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者
邱ziyi
本科学校及专业
东南大学 建筑系
录取院校及专业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Design for interaction(选择)
香港理工大学 Intelligent Systems Design (MDes)
爱因霍芬理工大学 Industrial Design
伦敦大学学院 Disability,Design amd Innovation
爱丁堡大学 MA Design Informatics
圣安德鲁斯大学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诺丁汉大学 MSc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约克大学 MSc in Human-Centred Interactive Technologies
邱同学录取Offer,真的都很不错!
我还喜欢建筑,但是得转行了其实是大二下的学习让我开始探索其他行业的,大三上就明确了。
我觉得大家考虑得最多的事情是未来的收入问题和生活质量,而不是不喜欢建筑了。
这个行业本身的市场的确比较饱和了,而且对于毕业生刚入职来说熬夜加班等力度较大,薪水较低,可能大多数人很难接受。所以我觉得转行更多是行业本身带来的生活质量不高,让真正喜欢建筑的人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
对于建筑设计,好像只能说我不讨厌,属于一个也能学但是没有热情的专业。大二下的专业课逐渐从随便涂涂画画式的想象转向了更为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课题带我的老师提出的要求让我觉得教学中的设计过程与最终建筑使用者的体验过程匹配度很低,很多时候成了建筑师的一厢情愿(你的一厢情愿还得不到甲方的认可哈哈),设计的出发点其实没有可靠的支撑,让我对我做的设计失去了底气。
所以我会在想这个设计好像没有什么意义,从而失去了一些深化方案的激情与动力。
差点挂科,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为了转专业,在学校课程选择上,我也有意识的去选择一些和未来方向有关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了很多的收获。
最大的收获两个。一是改变自己的未来一定要有勇气去做,二是做不好要勇于承认并且调整心态。
选不同的选修课其实帮助我在建筑设计之外了解了许多感兴趣的知识,也为日后申请做的课程描述提供基础。我想转的方向是人机交互,所以和WellDesign老师沟通过程中决定选一些社科类和编程的课程作为辅助,如果校内直接有与交互相关的项目也尽量参与。大多数选修课还是比较好过关的,甚至帮我拉了一些低分,但是编程不幸选择了人家软件学院的课,把自己不适合纯理科的脑袋搞的很头疼,最后去考试因为两个校区的信息差,我甚至不知道可以带教科书lol,闭卷做的,最后那60分显然是老师捞的,真是很感谢。
经此一役明白我做不了纯技术导向的工作,也算是有了更清晰的定位。
我评价自己是一个比较喜欢亲自动手到处试试的人,主要是喜欢去探索一些没体验过的事情,也很很喜欢商店或者景区里各种有互动性质或者明显为使用者考虑的设施。除了实体也是一个二游网瘾人,热爱探索不同游戏的手感反馈以及作为玩家的心路历程。最开始看到的交互很多还停留在UI方向,但和思维姐聊过之后发现还有这么一个方向与我自己热爱的东西有着交大重合,这就是HCI。
两端科研经历实打实的帮助与其说他们在我的简历上留下的痕迹,我更愿意称这两段经历给我个人的处事能力和心理素质带来了较大提升,用我的话讲他们像是充满惊喜的大冒险。
同济实验室参与的是一个Web3项目的启动过程,完全0知识0经验进去,中间跟着学长学姐一起探索跨时区开会聊天,认识了很多特别厉害也特别有意思的人,后面HCIX的论文项目也是一个学长看到之后知道我想去相关方向推荐的。
我非常享受与新的人相处,当然这不是因为本人是否是社牛,而是单纯觉得不同的人脑子里不同的思维逻辑和想法非常有趣!那段时间也非常喜欢看一些社会学人类学相关的东西,加以自己的思考去尝试理解他人的行为与感受真的很酷,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想做人机交互的理由之一,就是喜欢与人相关的研究。
HCIX项目一个是宝贵的科研经验,是一个远程合作的心理抗压锻炼。我对这个领域的论文研究和论文写作经验是完全没有的,所幸老师也是带着我们一步一步来的,三个月的时间从立项到实验设计,招募参与者,数据收集和分析再到递交初稿,过程中我还在考雅思和天津线下的实战营,回想起来真的超级忙。
后面一审过了之后进入修改阶段,也是最辛苦的一个阶段,我那时是作品集卡壳,大四上结课作业和论文这边队友出现的各种问题,中间还赶上了一次发烧40度的流感,确实是有点崩溃但自己还是努力平衡,降低部分要求后度过了艰难期,过程很难细讲但是真的非常抗压!好在递交后在一月份收到了论文被会议接收的好消息,很惊喜自己第一次自己觉得不太完美的科研项目能收获这样结果。
作品集的准备就是探索与试错作品集的几个项目其实印象都很深刻,他们来源于初期的探索与试错,线下实验设计与原型搭建和过程中与队友的合作。
作为转专业的学生,我一向把自己的位置放的比较低,对比在本科建筑课程中与老师的多次对峙和“屡教不改”,我更多选择倾听与反思。没有编程基础就学,没有原型搭建经验就创造性地用不同材料尝试,感觉自己一路都是现学现做的状态。
实战营项目测试
老师们全过程中都相对温柔,给我很多自己思考尝试的时间与机会而不是填鸭教育,当然与很多机构不一样,如果有问题的话老师们几乎“随叫随到”,放养失踪是不可能的,非常喜欢WD这一点,真诚真心。(当然你侯老师还是十分犀利的,但这也让我那段时间脑子转得比较快)
作品集项目
我也十分感谢两个合作项目的队友。我真的很喜欢与新的朋友合作,因为人总是能因不同的思维和行为逻辑带来精彩的合作,磕磕碰碰都是正常的,但我收获的是能运用于更远的未来的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团队是真的需要运营的,我也很喜欢团队内部各施所长的感觉。
能拿到梦校,离不开我的稳定心态代大对于理工科来说是绝对的强校,本科阶段早就听过这个名字了。梦校梦校,被录取那一刻是真的很像在做梦,甚至说也不知道对方看上了我自己什么哈哈哈。后来复盘的时候,也正如我上面回忆的那么些经历,也会感觉自己配得上这里:还是那句话,有改变自己未来的勇气与积极的行动很重要,过程中收获的那些无形的东西比这个结果更为可贵。
身边也有不少不愿意继续再学建筑的朋友,但心态上的确不够稳定,也不够坚定,很多人止步于想法。我觉得我的自信和平稳的心态离不开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爸妈对我的教育与培养。不开玩笑的,没有任何一次考试的失利他们会给我压力,更多时候焦虑到无措的会是我自己,而他们是站在我背后一直支撑着我的人。
“你才多大岁数,有什么事情能算得上天塌了解决不了的?”这句话让我每次遇到事情都会更加平静地去看待。老师毙方案,结课考试,设计赶图,小组合作...每一个身边同学喜欢不停念叨互相诉苦的事情我多数情况下自己消化掉了,而每一次成功的“渡劫”让我更加坚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有点良性循环的意思。在做计划这方面我只擅长做框架性质,比如大概知道自己本科课程努力程度和转行相关事情努力程度的平衡点就行,剩下的事情就是做好当下的事情了。
给其他跨专业学生一些建议一定不要一碗水端平哈哈,因为多数情况端不平也没有必要端平。
认清自己到底要什么主动放弃或降低其他标准是我给自己省事的秘诀。
在这方面我是个唯结果论者,面子问题根本不重要,评判标准是假设xxx成绩差到xxx程度对我的绩点影响有多大,就这一门课这么差的话能不能接受,能接受立马扔掉。当然也可能是我自己专业的特征,很少有课程分数会低于85,所以也大多数时候我很能降低自我要求lol。
但是同样,作为转专业的学生,如果我们能有一个比相关度更高的本科专业同学更美丽的绩点也是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亮点,所以在不过于勉强自己的情况下,我还有这么一个标准:目前均分如果是在85分上下那么维持就好,太努力也没有用,但如果是在89分上下我要拼一把90。也真的很佩服最后两年的自己拼到了那个分数。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HCI、交互留学、作品集等详细信息,建议联系小助手——welldesignedu。他们将能够为你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