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也有艾滋病,猫艾滋、犬瘟热等疾病如何影响各种猫科动物?

醉逍遥 2022-07-12 13:17:37

猫科动物的生理构造虽然相似,其实在许多细节上各有千秋。例如猎豹的食道远端和狮子老虎一样都有皱褶(长相类似胃壁上的皱褶)。猞猁上颚两侧各少一颗前臼齿,所以牙齿只有 28 颗。

而谈到传染病,更是每个大小猫种对不同病毒的反应皆大有不同。在一般的情况下,每种病毒仅能感染有限种类的宿主。

大型猫惊慌,中小猫不怕的犬瘟热

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主要在犬科动物中透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3到6个月的幼犬染上了症状最严重。除了犬科动物,有些肉食性动物没事也会中奖。

细胞的个性不是那么随便的,让谁想进就进。但如果病毒能够和细胞表面某个受体结合,就可以停车入库,进去里面开趴。

狮子、老虎等大体型猫咪与家犬的细胞受体 (CD150) 较容易跟犬瘟热病毒结合,牠们都有感染后生病复原或死亡的案例。猎豹和家猫等中小体型猫咪被感染后都没有症状,因为牠们的受体构造较难跟犬瘟热病毒结合。

几十年前,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附近的村庄,许多家犬都染上犬瘟热,虽然狮子偶尔会进入村庄,也许是没接触到家犬,所以都没传出受传染的消息。后来其他地方发生干旱,牛羚都跑到有在下雨的塞伦盖蒂,巴豆妖妖的人们也跟过去打猎,留下许多肉块残骸,吸引大批家犬和野生动物前去。由于吃把费很难维持社交距离,所以胡狼和鬣狗就从家犬身上感染犬瘟热。

狮子跟胡狼和鬣狗经常互相抢肉吃,因此也中标,不过染上犬瘟热的狮子无法传染给别种动物。狮子反复被野生犬科动物传染,加上社交的习性,导致疫情大爆发,造成当地三分之一的狮子死亡(约 1000 只)。

从1994年1月开始有狮子染病死亡,到8月有八成以上的狮子验出抗体, 10月过后再也没有死亡案例。狮子自己打赢了这场病毒战争,恢复了往常的生活。

在俄国远东,则有西伯利亚虎疑似吃了受感染的家犬而染上犬瘟热,造成脑部损害。牠眼神空洞的在村里游荡,对任何刺激都没有反应。即便把食物跟水喂进嘴巴,也只是沾一下,毫无食欲,几周后病情恶化而离世。

目前没有方法可以医治感染犬瘟热的大猫,只能靠牠们的自体免疫战胜。但已有疫苗可以施打,主要用在动物园的大猫以及保护区附近的家犬身上。

捕捉野生老虎注射疫苗,会太过耗时费力,而且疫苗也可能对母老虎腹中的胎儿造成伤害。如果未来开发出更安全的口服疫苗,就能准备疫苗诱饵给野生老虎吃了。

猫艾滋?常见的病毒

猫艾滋病毒主要透过打架、咬出伤口等的方式在猫与猫之间接触传染,没有性行为传染的纪录。是否会从子宫或母奶传染给宝宝还未知,但是在染病猫妈妈的母奶中有验出病毒。

许多野生猫科动物身上都有内建祖先传给牠们的猫艾滋抗体。大多数感染猫艾滋的野生猫科动物,现在都活的好好的。

不过在非洲曾发现过健康状况不佳的猫艾滋狮子,这些淋巴细胞比率偏低的狮子在面对疾病的反应会比较脆弱,或许是当年不敌犬瘟热的原因?

相较之下,家猫感染猫艾滋后容易有许多症状。因为牠们感染的历史很短,所以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演化,才能像野生猫科动物那般从容。不过人类先进的医疗也许可以让牠们不用这么辛苦。

猫艾滋病毒 (FIV) 与牛艾滋病毒 (BIV) 、猴艾滋病毒 (SIV) 和人艾滋病毒 (HIV) 一样都是慢病毒属 的成员,慢病毒可以快速适应、变异和进化,好逃脱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根据慢病毒的亲缘关系推测,有可能是几百万年前,有只大猫的祖先吃掉了感染牛艾滋的牛,刚好病毒突变,于是感染大猫。这只猫再透过打架的方式,传染给其他猫。后来,感染猫艾滋的猫跟猴子打架,此时病毒又突变,感染了猴子。最后,感染猴艾滋的猴子跟人类打架,病毒再次突变,让人类染上了人艾滋。

传播路径只是一种研究推论,猫艾滋与人艾滋相差甚大,并无直接传染给人的风险,各位猫奴请放心!

猫艾滋病毒在许多野生猫科动物身上演化出各种专属毒株,通常只感染同类。其中,狮子的毒株 (FIV-Ple) 跟美洲狮的毒株 (FIV-Pco) ,拥有最丰富的基因多样性。 斑点鬣狗则是唯一感染猫爱滋的非猫科动物,也有演化出自己专属的毒株 (FIV-Ccr) 。

病毒的地区分布也不太一样,例如在东非跟南非有很高比例的狮子感染猫艾滋,但是在西非埃托沙国家公园的非洲狮和印度吉尔森林的亚洲狮身上却没验出猫艾滋。

非洲草原上难免会有大乱斗,象是狮子野味掉猎豹、公花豹 PK 母狮子,都会增加互相感染的机会。猎豹遇到花豹都会卡紧酸,但是牠俩的猫艾滋病毒亲缘关系却很相近。

狮子以外的野生猫科动物大多过着独居的生活,也就间接限制了疾病的传播。但是冤家路窄的美洲狮跟短尾猫,已经好几次感染了对方的猫艾滋。

对马岛的森林里,曾捕捉到一只石虎(对马山猫),感染了家猫的猫艾滋。可能是石虎的生活圈很接近人类的关系。

动物园也有美洲狮感染了家猫的猫艾滋,以及老虎跟雪豹感染了狮子的猫艾滋的案例。大猫应该不会自己约出来格斗,也许是进行手术的时候被间接感染的。

保护大猫,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经过了几百万年的演化,野生猫科动物的免疫系统自然不是塑胶做的!

但是丧失栖息地、盗猎与人猫冲突,让大猫的数量遽减。栖息地破碎不连通,成猫留在家乡出不去,很容易近亲交配,都会大大降低牠们的遗传多样性,削弱面对疾病的能力。

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容易让人类感染未知疾病。开发自然栖息地,不仅让野生动物失去家园,更会增加牠们与人类接触的机会,而感染上人类或家畜才有的疾病。

野生伊比利亚猞猁和佛罗里达美洲狮就因此染上了在家猫身上常见的猫白血病而死亡。虽然后来有开发出疫苗并对这些地区的猞猁和美洲狮接种,但仍需持续观察才能确保未来不会再度爆发。

保护野生动物与大自然栖息地,其实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0 阅读:234

醉逍遥

简介:醉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