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顶级大诗人,诗仙李白做梦都想跟他喝个酒,宋朝顶级词人,诗神苏轼更是以他为人生目标。他就是晋朝气节与文化的代表,风骨和文采的化身陶渊明。
要知道陶渊明一个人撑起了整个晋朝的文人气息。聊晋朝的文化,一定离不开陶渊明!
我们将从洁身自好、以文明志和文学地位等三个方面一起来聊聊陶渊明为什么名传千古,滕王阁里为什么一定要出现他的名字。
1、洁身自好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出身官宦世家。据说其祖上是晋朝的开国元勋——陶侃。
虽然随着陶渊明父亲的离世,陶渊明要早早地肩负起养家的重担,但总起来说在那个以出身定人生的时代,陶渊明有着自身绝对的优越性。
但是那个社会太肮脏、荒唐了。
晋朝将士族社会发展到了极致:
1、他们享有绝对的特权,九品中正制就是士族的政治保障。
2、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还不用纳税。
3、阶级分层严重,不与庶族通婚、同坐。
士族们像极了国家饲养的蛀虫,将家族利益置于一切利益之上,而且把控着国家特权,行事乖张,肆无忌惮!
29岁的陶渊明在江州担任祭酒,他的顶头上司江州刺史王凝之,也就是王羲之的次子,王献之的兄长,信奉五斗米道教,整日炼丹画符,不修政事。
这个五斗米道教,就是正在发动叛乱的孙恩的五斗米道教。
陶渊明深感失望,离开江州。他的离开也救了自己一命!
这时孙恩来袭,王凝之不防御不出兵,而是乞求天兵天将相助,结果被害。
社会的黑暗让陶渊明一直在回归田园与出仕为官之间徘徊。
他先后在桓玄和刘裕手下谋职。
然而这两个人都是谋朝篡位的人物,一个建立了桓楚,一个建立了刘宋。
以忠君爱国为人生目标的陶渊明终是对这个社会心灰意冷了。
公元405年,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这是一个手掌实权的官职,终于可以为民请命了!但是仅仅过了八十多天,因为要贿赂上级,愤恨的他,留下了惊艳历史的《归去来兮辞》,辞官离去,过上了隐居田园的生活。
这时候的陶渊明有了自己的政治态度,思想也变得成熟。他明白自己为什么隐居,明白了自己的志向。这段时间他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等等。
从此无论谁来邀请他出来做官,他都坚决拒绝。
本可以借着祖上的荣光,也过上奢靡生活的他,却洁身自好,远离这个污浊的社会。
这份风骨,流传千古。
2、以文明志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他的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他的作品,或是指责是非颠倒;或是毁誉上流社会;或是反映仕途险恶;或是隐居怡然陶醉。
如: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其一》
他的田园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对田园的热爱,对老百姓的友好,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样的文学作品,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士族社会中显得极其可贵。
如: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他的作品写的是田园生活,其实写满了他的志向。
他的田园诗,语言淳朴自然,意境高远脱俗,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直接影响了后世的田园诗派!
而陶渊明的行为也极大程度的影响着后世文人。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写的就是平生最赞许、羡慕、崇拜陶渊明,不应在仕途奔波,要向他这种隐士学习,隐居田园,不再出仕。
3、文学地位开篇说了,李白做梦都想跟他喝酒,苏轼更是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榜样。
南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说他是: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
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
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元代书法家文学家赵孟頫说:
生世各有时,出处非偶然。渊明赋归来,佳处未易言。
明代诗人安磐说:
知遵孔子而有志圣贤之学者,渊明也。
清代诗人李调元说:
渊明诗清远闲放,是其本色,而其中有一段深古朴茂不可及处。
现代文学家鲁迅说:
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陶渊明用自己的一生,撑起了整个晋朝的文化气息,传承千百年而兴盛不衰,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喜爱与追捧。
而王勃之所以要将陶渊明放在《滕王阁序》中,除了他的文学风骨与文学地位之外,还有陶渊明是江西人。
我们知道滕王阁就在江西南昌。而陶渊明更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同样矗立在江西的滕王阁,必须将文学、思想都处于顶尖的老乡、名人——陶渊明,放在《滕王阁序》中。
您,怎么看?
关注我,一起探寻,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