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天在院死亡病例达59938例,新冠病毒只是被低估了吗?
国人翘首以盼的真实数据出炉了,在国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公布了在院死亡的新冠相关病例,从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期间死亡病例达到了59938例,不禁令人痛心疾首。
而这些数据仅限于“入院接受治疗”的人,在新冠被认定为“大号流感”之后,即便感染之后有症状居多,很多人对于防控还是相对松懈,都以为放开就意味着疫情要过去了,但数据出来后让人百感交集。
这组数据并不能反馈真实数据,农村老人在这段时间大量离世,并且没有接受对应治疗,在离世之后根本无法判定是否和新冠病毒有关,而这些死亡案例也不会被纳入其中的,新冠病毒真的只是被低估了吗?
对新冠死亡案例的解读根据国家反馈的数据显示,在总计59938个死亡案例中,只有5503个是因为感染病毒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的,而剩下的54435例是因为原有基础病导致的,其中有56.5%的人超过80岁,90.1%的人超过65岁,平均年龄更是突破了80.3岁。
在疫情放开之后,医院一床难求、连殡仪馆都需要排队,身边不断有老人离世,然而每日的通报数据却与现实有所偏颇,导致国人对其逐步丧失了信任感,虽然原因取决于没有全员核酸检测,但对于那些不真实的数据,也确实没有必要公开。
好在相关部门及时做出了调整,而这一次的数据来源于医疗机构对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病例的统计,这也是“科学分析研判疫情走向”的必要步骤,在救治患者的过程当中,对死亡病例的诱因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制定更为精准科学的救治措施。
各个国家重启对中国游客的防控措施,虽然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但没有公开真实的数据,才让他们找到了理由“封堵”国人,如今公开了真实数据,也算给了公众一个交代,如今的环境之下,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负责人,真实数据有助于让国人了解疫情。而疫情放开的第一个月,就付出了5万多个老人的代价,虽然平均寿命达到了80.3岁,超过了中国人78.2岁的平均寿命,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已经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在疫苗和治疗药物已经问世的情况下,还是未能避免悲剧发生,说明我们的准备还不够充分。
相较而言死亡案例都是老人、并非年轻人,不会造成相应的“恐慌”,但方式未免太过于“冷血”,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应该要得到更多的关爱,提前准备好一切的话,这个数据肯定是有希望降低的,但又不得不承认我们的防疫是成功的,只是还需要做的更好。
根据北京大学的测算,12月20号的时候病毒感染达到了高峰,截止到1月11日,全国大概已经有64%的人感染了,这个数据展开之后就是9亿人,而河南公布的数据更是突破了80%以上,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就让全中国人感染了一遍,这病毒显然是被低估了。
如何更为精准的防控拿全国9亿的感染者作为参考,59938个死亡病例看似不多,但这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条生命,三年的疫情防控,为国人争取到了疫苗、药物的上市,结合国外的数据来分析,中国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在疫苗和药物大规模采用的情况下,还是产生了这么“悲凉”的数据,也很好的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个病毒被严重低估了,我们还是被西方国家带坏了节奏,死亡率不能决定一切。
在打了疫苗之后,的确很少会出现危重症,但这样的感染指数必定会让更多的人丧生,直面死亡数据是对悲剧的坦诚,国人有权利知道所有的真实数据,这也能够很好的体现防疫的作用,如今国家走出这一步,还是值得肯定的。
虽然危重症减少了,但却能够很容易的发现,死亡率变得极其的高,据统计在1月份的前12天,危重症的总人数为17476人,死亡人数却达到了14898人,这样换算下来就是接近85%的比例。
因此这个病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虽然现阶段死亡案例都是老年人,但疫情并没有结束,病毒还在不断的变异当中,很难确定后续不会对年轻人造成影响,因此加强个人防护才是关键。
疫情的彻底放开,今年肯定会有很多人踏上返乡之路,而这也存在着很大的感染风险,我们不能够掉以轻心,特别是家里有老人的更要注意。
感谢国家为拯救生命做出的一切,后续的防控需要我们配合,疫情终将散去,对此你们是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