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出上中下三策,为何君主总喜欢选中策?因为中策最稳

文诩与过去 2024-07-31 03:57:06

谋士,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角色,拥有一位优秀的谋士,往往能够决胜于千里之外,更有甚者,影响一国之国运。

在历史当中,根本不乏那些优秀的谋士,就比如李斯、张良、陈平、郭嘉、荀攸等等。他们在王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主要就体现在筹谋划策上。而很多谋士在这方面有一个特殊的习惯,那就是喜欢为自己的主公提供3个选项,分为上中下三策。

在谋士眼中,上策是利益最大的选项,中策为稳妥选项,下策往往都是吃力不讨好。按照正常逻辑来说,既然上策利益最大,应当选择上策才是。但是主公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选择中策,有的甚至会选择下策,很少有人愿意选择上策,这是为何呢?

说到底,还是思考的出发点不同。

谋士终归只是提出建议的人,这些建议往往是以自身为出发点而提出的。很多时候,谋士所考虑的并不一定是江山社稷,而是自己实实在在的利益。但是最终决定权是主公,他所要考虑的东西要更多。

在封建王朝,做一个谋士的成本并不高,但是所得到的回报是惊人的,与武将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为了军功拼死拼活不同,谋士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即可。有时候为了展现自己的才华,先来一波装腔作势,再提出上中下三策。如此一来,主公就能亲眼见识自己的才华和风采,只要计策成功,职位、赏赐等等那就是手到擒来。

在历史当中,不少谋士就提出上中下三策供主公选择,我们就举几个例子,看看为何这些主公一般不会选择上策?

首先是刘备夺取益州的时候。当时刘备还未与刘璋闹翻,为了能夺取益州,作为谋士的庞统就给了三个建议:

上策,直接趁夜偷袭成都;

中策,假意退回荆州,将监视刘备的杨怀和高沛骗来除掉,收编对方的军队,而后进攻成都;

下策,放弃益州返回荆州,从长计议。

刘备此行就是为了夺取益州而来,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就返回荆州,因此下策直接排除。上策虽然可行性很高,因为刘璋此人没什么本事,确实有可能毫无防备,再加上成都城内还有着张松这一内应,趁夜偷袭成功率很高,但是风险也很高,毕竟谁也说不好刘璋是否真的毫无防备,或者说其麾下会不会有能人异士做好布置。正是风险太高,让刘备没有采纳。

刘备能有如今的基业,得之不易,他更希望以稳妥的方式,最终选择中策。

接着是隋朝时期。当时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就在他即将攻克辽东的时候,突然听闻国内杨玄感造反,最终选择放弃辽东,班师回朝。

其实在当时,国内早已出现很多农民起义,但哪怕如此,隋炀帝也并没有管,因为在他眼中,这些无法推翻隋朝的统治,但是杨玄感不同,他是开国元勋杨素之子,人脉广泛,如果不将其平定,真有可能使得王朝倾覆。

当杨玄感听闻隋炀帝班师的消息后,连忙找谋士李密商议,李密给出三个建议:

上策,出兵蓟州,堵住东征隋军回来的道路,只要等到他们粮草耗尽,就会瓦解;

中策,进入关中,占据此地,守住函谷关等险要之地,与隋炀帝分庭抗礼;

下策,进攻洛阳,以此号令天下。

对于当时的杨玄感来说,这3条计策都不全是好的建议。上策过于理想化,杨玄感能不能办到是一个问题,一般没能及时截断隋军归路,杨玄感的几万人马如何是六十万大军的对手。

中策目标太远,杨玄感无法保证在隋军支援赶到前,能占据关中。

而下策,在杨玄感看来,反而是最优的选择,一方面洛阳近,另一方面百官的家人都在洛阳,只要拿下洛阳,就可以逼迫他们表态。而且洛阳作为当时的政治中心,有着不一样的影响力,一旦能够攻克,也能表示天命所在。

所以,杨玄感最终选择下策,但是终究因为实力不济,无法攻克洛阳而失败。

总而言之,对于谋士而言,上策往往是最能达成当前目的的一个建议,但是伴随着较大的风险。但是对于主公而言,他所希望的不是足够的利益,而是在保证稳妥的情况下获得利益,除非真的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才会选择所谓上策。

0 阅读:4

文诩与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