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高岗自戕后妻子处境艰难,毛主席批示:必须让她回教育部

红色风云录 2024-05-09 09:05:28

“妈妈,爸爸不理我。”

听到女儿的呼喊声,李力群心中一惊,立刻跑到床前,使劲推着丈夫高岗的身体,呼喊着丈夫的名字,见丈夫仍陷在深深的沉睡之中,李力群慌忙跑出卧室,重重的拍打着隔壁赵秘书的房门,呼喊赵秘书赶快来。

正在看书的赵秘书闻声大惊,慌忙跑出卧室,来到高岗的床前,其他的工作人员听到外面的呼喊声也纷纷赶来。只见高岗盖着一条毯子,呼吸有些沉重,任凭周围环境如何吵闹都一动不动。

很快整个大楼的人们都被惊动了,大家有的打电话向有关方面汇报,有的给医院打电话求救。当医务人员赶到的时候,高岗的呼吸已经越来越慢,心跳也越来越微弱。

在众人的见证下,高岗的呼吸和心跳渐渐消失了。

周总理听说高岗离世的消息很快赶来,李力群当场汇报了高岗离世前的一些情况。

自从高岗被管教的这半年来,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拉着李力群聊天,话题也都是一些过去的事情和自己的忏悔。前一天晚上,高岗像往常一样,拉着李力群一直聊到凌晨两点半,怀有身孕的李力群实在难以支撑,便劝说高岗赶快睡觉,有什么话第二天再说。

李力群上床之后很快入睡,结果等第二天醒来就发现高岗毫无反应。值班人员也向周总理汇报,说大约凌晨三点二十的时候,高岗走出卧室,向他要了一杯温水,一口气喝了之后就回去了,再也没有出来。

经过医生解剖,证实高岗的胃内残留大量安眠药成分。由于高岗一直以来有服用安眠药的习惯,因此大家分析,可能高岗将很多天的药都攒了下来,最终选择走上了这一条不归路。

毛主席得知高岗的死讯后,给周总理打电话,交代一定要厚葬高岗,要买最好的棺木,而且要土葬。同时高岗的几个孩子由国家抚养长大,要给李力群一家找一个像样的四合院,配专门的工作人员,让李力群带着几个孩子住。

就这样,高岗去世的第二天,李力群带着孩子两手空空搬到了他们的新家。这是李力群和高岗在一起的第15个年头,没想到就已经天人永隔了。

李力群17岁的时候,在二叔的帮助下去了延安。从中央党校毕业之后,李力群本想上前线作战,结果却被分到了后方机关,在高岗的手下工作。不久,在毛主席的撮合下,李力群和高岗结为夫妻。

虽然在结婚前,李力群和高岗并没有太深的感情基础,但高岗对李力群很好,让李力群逐渐产生了依靠,对高岗的革命经历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李力群跟在高岗身边,也亲眼看着他如何为党尽心尽力地工作。

1945年重庆谈判之后,高岗奉毛主席的命令,前往东北创建根据地。罗荣桓去苏联治病之后,后方的工作就由高岗一手负责,林总也经常在一些将领面前夸赞高岗:

“没有高岗的配合,我打不了胜仗。”

1949年,44岁的高岗被任命为新中国副主席,但由于他还兼任东北局党政军一把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高岗仍在东北地区工作。

抗美援朝期间,高岗负责志愿军的后勤工作。在彭德怀回国述职期间,曾不止一次对旁人说过,抗美援朝的胜利,有洪学智的一半,高岗的一半。

抗美援朝结束之后,高岗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了北京。原本毛主席想让他住在中南海,但高岗为了工作方便,还是决定搬到东郊民巷居住。

14个月后的四中全会,高岗的政治生涯走到了尽头。自此,高岗整日少言寡语,郁郁寡欢,整宿整宿坐在床边抽烟,也逐渐对安眠药产生依赖。

曾经高岗几次自寻短见,但都被妻子及时发现,这一次李力群稍有疏忽,结果就酿成了这样的悲剧。

高岗离世之后,李力群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尽管有中央的照顾,但生活上仍有诸多困难。尤其在政治风暴发生前后,李力群的处境更是艰难,不久还被要求离开北京,安排前往安徽凤阳劳动。

直到1972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听说李力群的处境后,派人将李力群接回了北京。原本李力群希望在基层找到一份工作养家糊口,但毛主席坚持要求让李力群重新回到教育部上班:

“李力群是很有名的,她办的育才学校养活了军队干部子弟。”

1945年李力群随高岗调往东北之后,担任妇女委员会委员。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由于还剩下20多个学生无法随军南下,张闻天便将建立新学校的任务交给了李力群。

自此,李力群开始了她的教育生涯。

新学校随东北局迁入沈阳之后,徐特立为学校取名”东北第一育才学校”,并帮助李力群从各地选调了一批师资。1949年5月1日学校正式开学,最初学校只有局机关和军区干部子女在那里就读,后来又开始招收省市的干部子弟。

很多从苏联回来的孩子,回国之后都进入了东北育才学校读书。刚开始他们不会说中文,李力群就请来一位苏联女教师给他们当翻译。到了周末,李力群还把这些孩子接到家里,亲自给他们补习中文。

当时李力群就在学校不分昼夜的工作,任何事情都一一过问,包括如何教授幼儿班的孩子们如何穿衣、吃饭、叠被子。因此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李力群为“妈妈”,将李力群视作母亲一般。

重回教育部上班之后,李力群的几个子女也陆续回到北京,当年的国庆节,李力群还受邀登上天安门参加观礼。

自此,每逢重大节日,李力群都会收到邀请出席国宴,后来李力群还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0年政治风暴过去后,李力群每年都会给中央写信,希望能重新审查丈夫一案。当李力群在电视纪录片上看到高岗的名字几次出现时,心中感到十分高兴。

1981年李力群恢复到原来的级别,在离休之后享受副部长级待遇。

高岗去世之后,按照周总理的指示,被安葬在万安公墓,墓碑上只写“高岗之墓”四个字,不写立碑人也不写年月日。在政治风暴期间,高岗的墓碑被人砸成两截,2006年经组织批准,高岗的孩子们给父亲重新立了块碑,刻上了高岗的名字。

从李力群90岁开始,东北育才学校每年都会为她祝寿。在2018年的最后一次寿宴上,东北育才学校为李力群制作了一部个人传记短片,记录了她坎坷的一生。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学校的名字虽然略有调整,但“东北育才”这几个字始终没有改变,甚至在教学楼的走廊里,还保存有一尊李力群的小型塑像。

参考文献:

[1]赵家梁,张晓霁.高岗之死[J].百年潮,2004(11):32-35.DOI:10.16624/j.cnki.11-3844/d.2004.11.006.

[2]卓成华.高岗夫人李力群的悲喜人生[J].共产党员,2007(14):18.

[3]赵晓光.高岗最后的日子[J].兰台内外,2012(06):10-11.

[4]戴茂林.遭遇“包办”婚姻的延安女青年[J].文史博览,2013(04):30.

[5]戴茂林,赵晓光著. 高岗传.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04.

1 阅读:302

红色风云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