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作为唐初名将中最为著名的几个人之一,在小说里是个有福之人。他不仅仅靠着三板斧就可以纵横天下,还当过瓦岗寨的“大德天子,混世魔王”,唐朝建立之后,他更是活到了百岁以上的高寿,让人叹为观止。而他的婚姻,也是颇具传奇色彩,可以说稀里糊涂地就娶了大美女裴翠云。
事实上,程咬金如果算上小说里的情节,一共是经历了三次婚姻的。很遗憾的是,这三次婚姻,都带着强烈的目的性,没有一次是因为爱情。不过,这三次婚姻,也都给他带来了超乎寻常的好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程咬金的这三次婚姻,到底都是什么情况。
程咬金在小说里,是个小手工业者。当初他当过私盐贩子,因为事发被抓进监狱,出来后就开始卖竹子做的小耙子。后来他被尤俊达看中,截了隋朝的银子,于是重新落草。再后来,他在一众兄弟的操作下,在瓦岗军的选帝仪式上赢了翟让,成了草头天子。直到此时,他一直是单身。
后来,名将裴仁基带着三个儿子攻打瓦岗寨。瓦岗军打不过裴元庆,于是就想办法,将裴仁基的家小都接上了瓦岗寨。为了强行捆绑瓦岗军和裴仁基一家,程咬金连哄带骗,将裴家的大小姐裴翠云娶到了手。这之后,就是瓦岗军正式策反裴仁基,秦叔宝撒手锏打服裴元庆的桥段了。最后的结果,就是裴仁基一家上了瓦岗寨,成了所谓的“皇亲国戚”。
这段故事中,程咬金和裴小姐的婚姻,是带有一种功利色彩的,可以说“醉翁之意不在酒”。瓦岗寨真正的目的,是要通过这场婚姻,来强行捆绑自己和裴仁基一家的利益,让对方不得不就范。婚姻本身是一种手段,程咬金个人的幸福,不过是副产品而已。虽然小说后来将这段婚姻包装得十分美好,但这种功利的色彩却是无论如何也抹不掉的。
小说里程咬金的婚姻如此,那么现实中呢?情况也很类似。
历史上的程咬金,其实完全是另一种形象。他本名程知节,祖上四代显贵,在北齐王朝都作了地方司马、中正一级的高官。到了他这里,虽然早年并未当官,但是却没有放松自己的练习,成了一个善用马槊的勇武少年。在隋朝末年盗贼风起的年代,程知节拉起了一支人马,先是保卫家乡,后来又加入了瓦岗军,直到成为一代名将。
程知节的第一位夫人孙氏,是他家乡县令孙陆儿的三女儿。看起来,这段婚姻是门当户对的。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又能看出一些不一样的情况。在隋朝的史籍上,我们没有找到程知节家人的任何信息,由此可见,他的家族虽然曾经显贵,但是在隋朝时已经不是什么大官了。程知节虽然骁勇,但是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未成气候的莽撞少年,名不见经传。他能娶到县令的女儿,应该是有些高攀了。毕竟,虽然县令官职不大,但县官不如现管,县令是个有实权的官职。程知节后来拉起来的那一票人马,很有可能就是靠了老岳父的影响力。所以笔者认为,这段婚姻,也带有一定政治婚姻的色彩。
孙氏给程知节留下了两个儿子,享受了“宿国夫人”的显赫荣誉。但是此人的寿命太短,在贞观二年便撒手人寰,时年仅仅31岁。对于程知节这样的大将来说,再婚是必然的,问题是跟谁再婚。而程知节的选择,让人大跌眼镜——他选了一个已经37岁的老女人当妻子。
古代史籍往往很少记载女性的年龄,那么为什么我们说,程知节的这位夫人,是个37岁的老女人呢?在《程知节墓志铭》中,曾经有很明确的记载:这位后夫人,是在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去世的,时年67岁。那么算起来,她和程知节如果在孙氏去世后便结婚,也就是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那么她不就是37岁吗?
而这,也可能隐含着一个不为人所提起的秘密:这位后夫人,可能是个再嫁之人,不是离过婚的,就是丧偶的。因为在隋唐时期,对于结婚的年龄是有限制的,女性十几岁到二十岁之间,是必须要嫁人的。能在37岁时嫁给程咬金,那么这位后夫人初婚的可能性非常之小。
不过,别看有这样多的不利条件,但程知节仍然选择了她。是因为爱情吗?当然不是。这次的婚姻,程知节仍然是在“高攀”。因为后夫人的身份很不一般,她是清河崔氏之人,父辈也是北齐、隋朝两代的高官。
清河崔氏,熟悉一点隋唐历史的人,都能知道这个家族的显赫。在当时,有着“五姓七望”的说法,显贵家族以“王崔卢李郑”五家为首。而太原王氏在当时已经有了没落的迹象,清河崔氏实际上是大唐的顶级豪门,门第比皇帝家还要显赫。甚至从这家里出来的白衣,都敢和朝廷官员争锋。这样家族出来的女性,背后代表的能量可想而知。程咬金成了清河崔氏的女婿,就可以深度绑定自己家族和唐朝顶级氏族的利益,给子孙谋一个长久地富贵。
可能正是因为清河崔氏的保驾护航,也可能是唐朝对于开国老将格外照顾,反正程知节的晚年生活,还有自己儿孙的官运,都是很不错的。程知节的曾孙,能在朝廷里毫不费力地为官。而他自己,虽然曾经在战斗中犯下大错,但也没有受到重罚;即使对唐高宗的那位皇后一点面子都不给,但心狠手辣的武则天,却始终不敢对他动手。如果从婚姻的角度上去理解,程知节之所以有福气,也是自己经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