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临终前给朱元璋送了一筐鱼,为何17年后朱元璋才明白其用意

小崔读书说事 2023-03-14 17:40:55

最近随着历史剧《山河明月》的热播,明朝的那些历史人物不免又被广大网友热议一番,这其中刘伯温身上有很多传奇的地方,今天小崔就来聊聊刘伯温这个传奇人物。

刘伯温,本名刘基,他是明朝的主要开国谋臣之一,素来有神机妙算之称,在民间的传说中是一位智近于妖的存在。

据史料记载,这位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在临终前给明太祖朱元璋送了两样东西,分别是一本书——《时务十八策》和一筐活鱼,书,朱元璋自然是能看得懂,但是这一筐活鱼让朱元璋在当时苦思冥想了很久都不解其意,直到17年以后,朱元璋才想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也坚定了朱元璋册立皇太孙朱允炆为继承人的决心。那么,为何一筐鱼会坚定了朱元璋册立皇太孙朱允炆呢?下面就来详细说说这个问题。

刘伯温生前曾受到朱元璋猜忌

刘伯温为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出谋划策,也是刘伯温为朱元璋制定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最后和元朝政府争夺天下的策略,可以说刘伯温为朱元璋建立大明制定了详细的规划步骤,朱元璋也是按照刘伯温的规划一步一步才逐渐统一天下开创了大明。

可是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却对刘伯温颇为猜忌和刻薄,这又是为何呢?主要还在于刘伯温太过于聪明机智,太了解朱元璋的想法,喜欢在朱元璋面前卖弄一些手段,因此朱元璋十分不喜欢刘伯温这一点,这也是刘伯温为何在明朝建立之后,地位始终不及与他齐名的另一位谋士李善长。

当然,李善长跟随朱元璋的时间比刘伯温还早得多,资历更老,而且也是善于出谋划策的谋士,但是李善长相比于刘伯温则要规矩老实一些,因此朱元璋对李善长要比对刘伯温更加器重。

李善长与刘伯温素来不和,他曾经仰仗自己资历老,在朱元璋面前曾对刘伯温破口大骂,还险些动手殴打刘伯温。

但即便如此,刘伯温却能公正客观看待李善长,李善长在明朝建立后被朱元璋拜为宰相,在当宰相期间,李善长曾犯有小错,朱元璋就想惩罚他,却被刘伯温制止了,朱元璋当时十分不解,李善长素来与刘伯温不和,这是朱元璋都知道的事情,现在自己要惩罚李善长,刘伯温却出来制止,所以朱元璋就十分纳闷。

刘伯温却告诉朱元璋,李善长是大明开国功臣之首,有威望还有功劳,最关键的是朱元璋内部的淮西功勋都十分佩服李善长,因此李善长能让这些开国武将服气,就可以在朱元璋和武将中间起到调和作用,如果朱元璋因小错惩罚李善长就会让他的威望受损,那么如果将来这些淮西功勋武将都不服他了,那么谁还能在朱元璋和淮西功勋武将之间调和了。

刘伯温的这番见解让朱元璋十分佩服,但是也让朱元璋对他更加忌惮,毕竟刘伯温太过聪明,看待任何事情都是一针见血。

因此朱元璋后来就试探刘伯温,他告诉刘伯温他打算罢免李善长的宰相之职,让刘伯温来当宰相,刘伯温却知道朱元璋猜忌心重,权力欲强,给他当宰相容易引起猜忌,而此刻朱元璋让自己当宰相,其中也包含着对自己的试探,因此刘伯温婉拒了朱元璋请他出任宰相的想法。

一面是与李善长不和,一面又受到朱元璋猜忌,因此这时候起刘伯温就已经有了辞官归隐的想法了。

后来李善长因病辞去了宰相之职,朱元璋就想从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中选一人接替李善长为宰相,但他在选择前先咨询了刘伯温的看法,刘伯温却将三人全部否决。于是朱元璋旧事重提,既然三人都不合适,那看来只有刘伯温适合当宰相了。

刘伯温再度拒绝了朱元璋,他以自己嫉恶如仇,不能让淮西功臣宿将信服为由拒绝出任宰相,并劝朱元璋在选择宰相的人选方面还应慢慢斟酌。

刘伯温也是在这时候趁机向朱元璋提出了自己告老归隐,想回到浙江青田老家,其实朱元璋本来让刘伯温出任宰相就是一而再地试探他,朱元璋一看刘伯温识时务,于是就批准了他告老还乡的请求。

后来朱元璋并没有听从刘伯温的话,他最终还是让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先后出任宰相,结果这三人无一例外都没有让朱元璋满意,全都被朱元璋所杀。

胡惟庸也是三人中最后成为宰相的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因为他被朱元璋杀了之后,朱元璋就取消了宰相制度。

胡惟庸与李善长关系亲密,因此他与刘伯温也不和,加之刘伯温曾在朱元璋面前说过他不可为相的话,所以此后胡惟庸十分憎恨刘伯温,经常有事没事就在朱元璋面前给刘伯温进谗言。

刘伯温在辞官回到老家青田之后曾给自己选过墓地,胡惟庸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向朱元璋报告,说刘伯温在给自己选墓地的时候霸占民田。

其实朱元璋也知道胡惟庸与刘伯温不和,以刘伯温的人品不太可能出现这种事情,这可能就是胡惟庸的攀诬,但是朱元璋想借机会敲打敲打刘伯温,于是他就这件事借题发挥,下圣旨谴责了刘伯温,并且停了刘伯温的伯爵俸禄。

刘伯温接到朱元璋的圣旨后就害怕了,他赶紧来到南京城朝见朱元璋解释这些事情,这一年正好是洪武八年(1375年)元旦,刘伯温借着机会也向朱元璋庆贺新年,因此这一阵刘伯温都留居在南京城中。

也是在这一年正月下旬,刘伯温在南京城中感染了风寒,朱元璋得知后,立刻派胡惟庸带御医去给刘伯温看病开药,御医开了药方之后,刘伯温照方抓药吃了下去,结果刘伯温的病不仅没见好,反而更加厉害,还出现了肚子坠痛的感觉,刘伯温就疑心是否胡惟庸串通御医想毒害自己。

二月初刘伯温拖着病体进宫去见朱元璋,他把这件事和对胡惟庸的猜疑都告诉了朱元璋,但是朱元璋的态度却十分冷淡,只是说刘伯温多疑了,冷淡的让刘伯温安心养病别瞎想了。

朱元璋如此的态度让刘伯温既失望又寒心,当时他内心中甚至认为胡惟庸串通御医谋害自己很可能就是出于朱元璋的安排,所以刘伯温回家之后拒绝再寻医看病,坐等自己去世。

后来到了三月初刘伯温的病越来越厉害,几乎已经病得不能下床了,朱元璋就下旨允许刘伯温回老家青田,刘伯温回到老家之后依然是拒绝亲朋好友为其寻找医生看病,每天只是正常饮食,坐等死亡来临。

到了四月中旬时刘伯温就不行了,在临死前他把长子刘琏和次子刘璟召到床前叮嘱后事,之后他又将《时务十八策》和一筐鱼交给刘琏,让其在他去世后火速将这两样东西交到朱元璋手上。

一篇建议和一筐鱼代表着刘伯温临终前对朱元璋的敦敦告诫

这一年四月十六日刘伯温就去世了,享年65岁。在刘伯温死后,刘琏果然按照他的遗嘱交代把《时务十八策》和那筐鱼送到了南京朱元璋面前。

史料载:(指朱元璋)上知诚意伯薨,涕袍而悲,抚籍而叹,独不知鱼为何意,喟左右宫人:刘基善弄巧谋,影弓昭危,死亦为之,其性如此。

这段史料的意思就是朱元璋得知刘伯温去世十分悲痛,这篇《时务十八策》是当年刘伯温出山时给朱元璋写的建议,大意就是建议朱元璋兴仁义之师夺取天下,治理天下也是如此,需要以仁义治国,以律法约束,因此朱元璋能理解这篇《时务十八策》的含义,就是刘伯温希望朱元璋以仁义治国,但是朱元璋却不懂这筐鱼的意思,所以最后感叹刘伯温生性爱耍小聪明,到死都是如此。

朱元璋又问刘琏可知道他老爹刘伯温的意思,刘琏回答不知,于是朱元璋索性不再想这个事情。

后来朱元璋启用了刘琏成为监察御史,但是胡惟庸却担心刘琏获得重用对自己不利,于是胡惟庸又千方百计陷害刘琏,到了最后,胡惟庸更是胆大妄为的派人将刘琏推进井中造成其意外坠井身亡的假象。

刘琏被胡惟庸害死之后,刘璟不敢入朝为官,担心也受到胡惟庸的谋害,一直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胡惟庸及其党羽全部被朱元璋所杀,刘璟才终于入朝为官。

刘璟入朝为官之后就向朱元璋交代了刘伯温的临终遗言,原来当时刘伯温临死前交代刘琏和刘璟两个儿子,他对二人说:治国理政之本在于宽严相济,皇帝必须要重法治,并以身作则,同时还要有宽厚的胸襟和仁义德行,设身处地为百姓考虑。

其实刘伯温在临终前给两个儿子阐述了当皇帝执政的方向,他本来是想把这些写成一篇文章亲自交给朱元璋,但是他认为胡惟庸当政,朱元璋不再信任他,因此他就算写了朱元璋也未必肯听,所以才把这些东西口述给两个儿子,并交代二人胡惟庸将来肯定要完蛋,等胡惟庸垮台之后,二人再把这些话转达给朱元璋。

因此刘琏当初也没将这番话转达朱元璋就是因为胡惟庸还在世,而刘璟在胡惟庸被杀之后入朝为官,才敢把这番话转达给朱元璋。

但是这番话似乎与那筐鱼关系并不大,虽然朱元璋倒是能理解刘伯温是希望自己能行仁政、重法治,可是那筐鱼的含义朱元璋还是没能理解。

朱元璋虽然对刘伯温在临死时还想着帮自己治理国家很感动,但是朱元璋对刘伯温这番话还是没听进去,他没有按照刘伯温说的展现宽厚的胸襟和仁义之德行,反而把刘伯温的话左耳进右耳出,朱元璋对功臣宿将杀戮也越重。

在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又借着胡惟庸案开始大肆杀戮功臣,曾经与胡惟庸关系亲密的大明开国元老李善长也被牵扯进来,已经77岁的李善长及其全家七十余口人全部被朱元璋诛杀,后来连李善长在内,胡惟庸一案中朱元璋共诛杀了一个公爵,二十一个侯爵,被杀者多达三万余人。

直到刘伯温去世17年之后,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号称历史上最稳的太子朱标去世了,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也是他最喜爱最寄予厚望的儿子,朱元璋一直努力把他当继承人培养,但是朱标却在38岁英年早逝,这对朱元璋打击很大。

朱元璋不光沉浸在丧子悲痛之中,他还要面临的一个难题,那就是朱标去世后,皇位继承人由谁来接任,此时的朱元璋已经64岁了,皇位继承人选是他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在这一刻,朱元璋想起了刘伯温临终时让儿子刘璟转达给他的话,他恍然间领悟了当年刘伯温临死时送给他的那筐鱼的含义。

朱元璋明白了刘伯温是把这筐鱼比作了天下臣民,自己在当皇帝之后杀伐过重,对大臣要求过于严苛,而天下的臣民就好比进入筐中的鱼,在杀伐过重之下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筐鱼早晚都会死掉,那也就意味着天下就会垮,所以刘伯温的根本含义还是叮嘱自己行仁政,以法治国。

既然朱元璋现在已经执政过于严苛残酷,那么皇位继承人就应该考虑宽厚仁义之人来册立,只有这样大明江山才能稳固。

而太子朱标自幼师从名儒,加之生性宽厚仁慈,在朝廷群臣和朱元璋诸子之中都很有威望,是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但是他却去世了。于是朱元璋就在想那么按照朱标的模板标准去确立皇位继承人,也正好就符合了刘伯温的临终叮嘱。

所以在最后朱元璋看中了与其父朱标性格相似,也宽厚仁慈的长孙朱允炆成为他的接班人,于是朱元璋确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

实际上刘伯温再神机妙算,他也不能在生前算到儿子朱标会死在老子朱元璋前面,他给朱元璋献《时务十八策》和鱼都是以劝诫朱元璋为主,虽然刘伯温在世时朱元璋还没有太过于表现出对功臣的杀戮,但是刘伯温从朱元璋对自己的猜忌就已经感受到了未来朱元璋未必会有容纳功臣之量。

因此刘伯温希望在临终时能以自己一死来告诫朱元璋不要太过杀戮,希望朱元璋及其后世皇帝都能遵循行仁政、重法治的方向治国,只有这样才能江山永固。

刘伯温一生的治国思想主张就是行仁政、重法治,他在出山时给朱元璋进献的《时务十八策》主要核心就是这个,刘伯温当时希望朱元璋能和蒙元暴政区分开来,元朝行暴政致使天下大乱,而刘伯温希望朱元璋以仁义之师讨伐蒙元暴政,同样治理国家更应该行仁政以养民,重法治以约束。

如果朱元璋继续杀伐过重,那不就是和蒙元暴政一样了,那么在严刑苛法之下,老百姓就会像那筐鱼一样,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到时候也会有人揭竿而起让大明重蹈元朝覆辙。

只不过朱元璋在历经丧子悲痛之后,他把刘伯温的这些意思全部想到了继承人身上,刘伯温这筐鱼也算间接坚定了朱元璋要确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想法。

朱元璋后来担心朱允炆年幼且性格仁慈宽厚不能驾驭功臣勋戚,因此他决定替孙子披荆斩棘,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炮制了蓝玉案,再度掀起了对功臣勋戚的腥风血雨。

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名将,他也是朱元璋特意为太子朱标培育的武将班底,蓝玉本来与朱标关系极为亲密,但是朱标英年早逝,朱允炆年幼且仁慈,而蓝玉又开始居功自傲,因此朱元璋担心自己去世之后朱允炆难以驾驭蓝玉,于是他炮制了蓝玉谋反一案。

最终一代名将蓝玉被朱元璋剥皮,而蓝玉案中朱元璋借此诛戮了一个公爵,十三个侯爵以及两个伯爵,牵连被杀者多达一万五千余人。

朱元璋最后对功臣的杀戮很明显就是没有把刘伯温的话听进去,他以为自己把功臣宿将都杀了,使得皇权更加集中,这样将来朱允炆继位就高枕无忧了,但他却偏偏算漏了自己的儿子燕王朱棣。

蓝玉素来与朱棣不和,朱元璋如果不杀蓝玉,或许后来的朱棣不敢发动靖难之役,蓝玉死后无人能压制朱棣,因此也使得朱棣最终靖难成功,把侄子朱允炆从皇位上推了下去。因此朱元璋看似是在为朱允炆披荆斩棘,实际上他等于是替朱棣把潜在对手都消灭掉了。

朱棣推翻朱允炆之后,刘伯温的儿子刘璟被朱棣召见,结果刘璟出言嘲讽朱棣百年之后也难逃篡位的恶名,朱棣大怒将刘璟下狱,在狱中刘璟自缢而亡。因此朱棣继位之后废除了刘伯温后人诚意伯的伯爵爵位。

直到明世宗嘉靖时期,刘伯温才重新获得追谥,而他的诚意伯爵位也得到恢复,由其九世孙刘瑜继承了诚意伯爵位,此后刘伯温的诚意伯爵位一直伴随明朝灭亡。

刘伯温其实是古代思想比较进步的人,他在那个时代就已经形成了以法治国的理念,并且刘伯温还提倡人道主义法治理念,刘伯温在大明建国之初就参与制定《大明律》,刘伯温的法律观念就是提倡法律是为百姓服务,所以制定法律要站在百姓的角度去考虑,法律不能过于严苛,要相对宽松,而且刘伯温的法律观念对执法者要求很严,他要求执法者必须以身作则,才能严格执法。

因此刘伯温在那个时代能提出以人为本的法律理念是非常难得的,也说明了刘伯温的思维有多么超前,刘伯温在历史上也推动了中国法治的进步。

写在最后

其实刘伯温才真的是忠臣,一心只为大明考虑,只不过他的良苦用心并没有被朱元璋及后世大明皇帝所当回事,明朝兴于农民起义,最终也亡于农民起义,真应了刘伯温的告诫,大明最终还是把老百姓逼得像那筐鱼一样,没有了生存空间,只能揭竿而起。

0 阅读:82