》等记载,深河桥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系由独山土目(土司手下的头目)吴世扬出资修建,此后又经蔡应星、蔡晟、蔡其倬等一代代人的修护,为南来北往的人们提供了跨越深河的便利。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三月二十七日,大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从广西南丹进入贵州到达深河桥头时,被河谷里轰鸣的滔滔江水深深吸引,挥笔写下气势恢宏的《黔游日记》。300多年后,这里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战场,据《独山县志》载:深河桥是侵华日军无法逾越的一道鸿沟。现在,深河桥不仅成为了一片风景秀丽的红色旅游景区,也成为人们勿忘国耻的爱国主义丰碑。站在深河桥头回想当年,一幕幕悲壮的画面从眼前闪现……1944年12月初,日军在黔南重镇独山县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黔南事变”后进深河桥南侧,遭到国民党第29军91师防御部队和当地各族百姓的顽强抗击。抗日军民凭借优越险峻的地势,死死地将日军阻挡在了深河南岸,斩断了侵略者北犯的魔爪,深河桥也因此成为日军败亡的“梦魇之地”。无独有偶。历史有时会产生让人难以相信的巧合,但它又是那样写就的:1937年全面抗战,是由29军在卢沟桥拉开的序幕;而1944年,也是由29军千里奔赴深河桥阻击日军。所以,有资料记载——抗战“不仅是北起卢沟桥,南止深河桥,而且还是29军始,29军终”。深河桥之战,中国军民用不屈不挠的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战斗,打破了日本侵略者试图通过贵州打进重庆的企图。战斗中,数万当地百姓在中共地下党的动员和组织下,用鸟铳土炮、大刀锄头战胜了武器精良的日本侵略者,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全民抗战的钢铁长城,铸就了同仇敌忾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彻底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原来的老深河桥已经成了一处遗址,而老桥旁边新建的深河桥,正续写着她承载历史进程的光荣使命。无论新桥与旧桥,她们都是不可抹灭的时光印记,讲述着悲壮的历史故事。2020年9月1日,深河桥抗战遗址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有道是:秀木已成林,花香满天飞;新时代中国,定无坚不摧。盛世中国梦,遍地飘芳菲;江山犹壮丽,华夏尽朝晖。(作者系四川省公安厅退休民警)

故乡的“乡臭”

作者:谢明珠

吃晚饭的时候,母亲神秘地打开高压锅,只是刚打开一条缝,一股奇臭便扑鼻而来了。“真臭。”我忍不住说。“好臭啊,受不了了。”甜妞更夸张,捏着鼻子就往客厅跑。“你现在说臭,到时候吃起来不要太香,保准你下三碗饭。”母亲笑着说,接着把锅盖放在一边,彻底暴露出高压锅里的那碗“奇臭无比”的苋菜咕。这下好了,整个房间一下子都弥漫上了这股子臭气,不管躲在哪里都没用,我也彻底放弃了逃避。反正闻了三十多年,早已习惯这股气味。吃饭的时候,父亲、母亲和爱人,三个人的筷子不停地往这碗菜里夹,我只是看着他们,自顾自地吃我爱吃的菜,而甜妞则一脸嫌弃,整个脸都朝一边转,捏着鼻子的小手都不肯放下:“这么臭,你们怎么吃的?”这个问题,我小时候也经常问母亲。那时候物资匮乏,条件有限,饭桌上的食物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尤其是到了秋冬季,饭桌上常见的就是梅干菜和苋菜咕了。记忆中,每年到了秋季,母亲总是会从菜场背回一捆苋菜梗,每一根都有差不多一米长,有粗有细,最细的差不多有手指头的粗细。秋天的苋菜,因为梗疯长,反而没有多少菜叶了。母亲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苋菜梗简单处理一下,把剩余的菜叶子去掉,切掉根部,简单冲洗,把菜梗上的泥巴洗去。接着,母亲把木凳、菜板、菜刀拿到天井的空地上,自己坐在小板凳上,另一边的地上放上一个直径一米多的竹编框,她把苋菜梗一根根拿起来,然后就听到“叨叨叨”的声音。不一会儿,苋菜梗被切成了五公分的小段,切下来的一段段苋菜梗就“噼里啪啦”地全部掉在了放在地上的竹编框里。不到十几分钟,一大捆苋菜梗就被母亲切成长短差不多的苋菜梗段了。切完后,母亲会拿出一个很大的木盆,里面倒上满满的水,把苋菜梗段倒在水中浸泡、洗净,捞起来之后稍稍过滤一下,就可以倒入酒瓮中——瓮要选择肚大口小的,放几把苋菜梗,放一小把盐,如是者三,再把瓮封起来,放在阴凉的角落里。几天后,打开之际,里面的苋菜梗已发霉变质,一股刺鼻的气味就扑面而来,这时候的菜梗已经绵软透汁,外壳滑溜,抓上一碗,在上面淋上一勺菜籽油,烧饭的时候放在上面一起蒸,打开电饭煲的那一刻,又香又臭,明明那么臭,可是嘴巴里却开始分泌唾液,盛上一碗带着这股香臭的米饭,立即就食欲大开。我虽然不喜欢这碗苋菜咕,可是我喜欢用苋菜咕发酵后产生的卤水浸泡的其他食物。舀一勺瓮中的卤水,浸泡上豆腐、毛豆、青菜……任何你能想到的蔬菜都可以与这卤水产生化学反应,浸泡几个小时,同样淋上菜籽油,上锅蒸十几分钟,一道美味的小饭菜就做好了,简单又好吃。著名的“三臭”就是用苋菜咕的卤水提味的,家常的臭豆腐也是用卤水浸泡之后进行油炸。在江浙一带,没有人会不喜欢这道闻着奇臭,吃起来又极香的美味。谁也无法抵挡它的魅力,它是属于家乡特有的美味与回忆。

村里的豆花

作者:杨帅

傍晚夕阳西下,乡村的宁静被一缕炊烟轻轻打破。结束一天的驻村工作后,我漫步在田埂上,远远地,便闻到一股诱人的香气——那是豆花与米饭交织的香气,简单而纯粹,有一股家的味道。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我来到了村支书的老家。村支书的老家只有他爸爸妈妈在,村支书的爸爸是村里的老支书,村里人叫他老邓。村支书的妈妈是村里出了名的巧手,她做的豆花,在村里是远近闻名的美食。每当清晨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老邓家的灶台上就升起了袅袅炊烟,而在黄昏时分,那炊烟再起,柴火灶的香气随风飘散,勾起了四面八方人们的食欲。走进老邓家,只见村支书的爸爸妈妈正忙碌地准备着食材。豆花的做法并不复杂,却需要耐心与细心。据村支书妈妈介绍,首先,要挑选上好的黄豆,经过一夜的浸泡,黄豆变得饱满而富有弹性。黄豆泡好后,以往是将黄豆倒入石磨中,随着石磨的转动,乳白色的豆浆缓缓流出,带着黄豆特有的清香。接着,将豆浆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石膏粉,轻轻搅拌,待豆浆渐渐凝固成块,便成了豆花。豆花的制作虽简单,但每一步都蕴含着乡间的智慧与情感。那轻轻搅拌的动作,不仅是对食材的尊重,更是对生活的热爱。而那一锅锅乳白色的豆浆,则是乡村生活的缩影,清闲而微甜。这边与豆花有关的乡间美食,有蘸水豆花、豆花饭等。首先说说蘸水豆花。蘸水是蘸水豆花的灵魂,它决定了这道菜的口味。在乡间,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独特的蘸水配方,有的加入辣椒,有的加入花椒,还有的加入葱花和香菜。而我最喜欢的,是村支书妈妈做的蘸水。她将酱油、醋、蒜末、辣椒末、花椒粉等调料混合在一起,再加入一些葱花和香菜,搅拌均匀后,便成了那碗诱人的蘸水。将豆花放入碗中,淋上那碗蘸水,豆花的嫩滑与蘸水的鲜味在口中交织,仿佛是一场味蕾的盛宴。那淡淡的豆香与蘸水的辣味、酸味、麻味交织在一起,在舌尖上舞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在乡间,蘸水豆花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每当农忙时节,人们劳作归来,一碗热腾腾的蘸水豆花便能驱散一身的疲惫。而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道美味佳肴,更是一种团圆的象征。再说说这里的豆花饭。村支书妈妈将凝成块的豆花轻轻放入滚沸的锅中,加入适量的盐和调料,然后盖上锅盖,让豆花在锅中慢慢炖煮。不一会儿,锅里的豆花便开始翻滚,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接着,她将米饭倒入装有豆花的锅中,用铲子轻轻搅拌,让豆花和米饭充分融合。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豆花的嫩滑与米饭的软糯在口中交织,再配上那淡淡的盐味和调料香,简直美味极了。我闭上眼睛,细细品味这豆花饭带来的满足感,仿佛回到了童年的时光。毫不夸张地说,吃完一碗豆花饭,我感到浑身舒畅,精神焕发。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回忆的载体。离开支书老家时,我再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豆花的香气仿佛还在鼻端萦绕。我知道,这香气将会一直伴随着我,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想起这豆花的香味,就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这便是独属于我的乡间的味蕾记忆——豆花香。我想以后,豆花对我不仅是一道菜,更是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作者单位: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

四川法治报

往期推荐○涉嫌受贿,非法持有枪支、弹药!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杨克宁被提起公诉○2+1!这场全国竞赛,四川获得这些荣誉→○用法治留住巴蜀人民的文化乡愁,川渝两地这样做

编辑:张晓雨

校检:钟 朝

审核:吴江萍

0 阅读:0

时光荏瞭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