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职工科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实践中,因企业盲目开展创新活动,让部分职工陷入“被动创新”怪圈。另外,因受各种因素限制,出现专利申报及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提档升级,也让职工的创新热情受挫。(8月16日《工人日报》)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企业最强的核心竞争力。创新驱动离不开全员参与,鼓励和激励企业员工成为创新主体,就能激活一江春水,在高涨的创新热情中让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成果迈上新台阶。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企业并没有因地制宜出台科学而精准的举措,而是为创新而创新,要么采取一刀切的行政强迫方式,要么未根据实际需求配套相应政策,结果让绝大多数员工陷入了“被动创新”的怪圈。
创新取决于多重主客观因素,在主观方面员工应有极强的创新意识,也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才能激发源动力与主动性,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客观方面则取决于外部环境,如创新方向的前瞻性和可行性,政策支持的强弱和是否提供了相应的平台。事实上,真正开展创新并不容易,面临着缺乏创新平台、支持力度有限、专利申报和成果转化难等多重桎梏。从某种意义讲,激活和支持创新就是解除桎梏的过程,解放越彻底则创新动力越强,实际效果越好。
企业需要将创新作为战略重点,就必须合理分配资源,降低创新成本,更好地平衡创新成本和机会,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环境和机会,而不是各种套路化逼员工创新,如此只会适得其反,让企业创新陷入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怪圈。比如有些企业未考虑到员工文化水平,所从事岗位的技术含量等因素,让一线工人写创新成果方案,结果当事人难以胜任;还有一些企业研发团队,让一线职工参与高技术含量创新项目,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后果。
创新创造是一个体系工程,需要企业着眼于细,从方向确定、项目制定、团队搭建、人员培训、资源投入和要素保障等各个方面,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到每个点位和每个环节,继而实现人岗相适,让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积极发挥,尤其要注重用市场化的手段帮助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找“婆家”,助推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的建立完善,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只有让员工发明家实现了“名利双收”,破解了成果转化难的困局,员工创新才会真正春潮涌动,硕果累累。(济南日报 作者:堂吉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