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第一经济超前,为何却说勃列日涅夫的统治,彻底毁掉了苏联?

英叡谈历史 2023-10-08 18:45:12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勃列日涅夫政策

1964年,勃列日涅夫当选苏联国家主席,自此之后的18年里,苏联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了当世瞩目的军事强国。

但在后人研究苏联的历史时,却都纷纷认为正是因为他的统治,才彻底毁掉了苏联。

明明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手上发展奇快,为何会有这样的评价?当年的苏联又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勃列日涅夫的上台非常有意思,他本身是前任苏联总统,赫鲁晓夫最认可的心腹之一,赫鲁晓夫在位时,他非常支持对方的一举一动。

可是后来的勃列日涅夫却没有保持初心,将这种支持一如既往地继续下去。

在赫鲁晓夫在任的时候,诸多改革内容牵扯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这让他遭到了非常庞大的阻力。

这种阻力强大到为赫鲁晓夫的下台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也让勃列日涅夫意识到自己的前任未必正确。

因此,他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极力宣告,要推翻赫鲁晓夫的大多数改革政策。

从这里来看,勃列日涅夫能够及时意识到身边政治氛围发展趋势,并且及时做出对应策略,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可惜,他也仅此而已。

勃列日涅夫深深地明白,自己的前任就是因为大刀阔斧地改革,触怒了背后的利益集团才最终下台,自己一定不能步其后尘,改革这种事情必须要小心又小心。

然而不得不说,赫鲁晓夫的有些改革虽然没有成效,但是在方向上是符合当时社会情况的。

按理说勃列日涅夫应该继续进行下去,可是他害怕自己也被当成一个改革派继而下台。

因此,勃列日涅夫上任期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保守,无论在哪些方面都十分保守,以至于纵观他的职业生涯并无太多建树。

前任的下台让他看到了背后利益集团的力量,既然触怒他们的利益不会有好果子吃,那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直接为他们输送大量的利益会发生什么事?

勃列日涅夫想到这一点之后说干就干,直接出台了规定,取消了许多官员的政治上限,让他们可以一直担任目前的职位不退休。

这一举措,果然让他赢得了许多政治利益,背后庞大的利益集团开始不断拥护勃列日涅夫的统治,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其乐融融。

从政治角度看,如果以在任时间来评判一个政治家的成功与否,那么勃列日涅夫确实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因为他委曲求全地为自己铺平了执政的道路。

但是从人民的公仆这个角度来看,勃列日涅夫则彻彻底底地背叛了自己入党时的誓言,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2、苏联腐败

勃列日涅夫的上任为苏联带来了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内利益集团有了贪污的底气。

这让苏联虽然看起来欣欣向荣,但实际从根系开始了腐烂。

那么勃列日涅夫具体做出了哪些改革?这期间苏联又经历了哪些变动呢?

勃列日涅夫在刚上任的时候,为国内集团输送了利益,让许多官员开始无限任职不退休,这为他赢来了大量政治支持。

在此基础上,他才能够在经济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革,以刺激国内逐渐萎靡的经济。

他认为此时的苏联经济活力差,必须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的方式,让部分创业者和企业家得到一定的好处,这样才能将国内经济盘活。

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为了继续给大佬们输送利益,保证自己的领导地位,勃列日涅夫给这些大佬的企业提供了许多政策支持,扶持了许多寡头。

在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提升农民的收入,例如以政府的力量提升农产品价格,甚至出台专门的农民补贴政策等等。

这些措施为苏联的经济提供了一定的活力,在最初改革的十年之中,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7倍,其中农业生产增长超过50%。

这种经济增长速度,在近代诸多国家之中已经算得上独一份的水平,在当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提并论。

苏联本身就是军事方面的世界第一,现在又有了经济加持,此时的苏联就连二战时期吃了大量红利的美国都不得不低头服软。

然而,这种看上去非常繁荣的经济,也仅仅是表面看上去罢了,实际上内部千疮百孔。

苏联诞生初期就经历了二战,这导致其当时不得不将发展重心放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方面。

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借鉴了前任的经验,并没有在经济领域展开较大规模的改革,因此苏联的发展也只能沿着重工业下去。

他并不是不知道苏联的轻工业已经几乎相当于没有,但是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他都不愿意作出改动。

客观上,大力发展轻工业、减缓重工业的发展必然会触及到背后利益集团的蛋糕,这会让自己快速下台。

主观上,见识了苏联钢铁洪流的他非常喜欢钢架坦克,认为这些铁疙瘩能够为国家带来大量利益,因此大力发展军工业。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来说,发展均衡永远是当权者需要考虑的话题。

军工业虽然能够生产大规模军事设备,但是苏联并未对外发动战争,自然无法获得战争可能带来的利益。

再加上军事工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需要大量投入,产出却比大多数工业更少,然而这个过程同样会拉动产值的增长,从而造成经济的虚拟繁荣。

由此可见,此时的苏联已经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

3、苏联走下坡路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经济军事都空前强大,但其实他在为利益集团让步的时候,早已为苏联埋下祸根。

那么,苏联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已经走下坡路了?勃列日涅夫是否有对此进行过挽救呢?

勃列日涅夫在任期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对改革有着天然的恐惧。

别看他似乎有不少动作,但实际上都是小修小补罢了。他不仅在国内阻碍了改革的步伐,同样想方设法组织小弟们改革。

在国内政治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只要有人提出对某个方面进行改革,那么这个人的政治生涯就会到此为止,上级会很快将这个人调去其他不重要的岗位。

在勃列日涅夫刚开始执政的几年之中,经济的繁荣让社会各阶层较为安定,但是随着经济泡沫的破裂,越来越多的官员看到了苏联的未来,因此纷纷要求改革。

可是勃列日涅夫心里清楚,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利益输送,自己根本没有能力进行改革,利益集团会很快让自己下台。

但是他又不能在会议上多次无理由反驳这些官员,于是只能将之调任,通过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来解决问题。

国际社会上,由于苏联不能大幅度改革,因此勃列日涅夫认为自己的小弟国家也得跟着自己安安稳稳地过,否则显得自己这当大哥的不懂变通。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上任了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领导人,很快就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的种种改革。

同样很快的是勃列日涅夫的坦克和大炮。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军工发展,苏联国内积累的军事武器简直堆成了大山,随便拉出来一些库存就在一天之内推到了对方的首都。

就这样,主张改革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被坦克大炮带回了莫斯科,不久之后就宣布辞职。由此可见,苏联的霸权主义十分严重。

1979年,勃列日涅夫已经老去,他的脑子开始变得十分混乱,经常搞不清楚自己身在何方,意欲何为。

在身边智囊团的影响下,他做出了进攻阿富汗的决定。

在全世界的反对下,勃列日涅夫派遣自己的坦克和大炮开进了阿富汗。

尽管战士们很快就解决了当地政府,但是不休不止的游击战让战士们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勃列日涅夫从来没想过,一群“乌合之众”能够和自己来来回回打十年,并且自己还没有丝毫胜算。

受到战争的影响,从1965年开始苏联就为战争而准备,一直到1979年正式出征,其军费足足翻了三番,可谓十分惊人。

到了战争后期,军费甚至占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5%,处于世界震惊水平。

前面提到,在勃列日涅夫的领导下,苏联的经济本来就存在着结构方面的巨大缺陷,经济崩溃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阿富汗战争的消耗更是让苏联最后一点血液耗尽。

结束战争后,勃列日涅夫的继承人试图与美国保持相同数额的军事经费,但此时的苏联生产总值只有美国的一半罢了,强行提高军费只会加速崩溃。

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为苏联下了一剂狠药,只可惜是毒药,让曾经的巨人在世界面前彻底倒下了。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1 阅读:147

英叡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