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七律不逊苏东坡,文笔气象不愧唐宋八大家!4首作品见证才华

火云上有诗词 2024-08-06 20:34:38

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二首 其一 北宋 · 苏洵

春入禁城怀旧隐,偶来芳圃似还家。

番番翠蔓缠松上,粲粲朱梅入竹花。

客慢空劳严置兕,酒多无用早成蛇。

相公犹有遗书在,欲问郎君借五车。

苏洵的这首《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二首 其一》以游园为背景,融入了对春日美景的描绘、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学问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联“春入禁城怀旧隐,偶来芳圃似还家。”以春日禁城中的景色为引子,触发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禁城内的春意盎然,让他仿佛回到了那个宁静而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深切眷恋。

颔联“番番翠蔓缠松上,粲粲朱梅入竹花。”则是对西园景色的细腻描绘。翠绿的藤蔓缠绕在松树上,生机勃勃;鲜艳的朱梅与竹林中的花朵交相辉映,色彩斑斓。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生机盎然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

颈联“客慢空劳严置兕,酒多无用早成蛇。”这里似乎带有一种哲理的意味。前半句可能是在说,即便是尊贵的客人,如果态度傲慢,也只是徒劳地摆出了威严的架势(兕,古代犀牛一类的猛兽,常用来象征威严);后半句则可能是以“酒多成蛇”的典故(源自《世说新语》,形容人酒醉后视线模糊,将灯影误作蛇),来比喻过度饮酒并无益处,反而可能误事。这两句诗在轻松愉快的游园氛围中,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尾联“相公犹有遗书在,欲问郎君借五车。”则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渴望和追求。相公(可能指某位前辈或师长)留下的遗书,是宝贵的知识财富;诗人希望向郎君(可能指某位藏书丰富或学识渊博的人)借阅五车书(古代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识渊博),以充实自己的学问。这既是对前人智慧的敬仰,也是对自己学无止境的追求。

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二首 其二北宋 · 苏洵

栽松成径百馀尺,隔径开堂似两家。

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后开花。

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

衰病不胜杯酒处,醉归倾倒欲乘车。

首联“栽松成径百馀尺,隔径开堂似两家。”描绘了西园中的一条由松树构成的小径,长达百余尺,小径两旁则是被小径隔开的堂屋,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这样的布局既体现了园林的精巧设计,也寓意着一种隔绝尘嚣、寻求宁静的心境。

颔联“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后开花。”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因厌倦世事而相聚共饮的闲适心情,以及对春天的渴望与欣赏。他们提前欣赏了尚未盛开的花朵,享受着春天的气息,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颈联“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这里的“寒鹊”或许象征着客人的到来为庭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热闹,而“酒入肌肤忆冷蛇”则可能是诗人在饮酒后产生的一种微妙的生理与心理反应。酒液渗透肌肤,让人联想到冷蛇的触感,这种比喻既奇特又富有想象力,或许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去某种经历或感受的回忆。

尾联“衰病不胜杯酒处,醉归倾倒欲乘车。”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尽管他享受着游园的愉悦与饮酒的畅快,但衰病之躯已无法承受过多的酒量。在醉意朦胧中,他甚至想要乘车归去,这既表现了他对健康的无奈与担忧,也反映了他对游园之乐的留恋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西园景致的描绘与游园活动的叙述,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与复杂的人生体验。在享受自然之美与友情之乐的同时,他也不忘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与内心世界,使得这首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蕴含了深沉的思考与感慨。

送蜀僧去尘 北宋 · 苏洵

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

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

谁为善相应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

拄杖挂经须倍道,故山春蕨已阑干。

苏洵的《送蜀僧去尘》一诗,表达了对友人去尘(一位来自四川的僧人)的深厚情谊与美好祝愿,同时也寄寓了诗人自身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首联“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通过自述自己多年研读《易经》和日夜吟诗的辛苦,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诗歌创作的深厚情感。这里的“膏火”喻指时间、精力乃至生命的消耗,而“愁肺肝”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创作而劳心费神的状态。

颔联“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转折到对友人去尘的评价与期望。诗人说自己不追求世俗所好的绘画艺术(丹青),而是希望像古代君子以香草(芹芷)自喻那样,将自己高洁的品格和真挚的情感奉献给友人。这里既表达了对去尘品性的赞赏,也寄托了诗人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高洁之志的情怀。

颈联“谁为善相应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信念与期待。他认为真正的善言善行不应因不被时人赏识而自弃,因为后世定有知音能理解和珍视。这既是对自己坚持真理的自信,也是对去尘未来能遇到知音、传承高洁之志的期许。

尾联“拄杖挂经须倍道,故山春蕨已阑干。”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诗人想象着去尘手持拄杖、背负经卷匆匆赶路的情景,提醒他要加快脚步,因为故乡春天的蕨菜(象征着时光与机遇)已经快要过季了。这里既是对去尘归途的关切与催促,也暗含了诗人自己对时光易逝、应珍惜当下、把握机遇的感慨。

九日和韩魏公 北宋 ·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苏洵的《九日和韩魏公》是一首在重阳节之际,诗人向韩魏公(即韩琦,北宋名臣)表达自我感慨与敬意的诗作。全诗通过自谦、怀旧、壮志未酬以及深夜独酌等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心境。

首联“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以自谦开篇,诗人称自己晚年才得以拜谒韩魏公门下,却自觉才疏学浅,配不上这样的荣耀。同时,“萧萧华发”与“金罍”(盛酒的精美器具)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岁月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自伤。

颔联“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谦逊与无奈。他觉得自己不配在丞相的东阁中受到延请,只能闲居在太常寺(曲台为太常寺之别称)与学者们共度晚年。这里既有对韩魏公高风亮节的敬仰,也有对自己未能充分施展才华的遗憾。

颈联“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转而抒发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壮志未酬的感慨。重阳节本是佳节,但诗人却常常在忧愁中度过;然而,在偶尔的醉意中,他又能感受到那份未曾泯灭的壮志。这两句诗情感复杂,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坚持。

尾联“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以景结情,描绘了诗人深夜归家、冒雨前行的情景。在寒冷与孤独的夜晚,他无法入睡,只能反复吟诵自己的新诗。这既是对自我才华的一种肯定,也是在寻求心灵的慰藉。通过这一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坚韧。



0 阅读:0

火云上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