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复苏,仙缘觉醒,一部横空出世的修行著作,再次重启仙道之门

小胖文化 2024-03-20 02:35:19

导语

传说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修行文明曾一度辉煌到极点,甚至衍生出了我们眼中的神话世界。

然而只可惜,鼎盛的繁荣过后,就是无尽的凋敝。生死轮回,成住坏空,是这世间万物都无法逃脱的规则和宿命,包括文明的发展亦是如此。

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切都将无可避免的走向终点。法灭经毁,灵气枯竭,修行者已经逐渐变成了传说中的存在。

可是就在关于修行的传说即将绝迹的时候,却有一位天纵奇才从古人留下的万千经卷当中,悟出了灵气复苏的秘密。

今天我们要聊的主题就是——灵气复苏。

这四个字可能听起来有些玄幻,但事实上,离我们并不遥远。而关于灵气复苏的秘密,就隐藏在我手中的这本当代修行奇书,《呼吸之间》里面。

这本书已经跟大家聊过好几次了他的作者,这可以说是一位离我们最近的修行界的奇人,名字叫做李谨伯。

关于李老先生的资料,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查一下,在这里我们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

灵气复苏的秘密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极其原始的能量,它是3000大世界共同的根,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得益于这种能量的幻化。

而这种能量就是我们所说的灵气。但问题是,这种能量一旦幻化成具体的形态,就会失去先天独有的灵性,从而转变成物质层次的各种后天属性。

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修行者,都在努力探索,如何从后天状态返还到先天状态的方法。因为这样做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为了在自己体内,实现传说中的灵气复苏。

这种感觉就像是现代科学领域当中所说的质能转换,物质在不断分解的情况下,能够转换出巨大的能量。

这其实也是一种后天反先天的现象,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转化出的能量,依旧还属于后天的物质层次,而没有达到真正的先天状态。

换句话来说,就是人类设计的这些科学仪器,其实还依旧远远比不上自然形成的生命体系。

也正因如此,古时候的道家修行者,才会将人体的生命系统,当作能量转化的装置,用来实现这个无比复杂而且精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修炼者需要用意念配合呼吸,先把人体从外界吸收的五谷之气,转化成内在的精纯之气,然后再以元神之光淬炼,去除掉后天杂质,最终才能转化成精纯的先天之气。

不过由于这个时候的能量,已经完全脱离了物质层次的属性,因此便不能再叫做气,而是应该称其为炁。

这种炁普通人用自己的意念根本无法直接感应,因为它已经超脱了有形和无形的层次,像老子所说的大道一样,是一种无法描述,不可思议的存在。

正所谓:呼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如果想要存留住体内的这一缕灵气,修行者就必须完全放开心神,不想不念,不去刻意引导,更不要试图去掌控。而是要任其自然运行,进入人体的中脉之内。

中脉是人体所有气脉的核心,同时也是一条介于有形和无形之间的能量通道,从人的头顶一直贯穿着会阴。

在这条能量通道之上,分布着九个极其重要的关窍,从上到下分别是:

位于头顶正中心的灵窍,以及处在人脑正中间的泥丸,还有口腔后面的玄膺——此为上三窍。

再往下是喉咙处的12重楼,以及胸窍和绛宫这是——中三窍。

之后便是黄庭,玄关,会阴,这是——下三窍。

古人在修炼大道的过程当中,所经历的所经历的采药结丹,结胎脱胎,沐浴得药,实际上都是那一缕先天灵气,在中脉的这些关窍当中所产生的种种变化。

因此如何打通中脉,也就成了修行路上一道极其重要的关卡。

打通中脉的方法

关于如何打通人体的中脉,《呼吸之间》这本书中一共给出了两种具体的修炼方法,分别是:正身之法和呼吸之法。

传说在距今7000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麓,一位名叫萨达西瓦的年轻人,在外出狩猎时被一场大雪困在了茫茫群山之间。

为了能够让自己活下来,他冒着风雪躲进了一个空旷的山洞。在这里他看到了极其怪异的一幕,一只年老的白猿居然像人一样,盘着腿直坐在山洞中央。

尽管此时的山洞中已经是极度寒冷,但这只白猿的周围,却缭绕着一层淡淡的雾气,仿佛置身于温泉之中。

而且随着他的呼吸起伏,这些白色的雾气也随之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动态,看起来竟有几分神圣的韵味。

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他也开始学着白猿的样子,在洞中一边盘膝而坐,一边调整自己呼吸的节奏。

此后,不知过了多久,这位叫做萨达西瓦的年轻人,也逐渐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种奇妙的入定状态。当他再次转醒之时,外界已过去了七天七夜。

在这七天当中,尽管他并没有吃一口饭,没有喝一口水,但醒来之后的他却感觉自己精神涣散,浑身上下都充满了用不完的力量。

而他回到外界之后,这种神奇的方法也随之在部落间流传开来。

并且由于在修炼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手,脚,肩,腰,颈,眼,口,这七个部位的姿势,因此,这种修行方法也被人们称为——七支坐。

在修炼七支坐的时候,人们首先就是要注意自己的双腿,一定要盘膝而坐。

因为这样可以使人身体内部的气血,迅速朝着五脏六腑当中聚集,而当一个人的气血达到鼎盛的时候,体内的气脉和经络,也就更容易被打通。

接下来需要注意的第二个要点,就是人的腰部。

在打坐的时候,腰一定要挺起来,因为人体当中的所有气脉都是围绕着中脉运行,而中脉又在人身体的最中央。

一旦弯腰驼背,气脉和经络就容易堵塞,轻则修行无效,重则有害身体。

从腰部往上,就是人的肩膀和手臂,在练习七支坐时,肩膀要保持一种放松的状态,双手自然下垂,放到两个膝盖上,或者按照一定的手势结印。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随时刺激到手上的某些穴位,避免走火入魔的风险。

然后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颈部,此时此刻,一定要让自己的颈椎保持与地面垂直的角度。

这是为了让体内的精气,能够更好的穿过脑后玉枕窍,从而与元神相会打开泥丸总窍。

而除此之外,还有需要特别注意的两点就是口和眼,我们之前讲内经图的时候曾经说过,打坐修行的时候,需要用舌尖抵住上颚。

这样做一来,可以接通人体的任督二脉,实现小周天的循环。二来可以让人口齿生津,滋生出能够使人延年益寿的金津玉液,也就是古代修行者所说的长生酒。

而至于眼部的修行则更为重要,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双目微垂,两眼谛观鼻端。就像寺庙当中的佛像一样,慈眉低目,看众生疾苦。这一要诀,后来演变成了太乙金华宗旨当中所说的回光之法。

不过修行者要想真正体验到吕祖所说的金华,光懂得身法的修炼,还是远远不够,这也就需要我们用到更加高深的呼吸之法。

呼吸之法

在庄子大宗师一篇中曾经提到:

凡人之息以喉,真人之以踵。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普通凡人和得道高人最大的区别,其实就在于一呼一吸之间。普通人是以肺部和气管这些局部器官进行呼吸,而真正的得道高人,却是用整个身体在进行统一的呼吸。

正所谓:呼吸之间,生死之道,不知者凡,知之者仙。

当年李瑾伯老先生,也正是基于这一核心理念,才创作出了呼吸之间这部当代修行界的著作。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就有生物领域的科学家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世界上所有动物的寿命,都与其自身的呼吸频率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呼吸越短促,频率越快的动物,平均寿命大多都比较短。而呼吸悠长,频率缓慢的动物,其平均寿命则明显更长。

比如鸡的呼吸频率是一分钟30次,而它的寿命则只有12年,大象的呼吸是每分钟16次,它的寿命就延长到了60年。

至于乌龟的呼吸,一分钟大概只有一两次,它的寿命往往能够达到200甚至是500年。

古时候的修行者,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些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奥秘,并籍此开创了传说中的调息之术。所谓调息,就是指调整自己的呼吸,但与此同时这里所说的息,又不仅仅是指呼吸。

譬如古人所说的这个息字,上面是一个自己的字,下面是一个内心的心,结合起来就是关注自己的内心。

不过这里所说的心,也并非是指心脏,而是指人的精神和意念。可见调息的真正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达到意念和呼吸的高度结合。

正所谓:意气相随,心息相依。

古时候修炼内丹术的修行者,往往将人体视为鼎炉,把人体内部蕴藏的能量,看作修炼内丹所用的大药。

而人的呼吸和意念,就是在炼药结丹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风和火这两大元素。

用意念来掌控呼吸的节奏,实际上就相当于古代炼药师,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变换和把控的火候。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差额呼吸法,这种呼吸法大概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其中第一种形式吸长呼,叫做升阳法。第二种形式则吸短呼长,叫做降阴法。

在这一升一降,一阴一阳之间,就蕴藏着内丹道最深层次的秘密。在一开始修炼的时候,修行者的意念需要守持在下丹田的位置,每次呼吸的时候,整个腹部也跟着一同起伏。

这种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腹式呼吸。然而随着呼吸的层次越来越深,修行者会逐渐从腹式呼吸转为逆向呼吸。

所谓逆向呼吸,就是指呼吸的节奏逐渐从腹部上方转入腹部下方,这个时候也被称作为丹田呼吸,同时也是由外呼吸转入内呼吸的过渡期。

度过这个阶段之后,修行者的呼吸就会变得越来越微弱,因为在这个时候真正起到呼吸作用的,已经不再是嘴巴或者鼻子,而是周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

与此同时,修行者的意念也会逐渐穿过意识和潜意识的层次,进入到象征元神本性的无意识领域。

此时此刻,人的意念和呼吸就会如同水乳交融一般,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若有若无的特殊频率。

这样的状态,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胎息,或者真息。

到了这个时候,人体内的玄关一窍就会自动打开,产生出一股由意念和精气相互交织而成的精纯能量,一举冲开泥丸宫,打通人体当中的中脉。

此后经过胎息的催动,以及元神之火的煅烧,这股精纯的能量,就会被转化为先天的灵炁,自然流入中脉。

而这个过程就叫做采药归炉,同时也被称为灵炁归中。达到这个境界之后,也就意味着修行者已经成功迈出了修炼金丹大道的第一步。从此以后便可以逐步接触到,关于生命的更深层次奥秘。

结尾

我们今天的这期内容,其实涉及到了很多之前从未讲到过的东西。

毕竟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一直都较为敏感,如果说的太过深入,往往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当然相对于那一整套完善而又庞大的修行体系来说,我跟大家分享出来的也不过都是一些皮毛。真正内核的东西都在这本书里,有缘者自可取之。

2 阅读:21

小胖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