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走廊地缘上为何如此重要。它能倾覆大唐盛世,挑起明清之变

闲说宇俊星 2024-05-08 22:04:46

从安禄山造反开启安史之乱开始,辽西走廊成了驱动中国国运轮转的发动机。

搅动天下——屡次逆转国运的辽西走廊为何如此重要

公元8世纪后辽西走廊取代了黄河几字湾的河套地区和山西北面的阴山区域。成了中国最关键的防御要地。针对这里的争夺,多次决定了国家的命运。最近的一次是辽沈战役,东野大军南下锦州关门打狗,歼灭东北国军主力,一年之内解放军席卷全国。

明朝九边要塞,宣府到辽东一带是京师防御的核心

辽西走廊约长185公里,西南起点山海关,东北终点是辽宁锦州,一侧是辽东湾,另一侧是燕山山脉和它的支脉。这里是农耕、游牧、渔猎的过渡带,在公元1000年后地位越来越重要。

狭义的辽西走廊仅仅是海边的狭长平原,广义的辽西走廊海包括北面的燕山山脉(地图帝)

广义的辽西走廊还包括北京西北的居庸关到张家口一带。这里不远处是“留学天子”朱祁镇惨败的土木堡和金军被蒙古人大败的野狐岭。辽西走廊西侧军事地位同样重要。

要冲锁钥

今天人们印象的辽西走廊都是渤海湾靠海一侧的狭长平原地带,不过几千年沧海桑田,靠海的这一侧是金朝以后才能完全通行的。其他朝代华北进攻东北板块的主要是走燕山的几条山间通道。

卢龙道:今密云北部喜峰口出发,北上至平泉,到达凌源,再沿大凌河至喀喇沁左翼,最后到达辽宁朝阳。这条廊道的开辟最早,在辽西诸廊道中为最常行之路。

无终道:从今津蓟州区出发,经迁安过滦河,沿滦河支流青龙河北上,至青龙河上游进入大凌河西源,直达凌源。也可以从青龙河中上游折向东北,进入大凌河南源,再沿大凌河达喀喇沁左翼,从喀左东北行直达辽宁朝阳。

几条古道关外汇集在今天朝阳地区

古北口道:走古北口北上,至滦河上游支流,渡滦河向东经过承德、平泉抵达今凌源,顺大凌河到辽宁朝阳。

傍海道:就是大部分人印象的辽西走廊,从河北山海关到辽宁锦州。

另外一张辽西走廊地形图

几条重要的通道,包括古北道、卢龙道、无中道和傍海道,这些通道在燕山以北都会汇聚在一个点,即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市,唐代叫营州,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这里可出了不少安史之乱的“大拿”如安禄山、史思明、李光弼。

反过来这几条道南下也会汇集到一个点,今天首都北京。

燕山南北的两个要冲,北京、朝阳

契丹人崛起后,东北的渔猎草原混合的少数民族政权的战斗力组织力超过了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成了中原的心腹大患。

中国防御中心转向东北后,这里为什么有改变东亚局势的力量。就是因为他有威胁北京“杀死比赛”的能力。

北京周边的3D地形,这里守不住整个华北将门户大开

慢慢进阶的战略要地

先秦时期: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北伐山戎以救燕,山戎就在燕山山脉今天河北滦平一带。齐桓公这次北伐不但打败了山戎,还从当地带走了大豆的种子。更早一些周灭商,部分商的遗民通过这里来到了辽东和朝鲜半岛。

齐桓公北伐的给后世带来最大收获,大豆种子

秦汉时期:辽西地区成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农耕与游牧民族在这里对峙、融合。这会儿主要威胁是正北方的匈奴。

三国时期:曹操北征乌桓,在柳城附近斩杀踏顿单于。之后司马懿师经辽西走廊东征襄平(今辽阳市),平定辽东。

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战,北伐消灭乌桓人和袁家兄弟

魏晋时期:鲜卑的慕容部、宇文部和段部不断南下,不少汉人逃往关外。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战斗力开始崭露头角。辽西走廊成为鲜卑、契丹、扶余、高丽、汉族等多民族汇聚之地。此时东北的扶余人建立封建政权高句丽崛起。

司马懿平定辽东,但是带来一个副作用。辽东汉人或被杀或被迁徙导致高句丽和鲜卑人崛起

金代之前辽西沿海路虽然不全通,但是也有猛人做到了跨海军事打击,就是南北朝时的慕容家内战时慕容皝击败慕容仁走的就是冰封的辽东湾。这是跨过傍海道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但不是最后一次。

虽然5世纪北朝的边患这时还是柔然人,设立的六镇也主要是以河套、阴山为防御中心。东北地区政权的战斗力直线上升,到了唐代后开始慢慢取代正北的突厥、回纥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唐代:越来越重要的边关要地

曹操从大凌河出征乌桓打败了踏顿,开始了几十年对辽东公孙氏的压制。司马懿灭辽东又迁徙了辽东的汉人,鲜卑和高句丽继续做大。后面几百年高句丽依靠山势成了东北亚的强权。让中原王朝如鲠在喉,隋唐几代帝王都以灭亡高句丽为己任。

统一的中原王朝要下决心消灭东北的割据政权

从隋炀帝大业年间到唐高宗总章年间,隋唐三代帝王花了半个多世纪才拿下高句丽。

隋唐两代从水路两道进攻高句丽

从唐太宗贞观18年后的军事行动可以看出,大军是怎么通过辽西走廊完成灭国战。

首先是稳住了漠北的薛延陀,然后汇集了本部府兵和藩属步骑杀向东北。大军在营州集结后,先让李世绩等先过拔掉辽泽东面的据点城市,然后主力再出辽泽。

唐太宗征伐高句丽主力过辽泽,偏师从山东半岛渡海

辽西走廊的情况当时非常不乐观,太宗征高句丽依然是一言难尽的烂路。

因为当时辽河中下游大军根本走不了。这里虽然河网密布,看起来非常有利于粮草转运,但实际运输水量不稳定,随时可能泛滥。湿地沼泽在旱季的时候就又变成了烂泥坑,没办法利用。唐军专门带了工程兵搭建了浮桥才度过辽泽。

当年的辽河下游非常泥泞不适合大部队行军

庚午,车驾至辽泽,泥淖二百余里,人马不可通,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军不留行,壬申渡泽东。丁丑,车驾渡辽水,撒桥以坚士卒之心,军于马首山。

所以太宗时期这次北伐,唐军兵分两路,主力带着工程兵架设浮桥过辽泽,偏师从山东出发攻击大连地区,配合作战。

高句丽用了几百年时间,在这些山区里修了各种极其刁钻的山城,卡住了各个交通线的要点。又进一步加剧了中原王朝进军高句丽的压力。那些山城都建在有水源的陡峭山窝上,角度刁钻到投石机都砸不上去,城墙坚固,粮食储备扎实。围困也一时半会打不下来。

高句丽,五女山城,这种山城极多都是唐军一个一个打下来的

所以唐太宗打高句丽时,大部分是围点打援、特种作战等方法去攻城。虽然唐军连战连捷,李世勣克盖牟城,程名振克沙卑城。接连消灭高句丽军。但是最后在安市镇被挡住,没有完成灭国任务。最后在贞观19年入秋后因为粮草问题只能撤军。

唐军陌刀队和弓弩手组成的军阵

唐军之后继续在营州地区囤积重兵,每隔几年就跨过辽泽打击高句丽。这时的营州地区不但成了唐的重要军事据点,也是沟通关内外各族的文化、贸易的中心。

突厥人、高句丽人、粟特人都齐聚于此,这里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营州甚至成为东北亚佛教交流中心,可与河西走廊的敦煌相提并论。

今天朝阳市保留的古塔

朝阳市现在的“北塔”思燕佛图的塔基就在慕容家的皇宫和龙宫的大殿遗址之上,可以说这坐北魏,隋,唐,辽,金五世同堂的古塔就代表了整个“龙城”。唐代灭亡高句丽后,东北地区并没有平静下来。

唐军的具装骑兵战术也影响了东北的少数民族

辽西走廊分布着契丹、奚、靺鞨、室韦、高丽、突厥、粟特和杂胡等,一度呈现胡化倾向。平卢(治营州今辽宁朝阳市)、河东(治太原)、范阳(治北京)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叛乱,辽西走廊的诸多胡人加入了安史叛军,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后来不但接连击败了唐军,比如安守忠。很多躲过唐朝清算的将领还成了河北藩镇的领导者比如李宝臣,这场大乱成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契丹人在唐代迅速走向封建化,成了中原王朝的北方劲敌

与此同时周围的契丹和靺鞨在配合唐军的军事行动中,大力学习唐朝先进制度,也开始了蜕变。契丹在698年起兵,杀死唐朝在营州的军政长官,逐渐成了东北地区新的边患。靺鞨在8世纪建立了渤海国,随后契丹人在10世纪建立辽朝,并一直对南方的宋形成压制。

此刻整个辽西走廊被契丹人控制。宋军两次大规模北伐功亏一篑,此后要一直和华北平原投入巨资进行军事防御。

明清之变

由于宋代压根没有掌握燕云地区,这里“产权”只是从辽变成金。不过蒙古人灭亡金人的开始就是在居庸关西北的野狐岭全歼了金军主力。

明代九边要塞遗址

后来元末朱元璋派徐达等北伐,明军拿下北京后。进入科尔沁草原,影响蒙古还是两条路线:卢龙道和无终道。

随着朱棣迁都北京,重塑九边要塞。京师以北的隘口成了守备的重中之重。这个时候开始,辽西地区已经远远超过了河套、河西地区的防务。

九边明军

但是拱卫北京仅靠辽西走廊是不够的中原王朝可以通过各条古道出塞,蒙古女真人也能通过这些古道入塞。

要拱卫京师,防卫圈必须往外,在草原南部有立足点。

到了明朝中期,存续49年的奴儿干都司被明宣宗朱瞻基取消了。这里又成了蒙古人的天堂。从1387年明朝开国将领蓝玉降服守卫辽东的元朝丞相哈纳出,到1435年撤销奴儿干都司,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经营前后维持了49年时间。这里原本只是羁縻为主,驻扎的卫所兵不多,现在名义上的管制也不要了。

宣宗之后,明军要塞、市镇和卫所集中辽河的中下游一带,这带来了极大的战略隐患

明朝的主要人口和城市开始集中在辽河的中下游一带(这个时候辽泽淤积的水分基本被排干了,可以进行农业生产)。通过定期的军事巡逻和贸易控制周边的女真、蒙古人。但是这样有一个问题,紧靠辽河流域的那一点城市是不能提供北京纵深防御的。

当后金崛起,皇太极时期又拿下了蒙古诸部后。后金压根不用死磕关宁防线,而是可以大大方方的绕过明军重兵防御的辖区,直接从燕山的各个山口冲入内地。

明朝只占有一段海边通道是不足以保卫北京的

保守的以辽东那一串沿海城市堡垒作为控制辽东的根本。这就导致明朝从辽东到北京都是细细的一条线。十分缺乏战略纵深。

皇太极实质控制着辽西走廊,随时可以向东打辽东各城,向南直达北京。1629年,乙巳之变皇太极带着部队在京师附近肆虐了几个月。袁崇焕5年平辽的口被扇的震天响。

1629年皇太极肆虐京师的路线

朝阳到北京非常近,几乎相当于北京到河北邢台的距离,坐高铁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后,皇太极每隔几年就要入塞抢劫一番,最后都杀到济南,完成屠城后还掳走了宗室。

明军在华北一要对付清军,一边又要去河南山西打农民军。最后顾此失彼,在崇祯15年输掉松锦大战后。明朝进入死亡倒计时,这个时候其实满清没必要死磕山海关,其他几条通道对他们早就不设防了。

此时的辽西走廊成了满清夹在明朝身上的吸血钳,终于到了1644年鲜血耗尽的大明轰然倒塌。崛起于辽东边陲的民族成了中原的主人。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0 阅读:13

闲说宇俊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