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过渡期将至,驻村书记和工作队要撤?答案早已明确

行迹之初 2024-06-24 09:54:41

最近,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是否要撤回,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村朋友讨论的热点。

根据2021年1号文件,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虽然五年过渡期还没结束,但是答案早已明确:驻村帮扶制度将会不断优化和强化,并成为一个长效机制。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国家对农村的帮扶从未间断。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成为一种运动和热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末,全国先后有近千万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参加劳动。这些“知识青年”居住的地方,通常是边远或经济落后的县乡。他们在接受再教育的同时,帮助农村发展。甚至还有少部分知识青年在农村“落户”成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村官又逐渐成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选聘41万名大学生村官,鼓励他们到基层一线、到群众中去,推动城乡人才逆向流动,帮助农民群众理清思路、加快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动力和活力。

从2013年开始,国家开始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0多万名驻村第一书记扎根一线、履职尽责,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从现实发展需求来看,农村迫切需要持续驻村帮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就业机会不断增多,吸引了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工作。根据近期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消息,202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经接近3亿。农村人口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不断增多,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农村党组织成员老龄化问题突出。

与此同时,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农药、化肥、种子等成本持续增长,粮食生产几乎没有利润可言的,“谷贱伤农”的现象困扰着广大农民朋友。近年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激励下,农村纷纷立项发展农村产业,但普遍存在方向不明、结构单一、基础薄弱等问题。这一切,都需要持续性开展驻村帮扶。

三是从最新政策要求来看,驻村帮扶将会成为长效机制。2024年的1号文件提出:“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这句话,十分清晰、明确地传达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目前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制度,是不会取消的,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二是驻村帮扶工作会长期继续下去,而且还有可能成为长效机制,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为什么要优化?是因为当前的驻村帮扶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有些驻村干部发挥作用不明显、有些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等。不可否认的是,驻村帮扶对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我们的农村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充分说明,驻村帮扶是一个有效的政策,已经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不仅不会撤销,而且还会优化加强。

关于驻村帮扶工作将会有哪些变化,我曾经在4月18日发过一个微头条,在6月13日发过一篇头条文章,详细阐述了个人观点,累计得到150多万展现量和9.7万阅读量,说明大家对这些观点的认可。关于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可能很快就会出台,请大家拭目以待。



0 阅读:0

行迹之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