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与马山县紧邻的瑶族乡,史上曾是古零土司的辖地

巧云聊旅游 2024-08-23 17:27:49

南宁市管辖的区县有3个瑶族乡,分别是马山县的里当、古寨瑶族乡,还有就是上林县的镇圩乡。3个瑶族乡都有共同的特点都是革命老区,红色革命老区,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是贫困山区里的小乡。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制约3个瑶族乡的发展空间,不过3个瑶族乡却是外界未解而且很神秘的地方,上次写过里当瑶族乡,本文写另外一个瑶族乡,这个瑶族乡就是位于上林县、马山县与来宾市忻城县交界的镇圩乡。

镇圩乡位于上林县的西北部,距离县城43公里,镇域面积为1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2.6万余人。明朝嘉靖年间设圩,因街圩建在三清镇旁边因而称之为镇圩。镇圩的名字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当时的镇圩境遇属古零巡检司。古零巡检司旗下设镇,想来当时的镇并不是行政单位而是军事单位。

镇圩乡地处山区,自古就是蛮族反朝廷的核心区域,若不是明朝时期王守仁带领明朝众将士前来镇压地方势力作乱,还有八寨蛮族起事,想来就没有后来的古零巡检司,镇圩想来也就是一处默默无闻的过路街。镇圩乡最让人引人瞩目的则是近代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因地理位置的原因成为革命活动额圣地,并且还在南宁3个瑶族乡中的古寨乡产生共产党建立的隆夷县。

镇圩乡村民自古就是勇猛好斗,而且经常起兵作乱,为削弱地方势力,民国初期就将原古零巡检司的地盘给瓜分开。原属古零巡检司的镇圩、西燕、塘红、澄泰、大丰、三里等乡划归上林县。若不是当年古零巡检司被拆分,隆山县的地盘会更加的庞大,镇圩乡则是跟马山县混而不是跟上林县混。不过现在挺好,要是跟马山县混,可能都没能像现在这么好。

可能是历史上曾是古零巡检司管辖的原因,感觉镇圩乡这边对马山更有归属感,好比如说镇圩乡就有公路连通马山县的加方和古寨两个乡。要是再往前捋,解放前夕成立的隆夷县不被解散的话,镇圩乡极有可能是隆夷县的一份子。都怪当时革命力量太薄弱,隆夷县还没成气候就被反动势力给剿灭了。隆夷县,或许当地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隆夷县的县城位于古寨乡,关于隆夷县的历史往后有时间聊。

民国初期的镇圩为团,亦称为镇圩团,团在当时并不是军事单位,也不是纯粹的行政单位,而是军政于一体办事机构。团亦称之为乡团,乡团的最高长官不仅是乡长,亦是民团的团长,同时又兼任地方学校的校长。民国时期的乡团不可谓是军政教于一体的大员,几乎能跟土司制度时期的土司们有一拼。当年的乡团不仅有高度自治权,还有杀生权,如是再有世袭权,想来当时的社会制度又得后退几十年。

可能当时的民国政府也意识到将权利下放到乡团不大合适,要是原古零巡检司所管辖下的乡团集体造反,国民政府可能吃不消。为防止乡团权力独大,国民政府撤销乡团制转为乡级制度。乡长由县长任命,权利释放权归县所有。镇圩团在民国22年(1933)改为镇圩乡,解放后镇圩乡保留建制。

1958年镇圩乡改为镇圩公社,可能是当年镇圩乡的人口基数和经济总量不足,1960年并入西燕公社。西燕是上林县西区区公所所在地,解放后改为西燕区,当时的县管区,区是副处级单位,区长可跟县里的副手平起平坐。可能是年轻人太给力,人口增长非常快,1969年西燕公社又析出镇圩公社,1984年镇圩公社改为镇圩乡,不久更名为镇圩瑶族乡。

镇圩瑶族乡,说是以瑶族为主,但境内的民族主体仍旧是壮族,2.6万余人中有1.4万余人是壮族,1.2万余人是瑶族。镇圩乡改为镇圩瑶族乡,明明是壮族多于瑶族,为何起名瑶族乡,实在不理解。不过比里当乡好,起名镇圩乡壮族人口和瑶族人口几乎是对半,里当乡2.2万余人中仅有0.6万余人是瑶族也叫瑶族乡,是不是觉得更加的不可思议。

游玩上林县还有更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里的庙宇不叫庙而叫社。为何将庙叫做社,实在不理解。游玩忻城、上林、马山有个奇怪的现象,三个县紧邻的地方,大多数的庙都叫做社,感觉这一带称之为社跟古零巡检司先民们举办的公益节有关。公益节并不是为社会公益而举办的节日,而是为纪念古零巡检司首任土司覃益。这一带把庙叫做社,莫非这一带即便各归属的县市不同仍旧摆脱不掉古零土司根深蒂固的文化?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 阅读:0

巧云聊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