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以嫡长子身份被立为太子,地位稳固,为何企图暗杀亲弟李泰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2023-12-22 08:52:46

《旧唐书 列传 卷二十六》:恒山王承乾,太宗长子也,生于承乾殿,因以名焉。武德三年,封恒山王。七年,徙封中山。太宗即位,为皇太子。时年八岁,性聪敏,太宗甚爱之。太宗居谅暗,庶政皆令听断,颇识大体。自此太宗每行幸,常令居守监国。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他的母亲是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皇后,李承乾于唐朝建立的第二年(619年)生于长安承乾殿,故名李承乾,也有“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第二年,尚在襁褓之中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四年后改封为中山王。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李世民随即被李渊立为太子,2个月后,李渊让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继位为帝,是为唐太宗,立即封嫡长子李承乾为皇太子,此时的李承乾才8岁。

唐太宗李世民

按史书的记载,8岁的李承乾思维灵敏,唐太宗很喜欢他,对李承乾着力培养,派萧瑀、李纲、李百药、于志宁、杜正伦、房玄龄、魏征等正直名臣教导及规劝太子,李承乾12岁时,唐太宗下诏,让李承乾在尚书省听讼,如遇到有不服尚书省的判定,可以去东宫上诉,如果还是不服,再由皇帝裁决。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太上皇李渊去世,唐太宗居住在守丧的房子里,不理政事,将政事全部交给17岁的太子李承乾断决,并多次让太子监国,唐太宗的确是把李承乾当成接班人培养的,从听讼到裁决政事,一步一步培养李承乾的政治能力。

《命皇太子权知军国事诏》:皇太子承乾,文过志学,秉性聪敏,频年治国,理务允谐。今欲於东宫平决,朕得尽哀庐室,终其丧纪,望群公卿士,股肱王室。

在唐太宗下达的诏书中,也能看出唐太宗对太子李承乾还是比较满意的,他称赞太子掩饰过错善于学习,本性思维灵敏,这几年治国,处理政务是和谐一致,并希望公卿大臣尽力辅佐太子。

太子李承乾

但是,从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承乾开始不断犯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听从大臣们的劝谏;二是宠信小人;三是做一些荒唐事。

《旧唐书 列传 卷二十六》:及长,好声色,慢游无度,然惧太宗知之,不敢见其迹。每临朝视事,必言忠孝之道,退朝后,便与群小亵狎。宫臣或欲进谏者,承乾必先揣其情,便危坐敛容,引咎自责。枢机辨给,智足饰非,群臣拜答不暇,故在位者初皆以为明而莫之察也。

唐太宗作为历史上有名的贤君,是从谏如流的,唐太宗时期有很多官员给皇帝上谏时,都是直言劝谏的,毫不考虑皇帝的面子,比如魏征,唐太宗本人也希望朝臣维持这种劝谏,以避免自己犯错,同时唐太宗让这些朝臣教导太子,朝臣也以同样的方式向太子劝谏,但太子李承乾不但没有接受,反而极度厌恶,甚至还想杀了这些劝谏的大臣。

李承乾曾经宠信一个叫“称心”的男性太常乐人,与其同卧,唐太宗听说了,直接杀了称心,李承乾得知后很伤心,几个月时间称病不上朝,在宫中为称心树冢立碑祭祀。

唐太宗并无废立太子之意

李承乾还做了不少荒唐事,他很喜欢突厥的生活,经常带着突厥人进宫,并模仿突厥的生活方式,还在宫中布阵模仿交战,以击打刺杀流血为娱乐。

尽管李承乾犯了不少错误,也干过荒唐事,但是唐太宗始终没有放弃李承乾,他多次令大臣规劝李承乾的行为,但效果并不佳,李承乾反而越来越叛逆,他联合侯君集、李元昌(李渊第七个儿子)、李安俨(原李建成部将)、杜荷(杜如晦之子)、赵节(李渊女儿长广公主和赵慈景的儿子)等人密谋刺杀自己的同母弟魏王李泰。

行动还没开始,李承乾手下有个叫纥干承基的部将被捕,因为牵涉到齐王李祐的谋反案,纥干承基为了自保,把太子李承乾准备刺杀李泰的计划全盘托出,唐太宗得知后,命令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等人审理,结果证据确凿,太子李承乾被废,贬为庶人。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唐太宗嫡长子的太子李承乾,地位稳定,唐太宗又没有废立太子之心,他为什么要密谋刺杀自己的亲兄弟李泰呢?

1、贞观十年后唐太宗喜欢魏王李泰超过了太子李承乾。

魏王李泰

李泰是李承乾的亲弟弟,唐太宗见李泰长得胖,于是特别下旨准许李泰入宫参拜可以坐轿子,这是皇帝给的特权,李承乾的脚有疾病,都没有这个特权。

唐太宗给予李泰府邸的物资与钱财超过了李承乾的太子府,这又是区别对待,一个藩王的待遇超过了太子,换了任何人是太子,都会感到不安。

由于李泰聪明,有文学才能,唐太宗允许李泰在魏王府开设文学馆,当年唐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也在秦王府开设文学馆,大肆招揽天下名士和人才,这触动了李承乾敏感的神经。

皇帝宠爱自己的儿子无可厚非,但是立了太子之后,就应该与其他儿子保持距离,待遇不能超过太子,唐太宗虽然是明君,但在对待自己儿子的态度上仍然不够理智,让李承乾和李泰都产生了错觉,李泰认为自己受宠,只要好好表现,就能当上太子,李承乾认为父皇开始喜欢弟弟李泰,有可能会废除自己的太子之位。

唐太宗宠爱李泰导致李承乾不满

褚遂良就因为这事劝过唐太宗,他说:古代圣人制定的礼义,是尊重嫡子,不重旁支的。作为太子,地位极其尊贵,日用的东西与钱财货物不加限制,跟君主没有什么两样。庶子地位低下,不得与太子一样享受同样多的俸禄,这也是用来防止嫌疑,以便根除祸乱的根源。

虽然唐太宗听从了劝谏,收敛了一些,但这事的责任源头还在唐太宗,唐太宗的这种行为客观地造成了李承乾与李泰的争夺太子之位的政治斗争,甚至朝堂上的大臣也一分为二,这就跟当年李世民与李建成一样的情况。

2、魏王李泰有夺嫡之心。

李世民自己的皇位都是靠玄武门之变夺来的,这无疑给了后世子孙一种非常坏的先例,李世民成为皇帝之后,就要断决后世子孙企图通过政变夺位的心思,从政治正确上讲,李世民并没有废立太子之心,反而是一直想匡正太子的行为。

但李世民的儿子可这么想,李承乾时刻担心自己会步入陷太子李建成的后路,李泰则希望自己跟父皇李世民一样,企图通过政变夺取嫡位。

李泰确有夺嫡之心

魏王李泰不断结交朝臣,李泰结交驸马都尉柴令武(驸马柴绍之子)、房遗爱(房玄龄之子)、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杜如晦的弟弟)等人,王子与外臣结党,这在任何朝代都是谋逆之罪,李承乾当然也会有所耳闻,既然李泰准备夺嫡,那李承乾当然不甘心失败,就挺而走险准备刺杀李泰。

3、太子李承乾心理扭曲,精神状态处于崩溃边沿。

前面两个原因其实都是诱因,真正导致太子李承乾准备政变的原因是他的心理已经扭曲,而且精神状态处于崩溃边沿,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唐太宗的教育问题。

唐朝建立之初,无论是皇帝还是朝臣,都有危机感,没人知道唐朝会不会二世而亡,也没人知道唐朝国祚会不会长久,唐朝之前的隋朝只存在了37年,再往前是南北朝,北周、北齐和南朝的国祚都不长久,就连西晋与东晋同样如此,东晋更是偏安一隅。

太了被赋予太多的压力与期望

如何能够使唐朝长治久安是唐太宗最主要的任务,再加上唐太宗又是违背传统政变上台的,更在乎自己的名声,所以唐太宗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而且能够从谏如流,听从朝臣正确的劝谏,并且鼓励朝臣劝谏,凡是劝谏有理正确的,唐太宗都会赏赐财物。

唐朝朝臣劝谏皇帝的时候,大多能够直言劝谏,像魏征这样的正直大臣,能够跟皇帝争得脸红脖子粗,有时候唐太宗非常生气,但最后多半也能妥协,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唐朝的长治久安,唐太宗把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这一套转移到了未来的接班人太子身上。

唐太宗给太子找了一大批的正直之臣,包括王珪、李纲、萧瑀 、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令狐德 、房玄龄、魏征等人,有些大臣劝谏太子时丝毫不给太子留一点面子,李承乾不是李世民,李世民能够承受这些大臣的直言劝谏,能够承担巨大的压力,但李承乾不能。

说到底还是教育问题

李承乾与这些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这些人对太子的劝谏越来越让太子反感,比如张玄素是“叩阁请见、极言切谏”,为了劝谏,在东宫中击鼓,于志宁专门写了一本书《谏苑》来讽刺太子,孔颖达则是“犯颜进谏”,李承乾甚至派出刺客去行刺张玄素和于志宁,太子与东宫官员之间的矛盾到了这个地步。

李承乾曾经说过:如果我当了天子,如果有劝谏者,我会杀了他们,杀五百人,岂能不安定?这其实已经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了,李承乾的乳母遂安夫人曾经对孔颖达说:太子已经是个成年人,你们劝谏为何屡次不给太子留太子?

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唐太宗的教育方法不对,唐太宗以为这些大臣不断劝谏,李承乾就会跟自己一样成为明君,唐太宗的身上背负着振兴唐朝的沉重压力与负担,所以他容不得自己的继承人能力平庸,他把自己的压力与负担加在了李承乾身上,不想李承乾根本无法接受这种教育,导致心理扭曲,精神状态处于崩溃边沿。

太子李承乾就是青春期的叛逆

这种情况是不是很熟悉,跟现在的家长教育子女一样,家长的心思都是恨铁不成钢,各种教育资源让孩子去学习,完全不管不顾孩子的心理,唐太宗也个父亲,也希望自己的儿子成才,但他教育太子的方法显然不对,导致青春期的太子叛逆,进而挺而走险,以身犯法。

0 阅读:70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简介: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