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航空业的版图中,成都和重庆近年来异军突起,超越了传统的北上广深,成为航空公司基地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对城市经济活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渝两地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战略的支持。
根据民航局指导意见,成渝地区正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提升国际枢纽功能,构建通达全球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
这种战略定位使得成都和重庆在航空业的发展上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外,成渝地区的地理位置也为其航空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作为连接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成渝地区具有辐射全国甚至全球的潜力。
成渝两地的航空业务规模快速增长,航线网络覆盖水平不断完善。
2023年,成都和重庆的航空业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在成都,航空枢纽全年共完成航班起降53.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到7492.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77.1万吨。与前一年相比,这些指标分别增长了92.2%、141%和26.1%。在全国城市排名中,成都的年旅客吞吐量位居第三,而货邮吞吐量则升至全国第六位。
与此同时,重庆江北机场在2023年的表现也值得关注。该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465.72万人,同比增长106%,在全国排名第六。尽管货邮吞吐量有所下降,为38.79万吨,同比下降6.5%,但在全国排名中仍位列第八。飞机起降架次达到31.47万架次,同比增长66.9%,在全国排名第七。
这样的业务量不仅展示了成渝航空市场的庞大需求,也反映了其航空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相比之下,北上广深虽然在国际航线和旅客吞吐量上仍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基地航空公司数量上,成都和重庆已经表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
航空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航空城市经济发展总榜显示,航空城市GDP占全国74%,人口占全国69%,面积占全国54%。
这表明航空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就业和GDP增长,还提升了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
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深入建设,成渝地区的民航发展将呈现更多的新特点。
未来,成渝地区需要加快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及高效集聚。
成都和重庆在航空公司基地数量上的超越,不仅是航空业的成功,也是城市经济活力的体现。
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成渝地区有望在未来的航空业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