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以“全球合作”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全球能源革命的浪潮下,动力电池产业的迅猛发展,令其在世界能源格局重塑中的重要价值得到凸显。
在刚刚闭幕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国际国内行业协会及领军企业代表联合发布了《动力电池产业“全球一体化发展”共识》。呼吁全行业要加强协同创新,提升可持续发展新动力;推进低碳转型,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促进产业合作,共谋包容发展新路径。推动人类迈向一个可持续、绿色、普惠包容的新世界,共创美好新未来。
图源: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
可以说,动力电池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全球一体化是必然选择。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技术优势和矿产资源,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协同创新,才能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02
百舸争流,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不断提速
为了抢占电池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的全球高地,各国锂电企业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全固态电池赛道。与国内相比,国外关于全固态电池的研究起步较早。
具体来看,日本处于引领地位,不仅在全固态的电池专利方面领先优势明显,而且国家有完备的计划支持和明确的战略部署。早在2014年,日本就成立了锂离子电池材料评价研究中心(LIBTEC),由汽车、蓄电池、材料等领域的多家企业和机构共同组成,著名如丰田、日产、松下等均在其列。
经过多年耕耘,日本全固态电池供应链健全、行业成熟度高。不仅固态电解质原材料性能较好,用于制备固态电池的非标设备开发也比较完善。
在这一优势的加持下,日本产业化进程方面同样领先于其他国家。近日,丰田在“技术研讨会2023”上表示,公司最早将于2027年向市场投放配备“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性能方面,得益于固态电池更加优秀的能量特性,该电动汽车充电不到10分钟即可行驶约1200公里,续航里程是现有传统型电动汽车的2.4倍。
图源:日经中文网
韩国方面,三大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都已布局固态电池。其中,三星SDI目前正在进行全固态电池材料验证,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固态电池的试验生产线并开始原型生产。SK On在今年年初表示,计划到2025年向其电池研究所投资4700亿韩元,以扩大研究设施规模、建设新一代电池工厂以及建立全球质量控制中心。目标是在2024年下半年开发出全固态原型电池。图源:三星
美国固态电池的研发以初创公司为主,如QuantumScape、Solid Power、Ionic Materials等,这些公司创新能力突出,且已得到宝马、大众、现代等汽车巨头和风投基金的投资。其中,Solid Power将在2023年向宝马集团交付用于测试的全尺寸汽车电芯,第一辆采用全固态电池技术的BMW原型车计划在2025年前问世。
图源:Solid Power
03
立足全球视野,打造企业差异化优势
《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60%,有一半以上的电动汽车销量是在中国完成的。但随着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步伐加快,未来国外新能源汽车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新能源产业“出海”已是大势所趋。这也预示着锂电企业要把自己放在“世界视野”下考虑问题、谋求发展。着眼技术前沿,兼顾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技术,被行业高度看好并大力发展。虽然现阶段,日韩在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但长远来看,我国凭借丰富的锂电材料资源、庞大的市场体量以及各企业技术人才的通力合作,不日便能追赶上日韩的步伐,实现弯道超车。
作为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开拓者,高能时代创立之初,创始人罗明便以全球化视野提出国际协作战略,并率先在日本设立先进电池研究实验室,承接世界一流电池技术,打破关键技术壁垒,推动国内全固态产业的新浪潮。在材料研发上,高能时代将日本优质的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如固态电解质、粘接剂等),通过技术承接、优化工艺等方式,结合国内产业配套实现低成本生产。打通国际产业链资源共享壁垒,避免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的同时,也带动国内供应链配套加速跟进,为产业链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在工程化上,由于固态电池生产设备与现有液态电池设备并不完全适配,部分的设备需要非标定制。高能同样凭借创始人罗明在日本电池行业多年深耕的优势,熟悉各项非标设备的参数指标,并与国内知名设备厂商联合开发固态电池生产专用设备,积极布局智能自动化生产,加速产业智能升级。
对于锂电企业来说,唯有真正的放开视野,立足全球来思考产业发展,才能够对技术风口精准把握,从而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可以预见,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合作来夯实自身发展底气的高能时代,在材料研发、技术积累、供应链资源、工程化等维度展现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将会在下一阶段的全球化竞逐中爆发出超强韧性和潜力,真正成为行业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全段时间全是我们的电池技术牛逼天下,怎么这一下又调转了风向标了,成了小日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