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喝咖啡,边开会,这是种艺术|荐书《世界咖啡》

大安于隅 2022-01-05 17:10:50

一个人读书的•第252本

【书名】

《世界咖啡:创造集体智慧的汇谈方法》

【推荐阅读人群】

对开放式对话、会议组织、学习型社区打造感兴趣的朋友

【类别】

工具书 引导技能

世界咖啡是一种活动形式,在这种活动中,大家会围绕特定主题,以四五人为单位分成各小组,各自围绕一张桌子进行深度讨论。

之所以叫世界咖啡,是因为与传统会议的正襟危坐不一样,这个形式提倡营造如咖啡馆般的轻松感,提倡彼此对等和互相聆听,让思维碰撞和融合,就像咖啡馆中的自由聊谈一样。

很多很多年以前,有过一次世界咖啡的参与经历,讨论的是啥主题已经忘了,只觉得要不停换桌子…

这本书算是全面介绍世界咖啡活动形式的一本书,包含了源起、如何做,以及一些实际案例。

书内案例确实有很多,每章开头都会附一个,但个人觉得这些篇幅有些浪费,很多时候,它就只是在不停阐述背景和概括性的理论,并没有具体涉及他们的实践细节,也没有体现出这些案例的参考价值所在。

说实话,这本书有些啰嗦。沥干啰嗦部分,这本书的精华其实就是这幅图,关于世界咖啡的实践流程图:

1  世界咖啡的适用情境

参与者越多,身份越多元,越需要产出获得多方共识性的东西,世界咖啡便越适用。

比如社区营造中,涉及到居民、商户、街道、社会组织等多方角色,社区议题其实还挺适合开展世界咖啡。

2  世界咖啡的基本形式

- 分小组:

按四到五人,分成一桌,各桌同时围绕特定问题进行讨论。

- 分轮次:

一轮过后,每组重新组合,每人带着上轮的记录进入新小组讨论。

最基本的世界咖啡形式是,每组定一个桌长,桌长不动,其余组员流动,组员可每轮不停换桌,也可以最终轮回到原来的桌子。

或者,桌长也参与换组,或者,没有小组,每人以随身附带交流卡片的形式以个体身份进行交流互动。

无论哪种形式,参与者都要带着这轮的想法去往下轮,让不同来源的想法叠加再叠加,这样,与一个人的对话,就像在与不同人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讨论一样。

当然,万变不离其宗,其宗就是,它要不停让个体产生尽可能多的排列组合交流,让个体间的想法在碰撞中,一轮一轮地累积融合成集体智慧。

- 要呈现:

每个小组中间会有纸笔,每轮都需要做好视觉记录呈现,方便查看。即视觉聆听法。除了听觉,视觉上的呈现也能帮助大家理解,视觉化过程不要忽略。

- 要汇集:

几轮过后,分散的个体智慧,在流动交流中,慢慢融合成集体智慧,整个世界咖啡最后,需将这份集体智慧呈现出来。如果最后能最终达到行为实践层面,自是更好。

呈现形式,可以有传统的展示文档、文稿作品,也可以有现在流行的视频、播客,如果这个主题是个连续系列,还可以围绕这份成品,继续进行深入探索的活动。

3  世界咖啡的引导关键

- 环境打造:

它的氛围是平等放松的,所以轻松亲切化的环境布置会让人更容易融进去。比如类似咖啡馆氛围的打造。花束、桌布、酒水、小食,闲适的音乐,舒服的光线,包括墙上的艺术绘画,都可以是氛围打造的一部分。

- 问题设置:

它是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所以问题的提出本身也很关键,最好是开放性的、能给予人们广阔讨论空间的问题。

关于问题,第五章《探索真正重要的问题》的开篇案例,倒是值得读一读,它记叙了一个谈论如何设置问题的世界咖啡对话,一方面可以大致了解这个活动形式,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对话中的干货。

比如关于问题的措辞方式,“如何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这是一个负面倾向的问题,而“如何留住优秀人才”这是一个积极倾向的问题,更利于激发出人们的积极想法。

比如关于问题的范围,“学校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什么?”是个狭窄面化的问题,而“一个好学校是怎样的”则是一个宽广面向的问题,可以有很多答案可能性。

再比如关于问题的假设,假设可以打开另一种视角。“如果知道的话,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方面,能让形势转变得更好?“这种假设是在有意利用未知部分。

- 主持引导:

主持人的难点在于,如何在一片陌生沉默中,启动这个自由交流的过程,以及维持这个过程的自燃。

除了氛围和情境营造,用文字和说明来对场域进行介绍和定义也很重要,这也是一种带有仪式感的启动。

我的困惑在于,如何使得每个桌子都能自动导航到自燃过程呢?或者说,当我们做好环境、问题、呈现后,谈话是否就会自己生发出来?我们做好应做的,然后给予一定留白空间,可能性就在这里被孵化出了。

此书,留待实践中重温吧。

【一个人读书】

一本书,万种思考

一人读,百般生活

一位阅读热爱者的私人分享频道

撰文/ 王大安

世界本质探究者 / 生活学徒

公众号:大安于隅

·以文会友 寻遇同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