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是什么样的?英雄的美与丑,相貌决定命运?

历史安利官 2024-11-04 13:55:14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小说塑造了无数令人难忘的英雄形象,他们勇武过人、智谋超群、忠义双全,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这部小说就是《三国演义》,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威震四方的武将们。

究竟是什么样的特质,让这些武将形象如此深入人心?他们的武艺究竟有多高强?

“武将”身份

武将是古代的军事将领,他们凭借武功服人,指挥行军作战,是对军事行动承担重要责任的统领人物。

成为一个武将的前提是拥有高强的武功。

《三国演义》的背景是乱世,战乱背景下大部分人物都会武功,但会武功并不代表其就能被称为武将,例如刘备、周瑜等就不能被归类为武将。

作为武将,武功必须是其整个人物形象之中最突出也最重要的特点,是他们为人主赏识并扬名立万的根基。

因此,界定武将身份的标准就是要看小说是否重点描写了人物的武功。

小说中,一部分武将得到重点刻画,是推动情节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如关羽、张飞等;而另一部分相对平庸,主要作为高级武将的陪衬,比如颜良、文丑,其出场的主要意义就是衬托关羽的形象。

由于武将的身份界定有一定的标准,小说在刻画武将形象时又详略有别。

针对《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形象进行赏析,侧重点应当摆在那些武功突出且为小说所着重刻画的良将身上。

武艺超群

在《三国演义》中,优秀的武将往往在武功、谋略和忠义精神方面都能表现出非凡的风采,这是小说中武将形象的普遍性人物特征。

在《三国演义》中,一名良将往往一出场就被赋予了异于常人的勇武特征,这种特征可以直接表现在对人物的肖像描写上。

例如,关羽“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一副如狼似虎的武人形象;又如赵云“浓眉大眼,阔面重颐”,马超“虎体猿臂,彪腹狼腰”,通身都是少年英雄的阳刚之气。

以外貌描写来烘托人物武艺高超的典型是吕布,作者将其服饰武器等从头到脚详细描写一番,最后赞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仅仅一个亮相就突出了他的不凡。

优秀的武将不只是外貌非凡,在力量之大和技艺的娴熟上更是夸张。

曹操的亲卫典韦与许褚力大无穷。

典韦能逐虎过涧,将八十斤双戟运使如飞,小说第十回中典韦展示武功时,“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曹操遂呼典韦“古之恶来”。

许褚能手扯两牛尾倒行百余步,在战场上手脚兼用,一人驾船保护曹操,第五十九回中裸衣斗马超的场面更是引人慨叹,战后众人皆称许褚为“虎侯”。

武将的武艺技巧则可以表现在箭法上,比较典型的是吕布和黄忠:正因吕布对自己的箭法有十足的信心,才敢以辕门射戟来教袁术和刘备两家罢兵;黄忠则依靠自己百步穿杨的箭法,射中关羽盔缨,报了关羽不杀之义。

在战场上,武将最过人之处是其万夫不当之勇,一名武将的成败甚至能决定整场战役的胜负。

水镜先生司马徽曾评价“关、张、赵云,皆万人敌”,虽然夸张但也确实符合小说对这三位武将的描写。

关羽斩华雄时,“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以一人之力速战速决的本领何其神勇,一时大振了十八路诸侯的锐气。

张飞在当阳长坂坡独立阵前,一声大喝,吓得曹军不敢近前,敌将夏侯杰当场“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同样是在当阳,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血满征袍,威不可当,乃至引起了曹操的觊觎。

有万夫不当之勇的不只是关、张、赵,其他阵营也有能以一当十的猛将。

譬如张辽威震逍遥津:面对东吴十万大军,张辽放下私怨,团结李典、乐进共同迎敌,逍遥津一战后,东吴“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又如丁奉雪中奋短兵:当司马氏趁孙权驾崩起兵攻吴,丁奉只率三千人迎敌,魏兵嘲笑不已,可丁奉却率军携着短刀一跃上岸,砍得魏兵措手不及。

其实《三国演义》中的大小战役均离不开武将间的对决,基本上当某一位武将占了上风,将对手斩杀,其身后的阵营便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一员武将一旦具备了超群的武艺,他便拥有了立身之本,能够为君主所赏识,带来建功立业的机会。

有勇有谋

战斗中的智谋可以为武将形象锦上添花。

武将的智谋可以分为小智慧和大谋略,小智慧在小说中随处可见,如“拖刀计”“回马枪”等,多数情况下是由一名武将诈败,诱敌跟随,趁敌不备一击制胜,第十二回中曹洪与何曼、第六十五回中魏延与马岱的交手都是如此。

武将的大谋略有时能决定战争的走向,张飞多次用计慢敌之心,击败强敌,攻蜀时用“假张飞”之计为刘备阵营生擒了老将严颜。

天荡山一战,诸葛亮激黄忠、严颜往战张郃,后二人果用骄兵之计夺了天荡山,为后来定军山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又如关羽的水淹七军,在与庞德作战时,关羽登高远眺观察地形后,备好船只水具,借着秋雨连绵襄江之水泛涨的时机,水淹山谷,变陆战为水战,保了荆州一时无虞。

义胆忠肝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往往是忠义并存,可以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三国演义》里能践行忠诚的武将十分普遍,各个阵营均有这样的忠将,有些武将的忠良事迹催人泪下,比如典韦之死:面对张绣的突击,没有任何防备的典韦拼尽全力掩护了主公曹操,最终死于枪林箭雨之下,曹操为之痛哭,称自己折了子侄,都不及典韦之死令之悲痛。

又如东吴的周泰,为救孙权数次冲入敌军,“左右遮护,身被数枪,箭透重铠”,战后孙权泪流满面,令其一处伤吃一觥酒,将周泰灌得酩酊大醉。

更不必说赵云不顾安危几番冲突,只为搜救刘备妻小的事迹。

三国武将中不乏忠心事主之士,而忠义两全的武将形象则更为高大,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关羽。关羽好读《春秋》,深明大义,他对刘备既有君臣之义,又有兄弟情谊,两种情感的叠加让他誓死追随刘备。

历史上关羽投降曹操本是一大污点,只是他探得刘备消息立即回归的行为确属忠义之举。

小说为了拔高关羽的形象,虚构了约三事的情节,第一条“只降汉帝,不降曹操”的原则便一下令关羽具备了儒将风范。

关羽之义不只是对汉室与刘备,在华容道面对狼狈不堪的曹操军队时,关羽念及旧日恩情,又不忍欺凌曹魏败军,故放之去,这正是其“恩怨分明,信义素著”的体现。

择主而事

《三国演义》推崇武将的忠义精神,但不推崇愚忠。

小说在刻画武将时处处透露着“良禽当择木而栖”的观念,作者认为武将应当有长远的目光,学会明辨是非,认清局势,选择值得效忠的人主。

同样是几度易主,吕布见利忘义,卖主求荣,被称作“三姓家奴”;而赵云的选择则取决于主公本人是否贤明而能成大事,他看出袁绍和公孙瓒均非英雄,直到归顺刘备时才感慨:“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

和赵云相似,黄忠、张辽、太史慈等武将无不是感受到了新主的诚意,见证了那些英主的强大实力,认为只有投降新主才能更好地建功立业,实现个人价值,才最终做出了明智的抉择。

可见《三国演义》在赞扬“忠臣不事二主”思想的同时,对降将也给予了相对公正的评价,对见风使舵反复之人予以否定,对弃暗投明识时务的俊杰予以肯定,表明忠君和择主并不冲突。

结语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不仅大多武功高强,智勇双全,义胆忠肝,有着非凡的风采,而且性格形象各异,姿态万千,完美地展现了小说崇尚忠义、呼唤英雄的内涵,不但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还弘扬了英雄精神和阳刚之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