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宫寺释迦塔是现存世界木结构建筑史上较典型的实例,在中国建筑发展上有较高的价值坐标。释迦塔是由重楼发展而来,每一层均具有组成单层殿堂的三个部分,即平座、屋身和屋面。整个塔为五层六檐,第一层重檐,其他层单檐,顶层覆以八角攒尖顶。
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世界上现存最高大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外部可见的屋檐与平座称为明层;外部不可见的斜撑与梁架称为暗层,以此将木塔分为“五明四暗”。明层用以陈列佛像,供人行走,还满足人出塔的游览需求。暗层布置大木梁架与斜撑、安放上下楼梯。
其每一层的结构,可概括为筒中筒结构。其最内侧是八根柱子围成一个八边形区域,称为内槽,而外圈是24根柱子围成的又一个八边形区域,称为外槽,内外槽之间用乳栿连接。内外两圈的各柱子之间,也用阑额,普拍枋穿插连接固定。木塔内部的四个暗层,使用到了大量斜戗,斜戗就是斜撑,斜柱,这样形成了一个个三角形结构,大大加强木塔的刚性和抗位移力。四个暗层相当于今天的圈梁,把木塔内部结构紧紧的箍在了一起,这是木塔屹立千年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释迦塔的基座由两级石基组成的,并且深入地下。一层台基为方形,二层台基为八角形,塔身直接建于二层八角形大台上,厚重平稳的大台基,成为木塔强有力的支撑,增加了整座塔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二层外檐南面“天宫高耸”为清光绪年间应州知州所书。平座外的“正直”出自清代雍正年间怀仁知县李佳士之手,一语双关,一指木塔笔直,二指为官做人正直无私、心地坦荡。
三层外檐南面 “释迦塔”是金代昭信校尉、大书法家王瓛所题。制厦时间为金明昌五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旁边还有236字题记,记述了历次修塔的历史,是珍贵的史料。
第四层外檐南面的“天下奇观”,是正德十二年鞑靼小王子入侵应州,明武宗朱厚照亲自统兵作战,在阳和、应州一带击败鞑靼小王子,第二年登术塔宴请有功将官时所题。
第五层外檐南面匾额的“峻极神工”,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御驾亲征,率军北伐,出师宣化,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既夸赞木塔神工,也在宣扬自己的神功。
塔刹是指佛塔顶部的装饰,位于塔的最高处,是“冠表全塔”和塔上最显著的标记。各种式样的塔都有塔刹,“无塔不刹”。现存塔刹多为金属制,金属塔刹有很好的避雷效果,保护木塔免遭雷击。
据资料统计,释迦塔使用54种、240组不同形式的斗栱,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斗栱最多的塔。每层檐下及暗层平座围栏之下,全是各种斗栱交替铺陈,转角外更是三组斗栱组合在一起。
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结构形式,靠它将梁枋柱连接成一体,既可以替立柱分担重量,又能对外来的力量起到缓冲、分散的作用,可以使整个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以上就是应县木塔的整体结构的分析,看到这里的朋友,记得给我一键三连加关注,波仔和你一起旅行,一起看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