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中有一只笔,怕什么”|聊书《微光:一个央视记者的采访手记》

大安于隅 2022-09-02 22:45:09

——— 大安聊书系列 ———

想聊一本书,又不止想聊这本书

【书名】

《微光:一个央视记者的采访手记》

【推荐阅读人群】

对记者生活

对人物访谈

对故事制作

有阅读兴趣的朋友们

【类别】

采访手记 非虚构写作

上学的时候,我对“事”特别感兴趣,比如出国、拿绩点、丰满简历。

后来不知是年纪到了,还是怎么地,我现在变得对“人”更感兴趣了。尽管人介绍里写了一堆“事”,比如**主席、**专家、**认证,这些“事”却都突然没有了吸引力,我看到的只是层层包裹。

现在的我,喜欢和人“裸聊”。比如,一个声明显赫的专家,和一个桥边吹笛子的大爷,我会更喜欢去搭讪大爷,因为和前者那是“见面”,和后者才是“聊天”,而且是不带“面子”地聊天,更能感受到这个人的样子。

这便是我感兴趣的“裸聊”,没有“事”,只有“人”;没有“面子”,只有赤诚。

这本《微光:央视记者的采访手记》,在我看来,便是一本关于“裸聊”的书,如何在央视这么大的面子平台上,去做真正赤诚的东西。

这本书初版于2020年,还算挺新的,搜了一下,网上关于这本书的评论很少,大概因为这书的领域性比较强,不算大众读物,更像是从业人员之间的业内交流。

对我而言,这本书却还挺宝藏的。不仅因为其中分享到的实战干货,更因为央视记者头衔的何盈,她在书里不带“面子”的赤诚。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有血有灵魂的人。

有用又好看。这样的书,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

对正在实践非虚构写作的我来说,它的有用之处在于如下两点。

一是,要看见,要看见真实。

何盈经常会收到报道优秀干部、劳模的任务,也会有深入基层,走入贫困山区的采访。无论对于哪一类人,我发现她的关键词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真实。

报道书记,除了走过场式地拍群众好评、工作场景外,怎样才能让人看到书记的真实形象?他和别人到底哪里不一样?报道穷困山区孩子的心愿,是引导式地让他们说出想要什么,还是就真实拍下他们在被提问时那不约而同的,想不出任何东西的沉默?

如何去找这些真实素材,如何在素材里抓住这个对象不一样的地方呢?在何盈的分享中,我学到的方式是,把人物放回到TA所在的时代、环境里,看看别人在做什么,而TA又在做什么,一个人的特质往往体现在TA的行动和选择上面。

正是我们每一次的选择,造就了我们各自不同的人生。而TA的选择是怎样的,这些选择背后的故事才是藏着我们灵魂的地方。

另外一点是,何盈做的是电视片,所以她也提到了真实感的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镜头语言。视频语言是当下那个氛围的直接传达,所以拍摄时机也很重要。

想起里面有个摄像的话很有意思,当时他们在拍道德模范杨善洲义务植树造林,摄像同志说,他要把每棵树都拍成杨善洲!听起来有点夸张,但让人很受感染啊!忍不住也想给自己鼓励,我以后要把每个字都写成人物本身!

何盈最打动我的地方便在于,从事了这么多年记者工作,按理说,对于哪类题材如何处理,必然都有了对应套路。但何盈,她没有套路。每一次采访她都是以采访对象为中心。

这本书的开篇,我便被打动了。

(* 截图来自《微光》)

这便是我感兴趣的“裸聊“,在所有“事”背后,看到专属于TA的东西,看到专属于的“人”的部分。而这部分,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它无谓名人或素人,无谓美丑或对错,它的最大魅力就是赤裸和真实。

虽然每个人都拥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见。书中一句话说:“没有不好的采访对象,只有不好的提问者,精彩的回答是问出来的。”

能看见什么,能问到什么,人物报道的深度和真实度,其实也是记者/访谈者本人的深度和真实度。

何盈表达了一个阶段变化:

有三个阶段。先是对拍摄的兴趣,再是对人的兴趣,再是对自己的兴趣。拍到最后都是在拍自己,写到最后都是在写自己。

我不想知道你是谁,我只想知道你这个人。

我只想知道你这个人,是因为我觉得我们之间都会有着或多或少的共鸣和联系。

而这份联系,能帮我看见更多真实。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对普通人的人物访谈如此热衷的原因。真实的世界并不遥远,它就在我身边。

二是,要表达,要表达得恰到好处。

这里想提书中的两个案例。

一个是何盈带领小团队去做跟踪候鸟迁徙的直播报道。根据专家推测,他们拍摄到鸟的几率很低,那如何做一场没鸟的候鸟直播呢?同时,也要和其他记者分队专门做候鸟知识科普的风格作区分。

何盈团队最后做出的主题是“追寻”,直播一场对候鸟的追寻,让镜头动起来,同时也“设计”一些人物入境的意外,制造故事感,用何盈的话来说,就是玩起来!不要让观众知道你的套路!

如何在一个看似没有表达空间的框架里,加入合适的好内容,还能让观众觉到惊喜和意外,这是候鸟案例让我感到惊艳的地方。没有鸟,那咱们就去追!追里面也可以讲很多故事呀!😄

还有一个案例是何盈帮助记者站同事梳理一个讲述党的一大会址参观人数猛增的新闻报道。原来的片子很模版化,拍摄的观众语录也很主流,比如不忘初心、作出努力啥啥的,就是谁都能想到的一个主题宣传片。

何盈提出了问题,这里面这则新闻的点在哪里?和往年旅游淡季相比,这一年的参观人数却大幅增长,这一个新闻点在原片中却被放在了最后,并被一笔带过。何盈发现,其实团队已经拍摄到了很多细节,但在最后表达的时候,却陷入了套路。

在第二版里,他们便做了整体调整,加了厚厚一本预约单的细节,加了更细致的参观者画像,尤其突出了年轻人的参观热情,片子的细节丰满后,便不再是套路宣传片的感觉,而是实实在在地在讲一件事情,而且也同时达到了宣传效果。

何盈提到一句话,我觉得讲得实在太好了!

意义是被包裹在新闻事实里的。表达了事实的同时,其实意义也自然而然传递到了。但是如何表达,确实又是一门工夫了。到达现场和到达现场后的报道是两回事,后者是她的看家本领。前面这两个案例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采访手记是记者在采访后的非正式记录,何盈在里面写到了很多让自己感动的地方。但在最后片子里,她不是像手记当中那样直抒胸臆。她说,“感动自己到感动观众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越浓烈的情感,表达越克制,越能感动别人。”这句话,真的有种胜读三年书的感觉😂

我能看见别人的故事,我能感受到别人的故事,但如何把这份感受传达给更多人,其实这也是很关键的一步,而这一步是除了兴趣驱动外,更需要技能驱动的部分,需要不断实践、检验和练习。

希望有一天,访谈和访谈后的撰文,都会是我的看家本领!

最后,摘录何盈书里的两句话:

“不知道是个非常好的答案,因为你一旦知道了就会有了限制,而当你不知道的时候,你就可以千变万化,有无穷可能性。”

“留在人们心里的花,是长在泥土里的,可能不完美,带着虫眼,但它是长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

这是她当时在发起一个新闻选题时的内心写照。拥抱每次不知道的遇见,珍惜每份遇见里的真实。

书里,何盈引用了沈从文一句话,“你手中有一只笔,怕什么”。

我怕的是,光说不练假把式😂。嗯,不说了,走起。

*附录和非虚构写作相关的另一本书:

那么,什么是非虚构写作?| 拆书《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以及我正在进行的三十之辈人物访谈系列:

未来仍然未知,但我没有焦虑,只有期待 | 三十之辈01

【一个人读书】

一本书,万种思考

一人读,百般生活

一位阅读热爱者的私人分享频道

撰文/ 王大安

世界本质探究者 / 生活学徒

·以文会友 寻遇同类·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