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文学家章溢,温厚而有威严文事而有武备,孝廉文化影响世人

小魏档案聆听历史 2023-11-25 07:40:05

«——【·前言·】——»

章溢,浙江龙泉人,1352年至1359年期间,章溢曾协助元朝当局镇压农民起义。但是在一段短暂的隐居生活之后,他投靠了朱元璋,并追随其长达十年。

章溢文武双全,加上取信于民,使得元明两朝都受益匪浅。他的朋友兼同僚宋濂,为他写过一篇感人至深的长篇传记,是我们了解章溢的主要资料。

章溢出生于一个殷实之家,在他出生前,章姓家族在龙泉已居有十六代,其第八代祖先曾中过进士。据说,章溢年轻时为人诚恳,并显示出他的领导才能。

他曾指责其兄长们在服徭役期间让别人占了便宜。后来,他在县衙中当文吏,又因明辨曲直而在当地颇有声望。虽然章溢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学者,但是他似乎没有留下任何著作。

一、章溢学识渊博深受官员赏识

章溢在早年便成为了学识渊博且交际广泛的学者,精通宋代理学。及冠之前,他师从于元朝的退休官员王毅。据宋濂称,王毅对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谈论,令人百听不厌。

他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按照自己的原则谨慎行事。在写文章时,他讨厌无病呻吟的文风,而专注于重大问题。学有所成后,章溢拜别王毅,慕名前往附近的文化中心城市一:金华。

在金华,他结识了一位元朝官员,成为他的幕僚。后来,该官员调往陕西,章溢一同前往。途中,一种突然的预感,促使他选择了回家。

当他到家之时,发现自己的父亲正卧病在床。父亲去世后,尚未安葬,一伙强盗突然洗劫了他们的村庄,并放火烧了整个村子。

章溢无力控制火势,直到大火将要烧毁他父亲的棺椁。在这件悲惨的事情之后,章溢在附近的龙渊修建了自己的新家。

并且,成功劝说长期分住的兄长们都搬来与他同住,以便帮助照顾老母。在 1348年至1360年间,元朝政府在浙江地区的统治愈发艰难。

浙江沿海的大部分地区都被方国珍的地方政权所控制。在内地,树木丛生的山坡又为当地的土匪武装突袭那些位于狭谷中的乡镇提供了掩护。

与此同时,该地区也遭受着来自西部、北部和南部的农民起义军的威胁。由于元朝政府拆除了绝大部分城市的城墙,这就给防御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浙江沿海万户府的主要正规军不得不调往北部去解除朱元璋和张士诚带来的更大威胁。所以,浙江的地方官员可以自由支配的只有那些自行招募和训练的乡兵。

章溢周边地区的纷乱,只是已经蔓延至整个帝国的社会动乱的一个缩影。他发现即使仅仅是为了维护家族和本地区的利益,也有必要站在元朝政府的一边来对抗叛军和强盗。

这个时候,他又受到了另外一个官员的赏识。1352 年,徐寿辉的起义军进入浙江,其中的一支军队从西面袭击了杭州,另一支军队则从南面进攻处州。

当时,处州是由石抹宜孙来负责防卫。浙江的石抹家族自称为契丹人,祖上曾追随成吉思汗;其后人继续为蒙古效力,并世袭沿海万户,府邸在台州。

石抹宜孙爱好学术,当他的弟弟石抹厚孙长大成人之后,他便将爵位让与了弟弟。在1352年退职之后,石抹宜孙组织了一个杰出的浙江学术团体。

其中有章溢、王毅、刘基、宋濂、叶琛和胡琛。据刘基称,作为这个群体的首领,石抹宜孙在处州百姓中获得了相当高的威望,以至于他们将其视作神明。

一件特别的事情使得章溢投到了石抹宜孙幕下,起义军入侵处州时,章溢的侄子被抓。章溢提出要用自己替换侄子做人质,起义军欣然接受。

因为他们知晓章溢的名声,并想让他加人到他们的事业当中。在夜幕降临之后,他骗过守卫,最后逃走。返回龙泉后,他立刻组织乡兵来攻击这批起义军。

这时候,石抹宜孙出现了,章溢便成为了他的幕僚。在成功地收复起义军占领的地盘之后,章溢和石抹宜孙都选择了归隐,章溢回到了龙泉,而石抹宜孙回到了台州。

1354年,石抹宜孙受命镇守台州时,被叛军围困。章溢得知此事后,重新召集乡兵帮助台州解了围。附近的宁海闹灾荒,石抹宜孙派章溢从台州前去赈灾。

当他发现富户们囤积粮食后,便强迫他们交出部分粮食用于施济。同时,他也得到了大量僧庙的援助,设立粥棚,喂给那些过于虚弱而无法养活自己的人。

办完此事后,章溢回到了处州,却发现这里也遭受着同样的灾荒,并且受灾情况因为富人的屯粮而更加恶化。

章溢便用自己的一些田地换来粮食,并将它们分发给需要者,其他人也纷纷效仿章溢的善举。这时候,农民武装起义迅速扩散,处州府的每个县都遭到了进攻。

龙泉知县宝忽丁非常贪婪暴戾,以至于百姓纷纷投靠当地的起义军,最后将他赶走。章溢和王毅出于责任感,带着乡兵重新夺回县城。

对于这一义举,浙江省给予了丰厚的物质奖励。局促不安的宝忽丁害怕他会因为自己的失职而遭到惩罚,转而反攻元政府,派人刺杀了王毅。

二、章溢的军事才能

1357年,已升任浙江行枢密院判官的石抹宜孙返回处州,并且他的兄弟石抹厚孙统率着驻扎在金华的军队。

章溢此时也加入了石抹宜孙的行列,率军直捣丽水县中的贼匪老巢,摧毁了他们的营寨。当金华东部诸县受到起义军的袭击时,石抹宜孙便派他和胡琛前往平定。

然而,1359年1月,金华落入朱元璋之手,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石抹宜孙从处州出兵支援,最终兵败被俘。

这样一来,朱元璋便掌控了浙江省的中心地区,并从水旱两路夹击处州。章溢最后放弃抵抗,将乡兵的领导权交予自己的儿子张存道,自己退隐到龙泉的匡山。

然而,10月份处州陷落,章溢随同石抹宜孙逃往福建。在那里,石抹宜孙组建了一支新的军队,试图重新夺回处州,结果在次年夏兵败被杀。

章溢和胡琛都未随同石抹宜孙出征,因此躲过此劫。尽管章溢在1360年之前的数年里一直进行着镇压反叛和土匪的军事活动,但是他从未接受过元朝政府的官职任命。

一方面,他所统领的军队是从本府自行招募的乡兵;另一方面,他和石抹宜孙保持着非官方的关系,只是充当他的幕僚,而非正式任职。

他的所作所为,长期以来都受到了元朝政府的肯定,并且不断授以官职来作为嘉奖,其中包括浙东都元帅府中的重要职务。但是,章溢始终是辞而不受。

如今,他逃难到福建,朱元璋派人来访。尽管当时石抹宜孙还在战场上与朱元璋作战,他还是同意了在1360年3月和刘基、宋濂、叶琛四人前往南京拜见朱元璋。

最初,章溢受命担任营田司佥事,巡视浙江和两淮地区遭受战争灾难的农田,在这些地区协助重新分配荒废的土地,并按照合理的比例对农田征收赋税。

1363 年,浙东设立提刑按察使,章溢被任命为按察佥事。在这里,章溢和胡琛再次成为同僚,后者当时已在布政使司任职。

正像他曾经在元朝统治期间所做的那样,章溢再次致力于社会秩序的恢复工作。他派遣乡兵镇压残留在山林中的贼匪,并且通过改善百姓的生活困境,来消除滋生社会动乱的根源。

由于职责所在,章溢回到自己的家乡处州。当时主管处州府军民事务的胡琛被召回都城面君,并于1364年远赴温州征讨方国珍。在此期间,章溢代替胡琛来管理处州事务。

他充分利用这些机会鼓舞士气,包括分发粮食以及填补水利官员的空缺。不过,在1364年末,章溢又被调往新成立的湖广按察司任职。

他调查了当地的具体情况,鉴于该省北部毗邻元朝统治,他劝说朱元璋分兵屯田,借以确保省内安全。1365 年夏天,浙江出现了新的麻烦,章溢又被调回浙江。

该年7月,在远征福建陈友定的过程中,胡琛兵败被杀。这次战败以及胡琛的被杀使得处州百姓陷入惊慌之中,他们担心元朝军队会从南方入侵。

章溢被重新任命为浙东按察佥事,前往处州安定民心,同时部署防御工作。章溢不久前正被弹劾在湖广和浙江两地任职间贪污腐败。

因此这次工作调动,对章溢来说是一件幸运之事。他的朋友刘基曾向朱元璋进言,为他辩护,同时也许他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也发挥了些作用。

当他返回处州时,发现匪盗再次兴起,他便指挥自己的乡兵摧毁营寨,俘获并处死了叛乱的首领。1366年3月份,龙泉和庆源的西南部遭到当地匪盗和福建元军的联合攻击。

浙江省的正规军当时正在福建西北的战场上作战,这样一来,这边的防御重任又一次落在了章溢的乡兵身上,他们迅速在战略要地围出了一道栅栏堡垒。

龙泉县的县城周围也迅速营造了一道木头城墙。由于这些措施,发动进攻的军队只好撤兵。成功防守住了处州之后,章溢便把精力放在了平定浙江东南其他地区的叛乱上面。

由于这些功劳,章溢再次被嘉奖,于1367年11月1日被提升为浙东按察副使。在此期间,他还为处州百姓做了许多善事。

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理当地,章溢巡查当地税收并揭露其中的腐败。并且,他还先后多次拒绝赴闵军队以及海船建造对当地物资的征购。

朱元璋想让张存道统率的乡兵在完成了福建的任务之后参加北伐,在这一件事上,章溢又一次勇敢并成功地拒绝了朱元璋,他认为这违背了当初允许他们返乡的诺言。

为了补偿此事,章溢建议朱元璋将原先参加过叛乱的百姓编入军籍,来提供必要的战斗人员。

三、总结

章溢给处州带来的最大福祉应是他经过争取,最终将当地的粮税恢复到了原来的一万三千石。由于军事需要,当地的粮税被增加至十倍。

到了1367年,当地的军事应急情况似乎已经结束。在家乡,章溢修庙祭奠王毅和石抹宜孙,出资修建了书院,并捐出自己的一些田地作为公共墓地。

他代表全族,重修了祖先祠堂,并捐赠了更多的土地。章溢和他的一些同僚不管是在地方任职还是在朝廷任职,他们都未曾远离过朱元璋。

1368年或1369年,章溢在都城停留了数月后,返回家乡,得知自己的母亲已病逝。到如今,他已经听任死亡的逼近。

不顾家人反对,章溢执意亲自运送石头,给母亲修建坟墓。当时,他的身体十分虚弱,或许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

明朝季世,弘光帝朱由崧在1644年8月份追赐章溢谥号为“庄敏”。章溢有三个儿子,长子章存道官至处州卫指挥副使,幼子章存厚在太子宫中任一个荣誉官职并娶胡琛之女为妻。

1 阅读:3

小魏档案聆听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