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刘裕

爱爱历史 2024-04-29 03:24:09

>>刘裕,字德舆,小字寄奴,江苏徐州人,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

话说西晋为了弥补劳动力的短缺,允许胡人内迁,其中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数量最多,“五胡”迁居内地多年仍不事生产,而是以烧杀抢掠汉人为主要生存途径,一时“中原故族十不存三”,史称“五胡乱华”。石勒、石虎所领的羯人是最凶残的一支,他们屠城盈野、杀戮无数。从公元316年起,长安“城头变幻大王旗”。西晋灭亡后,匈奴、氐族、羌族人分别在长安建立前赵、前秦、后秦政权。

刘裕作为一名从贫民、士兵一路血拼逆袭的东晋权臣,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为了彻底消除逃到后秦的司马休篡晋的威胁,其明知东晋朝廷只是把“北伐”作为口号,也义无反顾地决定“北伐”。

公元416年,后秦姚兴去世,诸子争立以致元气大伤。同年八月,刘裕在平定卢循之乱、剪除刘毅、收复巴蜀后,命王镇恶、檀道济率北府军北伐,于次年攻破长安,后秦灭亡。长安陷落一百年后终于回归了晋朝。

刘裕进驻长安后磨刀霍霍,开始经略赵、魏之地。此时留守建康辅佐刘裕长子刘义符的心腹智囊刘穆之突然病逝。为稳定政局,压制门阀士族的野心,刘裕只得率军返程。临走前,刘裕留下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镇守关中,并配备了王修、王镇恶、沈田子、傅弘之等一应文武,北府军精锐部队也留了一万余人,貌似万无一失。

刘裕才离开关中,北边的夏国就起兵攻打长安。晋军奋力抵抗,逼退了夏军。

此时晋军内部爆发了严重的内讧。沈田子假借刘裕令在军中诱杀王镇恶,随后被王修处死;而刘义真听信谗言处死了王修。内讧到如此程度,晋军没有不败逃长安的道理。

刘裕离开长安时的力量安排不可谓不强大,也考虑到了政治平衡。但是,刘裕还是有两点没有考虑充分,一是南方北方将军之间矛盾的激烈程度;二是儿子刘义真的任意妄为。

关中将军王镇恶功劳巨大,南方将领沈田子本就是自命不凡之辈,故很不服气。刘义真毕竟只是一个小孩,没有拿到“尚方宝剑”的王修死得真够冤的。

长安丢失了,刘裕也只能望西长叹。

0 阅读:0

爱爱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