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上引发争议的一幅行书作品,书法家却认为是少见的好作品

滨滨谈文化 2024-09-19 21:42:33



自古以来,书法作为不同风格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往往都是因为观赏者的欣赏角度不同而引发人们的不同看法。例如,有的人喜爱王羲之书法风度翩翩,但有的人觉得王羲之的书法太过柔媚,而使人讨厌。有的人视赵子昂书法字形美观,却有人认为赵的字学王羲之过于精致而遭到排斥。等等。

在第十三届全国书法展上,一幅行书作品因为取法、笔力、风格等原因,获得了许多评委的一致认可,从而入选了这次书法展。经过一段时间,尤其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展览,许多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的现场观看,这幅作品也被更多的人认为是这次书法展上的天花板级的行书作品(如上图),这幅作品在书法爱好者中间持续发酵,但因为更多的人的参与,也把这幅行书作品推上了书法展的热搜作品,引发了大家的讨论。

一些人认为,这幅作品怎么可以成为天花板级的作品?既然是楹联作品,自古以来,在书写时要左右平齐,而这幅作品既没有写得整齐,也没有把字的大小写得统一起来,这水平能入展吗?也有人说,此作能入展,一定是评委眼光出现了问题,让这幅作品入展,很明显就是引导书法爱好者抛弃传统学书法,实在是不应该啊。但是,还有人觉得,这幅行书作品在当下来说,兼容多个古人风格,无论是章法、笔力还是在自我风格上来说,都是一件佳作。

当代书法非常重视“根植传统,鼓励创新”的创作方针。所谓根植传统,就是要从古人那里得到所需要的书法创新的方法,或者说,书法想要创新,就必须要学习古人,从古人处学到用笔、字形和风格等,这是书法创新的根本所在。鼓励创新,就是在书法创作过程中,我们不能照搬古人,在是要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风格创作出具有个性水平的作品来,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是符合书法大赛要求的。

当然,当代书法在创新时,也要突出书法的艺术性,用艺术性来为自己的作品增添亮点。所谓艺术性,就是要用矛盾性的方法创作作品,例如字的大小、笔法上的方圆、章法上的疏密布白、墨色上的干枯浓淡等,这些变化的方法还要自然而然,不刻意表现,不刻意实现,要用自然书写的方法完成书法作品的创作,这就是书法的艺术性表现方法。

此作品取法于颜真卿行书,也有米芾、何绍基等人的一些风格,用笔上,笔法老辣,点画厚重,墨色上不变交替干枯浓淡的变化,在空间上疏密得当,尽管左右没有非常整齐的对称,但在整体风格上却达到了统一,这也是符合书法矛盾性、艺术性的主要观点的。很有意思的是,在最后的落款处,作者采用了两行小字来落款,与正文相得益彰,突出了大字的正文内容,也把小字的精彩做到了点睛之笔。

对于这样的行书作品,大家是否喜欢?如果你对这幅作品还有哪些不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一起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

0 阅读:43
评论列表
  • 2024-09-20 01:15

    这几张书法图片,实事求是的说,都是非常好的书法作品。

滨滨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