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川区0.9万户籍人口的小镇,乡级单位都不够条件为何保留它

巧云聊旅游 2024-08-15 17:04:47

南川区真多非常的奇怪,其境内有很多不过万,或者勉强过万的小镇,以前写过石莲、头渡、古花、合溪、德隆等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口勉强过万。人口万余的乡不少,但南川境内保留有很多勉强过万的镇,到底是为何?想来是跟南川区的地理位置有关,本文写的乾丰镇人口更少,户籍人口仅为0.9万余人。

乾丰镇位于南川区北部,东与涪陵区的龙潭镇接壤,距离城区42公里,镇域面积为34.09平方公里,截止2020年户籍人口为0.901万余人。0.9万余人的乾丰镇,要是在大地方可能被撤销并入其它大镇。乾丰镇跟太平场镇距离非常近,要是撤乡并镇可能会并到太平场镇,但乾丰镇与太平场镇之间的交通不便,不利于村民办事索性就保留乾丰镇,或许这样的解释应该说得过去。

乾丰镇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得益于“湖广填川”的人口红利,因乾丰镇与涪陵区的龙潭镇连接,乾丰镇的初名为“接龙场”。清朝乾隆年间,地方乡士企盼村民太平盛世、生活丰衣足食,便请地理先生前来查看地形。地理先生亲临其境,打看一番后认为此地乃“乾坤”之地,喻意为“八卦定为乾”,接龙场便更名为乾丰场。

更名乾丰场还有另一层意思,此时正值乾隆当政,更名乾丰是有意抬捧皇帝。更名后的乾丰场果真如乡士们企盼的一样,村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百姓更是安居乐业,过得非常的安逸。不过乾丰场远离权利中心的南川县,又跟涪陵县接壤,西边则跟巴县靠近,历来就是土匪横行霸道的地方,清朝末期的乾丰镇没少受到地方土匪的祸害。

民国24年(1935)乾丰场改为联保,隶属土溪乡,民国29年(1940)联保改为乡,隶属南川县第一区,第一区后来改为大观区。整个民国时期的乾丰镇不仅是土匪横行的地方,也是南川最早的红色革命圣地。大革命失败后上级委派地下党到南川成立中共南川特支,乾丰镇地处南川与涪陵的交界处,同时又是国民政府无法涉及的领地,非常便于发展民间武装和打游击。

谢德璋便是南川特支乾丰乡的最高领导者,其所居住的地方叫德星垣,德星垣是一栋修建于清代中期的老建筑,现在已经成为南川区文物保护单位。乾丰镇境内不仅有德星垣,还有青杠林的胡家大院。胡家大院的原主人叫胡晴辉,据说民国时期担任乾丰乡的乡长,乡长的住所岂能跟普通人的住所相比,胡家大院也列入文保单位。

除了上两处文保外还有王家沟炮楼,王家沟炮楼修建于民国时期,主人叫刘德夫。刘德夫修建炮楼主要是抵御土匪,民国时期南川、涪陵、巴县一带匪患猖獗,乾丰乡有地处于巴县、南川、涪陵三县的结合部,几乎是三不管地带,土匪猖狂到见人杀人见物抢物,修建炮楼是出于自保。刘德夫有一重身份,那就是地方联防大队额队长,负责维护地方安保工作,为此得罪土匪,刘德夫去乾丰赶集,吃面时被土匪当街一枪打死。解放后炮楼分给村民刘复政,至今还保留完整,喜欢参观炮楼的朋友有时间何不前去看看。

近代剿匪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乾丰乡境内抓获匪首颜国斌,民国时期的颜国斌可是涪南巴三县名声响亮的匪首。当年乾丰乡联防大队长刘德夫被杀跟他有莫大的干系,全国解放后被解放军枪毙,或许就是当土匪头最好的结果。解放后的乾丰乡是南川县第9区的区公所所在地,后改为乾丰区,1956年乾丰区撤销划归大观区管辖。

1958年乾丰乡改为乾丰公社,属大观区,1984年公社改为乡,2017年乾丰乡升格为镇。乾丰乡升格为镇,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毕竟升格为镇时乾丰乡仅有0.88万的人口,直到现在也勉强超过0.9万余人。0.9万余人可能连乡的资格都没有,但乾丰乡就这么的牛气,就是硬生生的升格为镇,让很多人口过万的乡被撤销并入大镇,你说气人不气人。

本次来到乾丰镇市误打误撞,当时想从太平场镇走老路上乾丰镇,没想到在在徐家铺子走错路,在山上转一大圈而迷路,正想往太平场镇走时有位嬢嬢指路才找到上山的路,到乾丰镇时已经是傍晚的19点,乾丰住宿一晚,第二天大早就离开乾丰镇。感觉此次游玩乾丰镇没有多大收获,唯一的收获就是在红生基水库旁碰见一座庞大的古墓,可惜墓室亦被打开,里面就剩下两块寿板,古墓一丁点信息都没有,实在可惜。本文是游记,当饭后茶阅读就好,谢谢大伙的阅读。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 阅读:4

巧云聊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