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来读唐伯虎的这首诗,全篇句句都是美妙之笔,真的很动人

一号诗巷有诗词 2024-02-25 09:33:30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元宵节,我国春节的最后一个节日;过了这一天,春节也便会随之结束。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句关于元宵节的名句,温柔了岁月,浪漫了诗情,惊艳了人心。

而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固然著名,固然情意绵绵,但却难免令人有些伤感。

所以,我们来品读一首充满欢愉之情的诗吧。

唐伯虎的《元宵》乃是诗巷在本期特意为大家带来的“应节”佳作。

这首诗句句充满节日的美好气息,具有着别样的感染力,值得我们在元宵节这个喜庆的节日里去细细品读。

元 宵

明 ·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我国明代的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在绘画方面,唐寅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在诗文方面,唐寅又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而在著名的“四大才子”中,唐寅可以说是最有名气的一位。

这首《元宵》是唐伯虎在元宵节的夜晚,目睹眼前情景之后有感而发所写,彰显了作者积极乐观、风流潇洒的典型性格与形象。

诗的首联初步下笔就将节日的浓郁氛围体现出来: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如果只有花灯而没有月色,这个夜晚就不足以让人感到愉悦。如果只有月,没有花灯的话,这个节日也算不得春天。

元宵节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花灯如昼,月色宜人。所以“灯”和“月”这两个物象已经成为元宵节的标配,二者缺一不可。

不过令人叹服的是,作者通过独特的语言组织与内容表达,让“元宵节”变得尤其美好,尤其富有魅力。

突然想起卢梅坡的名句: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作者将“梅”“雪”放在同等地位,让它们各自尽显其美,从而将诗句的饱满张力予以释放,让人赞不绝口。

唐伯虎此诗的首联其实与卢诗有着同样的妙处,其中的“灯”“月”共同生辉,二者共彰精彩,才拉满了元宵节的美好、热闹气氛。

后面的颔联颇具特点: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春到人间的时候,人们个个显得精神饱满,如玉美丽,花灯在月色下燃烧,也让月色显得更加洁白如银。

说这一联具有特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采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即前一句的“春”字紧接着首联后一句中的“春”字而起。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能够让诗句的形式变得新颖的同时,也让诗句的节奏感变得愈发鲜明。

另外,我们还可以注意到,颔联也同样采取了有规律的“重字”法。作者将“人”“月”二字予以重复使用,再次使得诗句于形式和内容方面拥有了别致的特点。

更值得一说的是,在颔联的特殊描写下,诗中生动、鲜活的画面感也得以呈现,让我们从中看到了节日的光彩,品味到了春天的气息。

颈联的画面比颔联中的还要热闹: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满街的珠宝和各种翠绿的饰品吸引了村里的美女们,沸沸扬扬的歌声和音乐正在庆祝社神的节日。

与颔联相比,这里的场景要更加接地气一些,它少了几分浪漫意味,多了几分烟火气息。

作者在描写的时候,主要从视觉与听觉两个角度下笔,把村社中庆祝元宵的情景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中不但有丰富的色彩,还有鲜活的动感,让我们在品读的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如果不举起散发着芳香的酒杯畅饮,又怎么能够度过如此美好的夜晚呢?

许多格律诗都会将情语留在尾联中,以起到很好的收篇延味的效果。

唐伯虎此诗就是如此,作者将元宵节的精彩场景一一刻画过后,便以较为直白鲜明的方式,表达出了自己喜悦快乐的心情。

全民欢腾的时刻,花灯正艳月正好,处处歌声处处春。作者作为身处其境的一员,又怎么能够不受感染,又怎么忍心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刻呢?

所以,以酒助兴、以酒庆之当是最好的方式。

尾联潇洒豁朗,在表达作者情感、体现作者形象的同时,也让我们的精神备受鼓舞,也让我们领悟到了“及时行乐”“乐观面对生活”的真谛。

月映灯花春万里,举杯莫负此良辰;各位看官,当读完这首诗的时候,不知你的内心是否也会受之感染?不妨在评论区留言简说。

追逐古诗词,边吟边写,诗意生活,丰盈灵魂;欢迎关注一号诗巷,我们下一期精彩不见不散!

0 阅读:0

一号诗巷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