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人生的本质,就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然而在生存的同时,我们又必须应对这个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变化。
可问题是面对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人们往往会生出一种由内而外的无力感。感觉自己就像是庄子口中所说的夏虫,看不到四季轮回的全貌。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变化浪潮之中,随波逐流。因此我们渴望认知这个世界的真相,渴望在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找到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
今天我们介绍的古籍,就是《道德经》中所揭示的世界真相。一直以来我们始终认为大道是虚无缥缈,不可描述的存在。
而至于世界的终极真相,也始终是一条让人无法真正探究明白的真理。但是随着一次考古时的意外发现,这个不可动摇的定律,却在一夜之间被彻底的颠覆。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对于大道的认知,才终于走到了原有的正确轨迹之上。
被篡改的《道德经》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工作,逐渐进入尾声。但就在众人都开始松懈,以为不会再有什么重大发现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惊喜却突然来临了。
随着3号墓葬的棺椁被缓缓打开,一片密密麻麻的竹简,随之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而在这层层叠叠的竹简之下,还埋藏着两卷名为老子五千言的帛书,也就是两千年前的《道德经》版本。
但是经过一番仔细的对照之后,人们却惊讶的发现,帛书版的内容和现在传世版的《道德经》,虽然大体上较为相似,但在许多具体的细节上,却存在着极大的出入。
后者对于前者的改动,可谓是颠倒乾坤,篡改黑白。
比如传世版的第14章中写到: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可在帛书版当中,却是: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两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表达的含义却已然是天差地别。
按照传世本的理解,是要遵循古法来治理现代。所谓“祖宗之法不可易”,推崇以先王之礼治天下。
但这样就势必会造成,制度与时代的相互脱节,最终引发社会的混乱。所以老子的本意显然是更加倾向于帛书本的理解,讲究要法随时变,以适应当下之法来治理当下。
此外还有传世版第41章中所写的“大器晚成”,在帛书版当中却是“大器免成”。
大器晚成说的是,一个人只要经受过足够多的磨砺,最后就能终成大器。而大器免成的意思却是,要从人的本性和天命角度出发,成为自己本该成为的样子,而不是强行把一个人塑造成什么样。
一个注重外力因素,一个注重内在本质,两者的境界明显不在同一个层次。
像这样的冲突,在全书当中一共存在着700多处。
而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如今所看到的传世本《道德经》,早已不是当初的本来面目。其中所表达的内涵,也早已不是老子思想的原貌。
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要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版《道德经》当中,来了解道家的真相,解读大道和世界的本源。
道与名的本质“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这两句话,可以说是整部《道德经》的总纲领,其中道是指这个世界的本体,是世间万物最本质的样子,同时也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最微观层次,组成事物的最小单位。
而“名”则是指人们对于事物存在状态的一种形容和描述,其中所包含着一件事物所能发挥的作用。
比如我们所看到的杯子,之所以称其为杯子,是因为这些物质组成了杯子的形态,并且能够发挥出与这个名称相匹配的作用。
所以说《道德经》的主旨,其实就是在研究事物的本体和作用。这也是每个人认知世界的第一步。
那么老子在这句话中,究竟想要向世人传递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其中的玄机就蕴藏在“非恒”这两个字当中,所谓非恒,就是在否定那种永恒不变的状态。换而言之,就是在告诉世人,整个世界始终都处在一种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状态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
无论是最微观层次的本体,还是我们所能感知到的,这些拥有具体形态的事物,都无法逃脱这个定律。
比如一个生命需要经历生老病死,一件事物需要经历成住坏空。这些状态之间的变化,并非一瞬间的切换,而是在无形之中发生的潜移默化。
这些变化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从来不曾停止,不曾间断,但同时又让人难以察觉。就像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何时从一个小孩子长成了大人。
也不知道曾经腰背挺拔的父母,在何时逐渐变得苍老。以及之前放在书架上的一本书,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开始变得微微泛黄。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到处都充斥着这样的变化,甚至包括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也一直都处在这样的变化之中。
譬如朝代之间的更迭,社会制度的转变,以及经济周期的收缩与彭胀。身处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变化当中,我们的内心难免会感到迷茫和焦虑。
感觉自己就像是庄子口中所说的夏虫,看不到四季轮回的全貌。不知道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存轨迹。
只能在变化的浪潮之中,一次又一次的随波逐流,甚至会一度怀疑生命存在的意义。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呢?
这也正是老子接下来要说的重点。
有和无的本质关于如何应对世界的变化,老子首先给我们划分出了两个非常鲜明的概念,就是贯彻整个道家思想的有和无。
正所谓:
“无,名万物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这句话当中所说的无,就是指一件事物还未形成之前的样子。就比如我们之前所说的杯子,在成为杯子之前,其本质是烧制陶瓷所用的泥土。
而泥土的本质又可以进一步的分解,直至分解到不可再分的最微观层次,也就是大道本体的样子。
因此无的真正含义,就是指事物的起源,是一种指向根源的方向,最终所探究的是事物的本体。
而与之相对应的有,则是指事物在生成发展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状态。它所代指的,是未来的方向,最终所探究的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
所以无和有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在探索世间万物的体和用。从无到有,是天道的规则,也是万物生成发展的必然过程,而从有到无,则是探索大道本源的方式。
这也是后世道家修炼者口中所说的:
“顺则凡,逆则仙,只在其中颠倒颠。”
而真正的仙凡之别,其实并非常人所想的那样神秘,而是思维方向的变化。追溯世界本源者称之为仙,探索世间规则者称之为凡。
两者并没有高低之分,而是像老子所说的那样,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就如同大道的阴阳两面。
而至于如何运用有和无这两种概念,老子再接下来也给出了自己的方法: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这两句话的重点,在于一个“欲”字。
欲望,乃是生命本性的萌动,促成一切事物运行发展的本源动力。就像易经里面所说的那样,生生不息是为易。
世间万物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各自本性的萌动,就如同一颗种子会在泥土中发芽,并且最终冒出地面,不断的向上生长。
这是因为这颗种子,本身就具备着一种叫做生命力的东西,这种生命力就是它的自性。而奔涌的河水之所以会从高处流向低处,最终汇聚成一片汪洋。
也是因为自身本性所使然的缘故,以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其实都是根据事物自身的本性演变而来,这就是自然的规则。
而老子所说的恒无欲也,就是让我们逆着万物生成发展的方向,去追溯一件事物的起源,探查其内在的根本。
此即为从有到无,就像道家修炼体系中所说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还无。
对于这个理念,许多人都将其理解为超脱现实之外的修仙之法。
但事实上,其中所包含的精髓,并非具体的术法,是一种能够让人真正接触到大道本源的思维境界。
老子的真实用意,就是为了能够让人从最根本的角度,探究世间万物的本质,括人的生命亦是如此。
而接下来的: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则是建立在原有基础上的一种转变,因为既然已经接触到了事物的本源,那么也就意味着内在的探索已经达到了极限。
正所谓物极必反,既然达到了极点,必然要朝着与之相反的方向去运行。
于是在接下来,便要顺从事物的本性,从根源为起点,按照从无到有的方向,总结其每一步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之后再按照这个规律,推演它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比如这段时间比较火爆的AI聊天机器人chat gpt。
就是通过对人类语言行为的深入分析,然后总结出了其中的规律,并且将之运用到了自身与人类的对话当中。以至于让使用者,感觉自己就像是在与一个真人对话一样。
所以说总结和运用规律,实际上就是在探索大道之用,这个道理无论在任何领域,都能够得到非常完美的体现。
因为无论是人的生命,还是社会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的变化,其实都有各自的来龙去脉。而人们之所以会对这些事物感到迷茫和困惑,无非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理清其中的脉络,
因此也就无法看到隐藏在背后的真相,对此,如果用《道德经》的观念来解释,便是没有真正深入了解事物的体和用。
知道过去通晓未来,我们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就将不再是一片混沌,而是有着一条又一条清晰可见的轨迹。
在这些轨迹当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路线。
结尾其实老子思想的真正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为我们揭示了世界的奥秘或者真相。
而是在于将揭开世界奥秘和真相的方式,转化成了一种无形的思维,并且通过自己所写的《道德经》传递了出来。
所以我们在对待这部经典的时候,绝对不应该将其当成一种固有的知识体系来学习。而是要真正理解蕴含在文字当中的思维,学会如何应对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
或许这就是在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所存在的那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